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愺朲吧 关注:42贴子:774
  • 4回复贴,共1
  • 221.193.216.*
第六章 修改命令面板的使用
一 修改编辑器面板
在前面讲了基本建模的创建步骤,在实际工作中,当模型完成后,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改,模型的修改是用修改编辑器来完成的。使用“编辑器”菜单或从修改面板中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编辑修改器。
当要修改编辑一个基本几何体对象时,首先创建一个模型并选中它,单击修改按钮,可打开修改命令面板。修改面板划分为4个基本区域。
1. 名称和颜色编辑区域
最上面是显示当前所选物体的名称和颜色区域,其名称、颜色可以随时修改。
2. 修改编辑器列表框
下面是修改编辑器列表框,其中列出了所有修改编辑器的名称,利用这些修改编辑器可以对各种对象进行修改编辑。
1) 打开“编辑器菜单”,可以看到修改器序列有,面片/样条取消修改器、网格编辑修改器、面拉伸修改器、优化修改器、参数变形修改器等。
2) 修改器大致分为3类:
l 标准修改器:用来对物体进行变形处理‘
l 编辑修改器:用于对几何物体的子物体进行编辑。
l 表面修改器:用于改变物体、形体表面的光滑程度。
3. 修改器堆栈列表区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要用到多个修改器对物体进行修改,这样修改器就会层层叠加,形成堆栈。修改器堆栈列表可以方便的控制和调整每个修改器。它是一个管理器,依次排列管理着对当前所选对象应用的所有修改编辑器。
列表中的修改器按从下到上的顺序排列,如果对当前的某步操作结果不满意,可返回重新修改。可以开启和关闭任何一层修改器的作用。
1) “+号”子对象开关列表:单击此按钮可以展开本层修改编辑器的子对象选项。通过它可以进入子对象层级进行修改。
2) “小灯泡”修改编辑器开、关按钮:默认情况下,此按钮显示为白色。表示当前修改编辑器正对物体发生着作用。如果不想显示本层修改编辑器的修改效果,可以单击此按钮,暂时关闭本层的修改效果。
3) 复制和粘贴修改器
在建模过程中,有时需要多次用到同样的修改器对物体进行修改,这时可利用修改器的复制和粘贴功能。选择修改器,单击右键在对话框中选择复制命令,这时就把使用该修改器对物体的相关参数全部复制下来。在堆栈中找到需要插入修改器的位置,选择粘贴命令。
4) 重命名修改器
一般系统默认的修改器名称是修改器本身,当复制粘贴的修改器后,会出现两个修改器的名称一样,这样可以用右键快捷菜单重命名修改器。
5) 塌陷堆栈操作
  由于编辑修改器堆栈不仅记录了物体从创建到修改的每一步操作,而且还保留了场景文件的所有编辑操作,因而不久修改器对内存的消耗非常大,塌陷堆栈使减少物体耗费内存的好办法。塌陷堆栈操作保留每个编辑器对物体作用的效果,将物体缩减成高级的几何体。但塌陷后的编辑修改器的作用被改变为显式的,不能再进行编辑。
4. 修改编辑器堆栈按钮
1) Pin stack(修改层锁定):将修改堆栈锁定在当前对象上,即使选取视窗中别的物体,修改面板的内容也不会改变,仍可以对锁定的物体进行修改。
2) Show End Result (显示最终结果开/关):如果当前选择的修改项不在修改编辑器列表的最顶层,可以通过该按钮来观察物体修改的最终效果。
3) Make Unique (使唯一、独立修改编辑)如果当前的修改编辑操作是针对一组对象,则修改编辑会作用于组群的所有对象。单击此按钮可以使一个对象从一组对象中独立出来。这时修改效果就只对当前对象起作用,而不会影响到组群中的其它对象。断开该对象和其他对象直接的连接。
4) Remowe Modifier(删除修改层): 用于从堆栈中删除编辑修改器。在修改器堆栈中选择一个修改器,直接按删除键,只会删除当前物体,而只有单击改按钮,才能删除选中的修改器。
