自己也被孤立过,也恨过那些随波逐流施加冷暴力的人。可是当我发现我也被裹挟到孤立他人的队伍里时,我张张嘴,发现自己哑口无言,只好无声地站回大部队,做一个沉默的大多数。
其实自己现在做的事和自己憎恨的人做过的事有什么区别呢?不过后者发生在年少无知的时代,人性的恶意更加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而已。现在,我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谁会轻易表示“我TM就是不喜欢你”呢?要婉转,要懂得找借口,“非我族类”就成了最好的挡箭牌。
在“冷暴力”进行时,这种围观者的心态也许也能算得上“责任分摊”的一种结果?特别是小团体的内部没有特定的领导者,这时罪恶感被平分形成一个恰好的平衡,孤立得以继续。
一直是相信人性本恶的。不然,为什么我们还要宣扬美德?既然人性天生是道德的,还要为美德做出改变吗?小孩子的恶,比成人的恶更加直接而无遮掩。他们可以因为喜欢你而和你做朋友,也可以因为一件事与你决裂,不过是因为没有实力做出更加有破坏力的事情罢了。
虽说对于弗洛伊德有些思想不认同,不过他的人性本恶和意识潜意识理论倒是挺认同。死的本能,一直存在。
其实自己现在做的事和自己憎恨的人做过的事有什么区别呢?不过后者发生在年少无知的时代,人性的恶意更加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而已。现在,我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谁会轻易表示“我TM就是不喜欢你”呢?要婉转,要懂得找借口,“非我族类”就成了最好的挡箭牌。
在“冷暴力”进行时,这种围观者的心态也许也能算得上“责任分摊”的一种结果?特别是小团体的内部没有特定的领导者,这时罪恶感被平分形成一个恰好的平衡,孤立得以继续。
一直是相信人性本恶的。不然,为什么我们还要宣扬美德?既然人性天生是道德的,还要为美德做出改变吗?小孩子的恶,比成人的恶更加直接而无遮掩。他们可以因为喜欢你而和你做朋友,也可以因为一件事与你决裂,不过是因为没有实力做出更加有破坏力的事情罢了。
虽说对于弗洛伊德有些思想不认同,不过他的人性本恶和意识潜意识理论倒是挺认同。死的本能,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