5) Customize Modifier Sets (按钮布局设置):为方便找出所需的修改器,单击该按钮,弹出一个菜单,对修改布局重新进行设置。可以将它们以列表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可以用常见的按钮方式表示。



1楼2008-03-12 13:31回复
    • 221.193.216.*
    二 使用编辑修改面板编辑三维几何物体
    介绍一些常用的标准修改器的使用方法:
    1. 使用(Bend)弯曲修改器
    用来弯曲物体,可以使物体沿任何一个轴产生均匀的弯曲效果。
    1) 在透视图中建立一个半径=10,高度=100,高度段数=20圆柱体。
    2) 选择“修改→弯曲修改器”。随之在圆柱体上出现一个桔红色的定位架,这就是弯曲定位架,弯曲修改器就使用此范围框来调整物体的形状。
    许多修改编辑器在视图中显示时都有一个橙色线框包围着被选中的物体。它是定位架,就像一个机械装置一样,将对物体的修改传递给它所属的物体
    3) 显示参数:
    角度=90:输入相对垂直平面的弯曲角度,范围0~360度。
    方向=60:输入相对于水平平面的弯曲方向,范围0~360度。
    弯曲轴=Z:选择弯曲的轴向。分别选择Z、X、Y轴
    范围:设置弯曲中心点,上限=30、60的效果。
    选中“范围”复选框,而没有设置限定范围,圆柱体会平躺在地平面。
    例题:椅子的设计
    1) 在前视图创建半径=3,高=300,高分段数=200的圆柱。位置X、Y、Z=0
    2) 打开弯曲修改器,进入“中心“次物体层级,在顶视图中拖动黄色的+字标识,Y值=-200。在参数站卷栏输入弯曲角度=90,限制范围上限=20。下限=0。
    3) 再次复制弯曲修改器,进入“中心“次物体层级,在顶视图中拖动黄色的+字标识,Y值=-80。在参数站卷栏输入弯曲角度=-90,限制范围上限=0。下限=-20。
    4) 沿Z轴镜像复制物体。修改镜像物体的弯曲参数,将第一次弯曲的方向=90度。沿Z轴移动物体。
    5) 选中所有物体,沿X轴镜像复制物体。移动物体。
    6) 创建长方体作为座位和靠背。并进行弯曲操作。
    2. 使用(Twist)扭曲修改器
    根据指定的轴心和扭曲角度,来对物体进行扭曲变形。 
    1) 在透视图中创建圆管体,半径1=15,半径2=10,高=50,高度分段值=10。
    2) 单击“修改→扭曲”,设置修改参数:
    l 扭转角度:角度=360、720,扭转轴=Z,长方体出现扭曲现象。
    l 扭转轴:设置对象扭曲的参考轴。
    l 偏向:设置扭曲偏向,扭曲的不均匀度。可以从+100~-100进行设置。设置偏向值=80,长方体只有顶部一部分出现扭曲现象。当值为0时,扭曲在对象上均匀分布。
    l 范围:设置扭曲作用的上限和下限,上限=40,高度分段值=10,或高度分段值=5时的扭转效果。
    3. 倾斜修改编辑器
    根据指定的角度和方向对物体进行倾斜修改。
    在透视图中创建一个圆柱体,半径=20,高度=100,高度分段值=20。
    选择“倾斜修改器”。其参数设置如下:
    l 数量=50:设置倾斜的角度,该值越大,倾斜角度越大,效果越明显。
    l 方向:物体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方向。默认=0,沿X轴正方向倾斜。
    l 倾斜轴=Z:设置所依据的坐标轴向。该轴向是倾斜网格对象的局部坐标系轴向,而不是选定物体的坐标轴向。
    l 限制:倾斜的限制区域,超过上限或下限的区域将不受倾斜修改影响。
    4. 使用拉伸修改器
    沿指定轴向产生轴向挤压和拉伸变形。在某种程度上它等于体积缩放。
    1) 创建一个边长=50的正方形,设置正方形各分段值=10。
    2) 选择“拉伸”修改器,在参数栏中一共有3个选项组。
    l 拉伸:控制伸展缩放的大小。伸展数值=+1;伸展数值-1。
    l 拉伸轴向:控制伸展所使用的坐标轴。默认=Z轴。
    l 扩大:控制伸展物体中部宽度变形的程度。默认=0。设置=正值,伸展缩放的强度增大,物体变细;设置=负值,伸展缩放的强度减小,物体变粗。 
    l 选区:设定伸展的限定区域。
     拉伸=1,扩大=2,轴向=Z,上限=20,下限=-20,再改变X、Y、Z轴观看立方体变为弧形的变形效果。
    5. 使用Taper锥化变形修改器
    对物体轮廓进行最后修改,使物体的造型产生新的变化。
    1) 创建一个圆柱体,单击“修改”按钮,在参数栏中设置半径=20,高度=50。选择“锥化”修改器,参数设置:
    l 数量:指端面的缩放程度。为正值时,表示上顶面比下顶面大;为负值时,表示上顶面比下顶面小;数量=1、-1查看修改效果。
    


    2楼2008-03-12 13:31
    回复
      2025-05-15 13:29:13
      广告
      • 221.193.216.*
      l 曲率:锥化的弯曲程度。曲率为正向外凸出;为负表示向里凹进。默认值=0,此时侧面为平直效果。数量=1,曲线=-3、3查看修改效果。
      l 主轴:设定锥化的坐标轴方向,默认主轴=Z,作用轴=XY。
      l 对称:设置对称效果。可在选择了单个效果轴,使物体成为对称物体。
      l 限制:锥化变形限制在某一区域,上限=60,下限=10。
      例题7:制作一个高脚杯
      1) 在顶视图中创建一个圆管,R1=30,R2=29,高度=150,高度分段值=20。选择 “锥化修改编辑器”。
      2) 第一次使用“锥化修改器”,数量=-4,曲率=-10,上限=10,下限=0。
      3) 第二次使用“锥化修改器”,数量=10,曲率=-10,选择限定方范围,上限=130,下限=0。一个高脚杯制作完成。
      例题:创建圆桌和圆凳
      1) 创建一个圆柱体作为桌面。
      2) 在顶视图上创建一个圆柱体作为桌腿,半径=25,高度=80,高度分段数=30,边数=40。选择锥化修改器,数量=0.8,曲线=-1。打开“中心“次物体层级,向上拖动黄色的范围框。
      3) 创建圆凳,在顶视图上创建一个圆柱体作为圆凳,半径=18,高度=40,高度分段数=8。选择锥化修改器,数量=0.3,曲线=0.8。
      4) 选择圆凳,在工具栏中选择“视图→拾取 ”,单击圆桌,圆桌的名称出现在坐标系统的列表中,表示当前坐标系改为以圆桌为中心。切换坐标中心,使用以当前坐标系原点为中心。。
      5) 选择圆凳,打开阵列对话框,选择旋转=360度,1D=8。
      6. 使用(Noise)噪波修改器
      该修改编辑器将一个随机干扰施加给物体,使物体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方式,随机改变顶点的位置,可以创建群山和参次不齐的地形。
      例题8:制作起伏变化的山峦
      其方法是先创建一块薄板,再将其修改编辑为山峰。
      1) 制作薄板
      单击长方体按钮,在顶视图左上角向右下角拖动后,向上移动,生成薄板的俯视图。将其长方体命名为“山峰”。
      2) 调整薄板尺寸
      在“修改”参数栏中设置:长度=200、宽度=200、高度=10、长度分段数=25、宽度分段数=25、高度分段数=1。颜色=浅蓝色。这样长方体因为段数的增加变成网格状的长方体对象。这些设置为地形提供充足的分辨率。
      3) 进行修改编辑
      选择 “噪波”修改编辑器,参数值设置为:
      l 种子数=12:指定变形的随机数。不同的种子数产生不同的噪波效果。
      l 比例=100:躁波影响的范围,值越大,产生的影响越平缓;此值越小,影响越尖锐,山峰越高。
      l 碎片:得到更为起伏的躁波效果。
      l 粗躁度=0.5,控制躁波表面起伏的程度。该值越大,起伏越剧烈,表面越粗糙。默认设置=0,取值范围从0~1。
      l 复杂度:设置增加表面粗糙程度,此值越小,效果越平滑。默认值=0.6。数值=1表示关闭重复分形处理。
      4) 强度:用于控制对象在三个轴(X、Y、Z)向上受到的躁波影响强度。该值越大,效果越明显,躁波越剧烈。在强度栏中Z值=50,此时薄板变成了平滑的山峦
      5) 频率=0.1、0.8,躁波变化的频率,该值越高波动快速变化。
      6) 相位:设置躁波动画的初始位置。
      7) 单击动画控制按钮,改变频率值,一个变化起伏的山峰制作完成。
      7. 使用波浪修改器
      波浪修改编辑器可以对物体表面产生波浪形的变形。即可以分别使用两个方向的波浪,也可以同时使用纵横交错的波浪。
      例题9:设置波浪起伏的大海
      1) 在顶视图中建立一个长方体。长=200,宽=200,高=2,长度分段值=10。宽度分段值=20。
      2) 打开修改面板,从下拉列表中选择“波浪”修改器。
      l 振幅1:指定沿波浪网格平面X轴向的振幅。
      l 振幅2:指定沿波浪网格平面Y轴向的振幅。
      l 波长:设置波浪沿自身局部坐标轴Y轴方向波动的长度。
      l 相位:设置波浪距离波纹中心的偏移相位,在不同的关键帧变化该数值可以产生波浪滚动的动画效果。
      l 衰减:限制波纹效果,默认设置为0。这时波纹无衰减的传播。增加该数值,波形的传播距离将相应缩短。
      


      3楼2008-03-12 13:31
      回复
        • 221.193.216.*
        3) 激活“动画记录“按钮,将帧滑块拖到第1帧,修改器的参数,振幅1=5,振幅2=5,波长=25。
        4) 将帧滑块拖到第100帧,修改器的参数,振幅1=20,振幅2=20,波长=25。相位=-0.1,衰减=0.01可看到变化效果。
        8. 挤压修改编辑器
        挤压修改编辑器指定对象的挤压编辑效果,使物体表面的节点向内接近对象的轴向点,或向外远离对象的轴向点产生膨胀的效果。
        创建一个球体,选择“挤压”修改编辑器。参数如下:
        1) 轴向凹出:
        l 膨胀数量:膨胀效果的大小。
        l 曲线:膨胀端点处的膨胀曲线曲率,可以控制创建平滑的膨胀效果还是具有尖端的膨胀效果。默认数量=0,曲线=2。
        设置数量=-1,曲线=3和数量=0.5,曲线=1的效果。
               
        2) 径向挤压:
        l 挤压数量:挤压量的大小。该值大于0,创建挤扁的效果;如果该值小于0,创建膨胀的效果。
        l 曲线:挤压端点处的挤压曲线曲率。较小的数值可以创建尖锐的挤扁效果,较大的数值会创建平滑渐变的挤压效果。
        回到原始,轴向凹出数量=0,曲线=2时,
        设置挤压量=4,曲线=2;挤压量=-1;曲线=1,曲线=6的效果。
        3) 限制:设置挤压效果的限定效果。
        l 上限:局部坐标Z轴正方向的限制位置。
        l 下限:局部坐标Z轴负方向的限制位置。
        设置轴向膨胀数量=-0.5,曲线=2;径向挤压数量=4,曲线=2;上限=60,下限=-1的效果。
        4) 效果平衡: 
        l 偏移:在保持对象体积恒定的情况下,改变其膨胀或挤压的相对偏移量。取指范围-100~100,默认=0。
        l 体积:设置对象在挤压或膨胀过程中体积的变化量。默认=0。
        在以上的数值中,设置偏移量=0,体积=150的效果。
                   
        例题10:制作一盘糕点
        1. 制作糕点
        制作一盘糕点放到桌面。糕点由一个长方体经过扭曲和弯曲变形而得。
        在透视图中创建一个长方体,修改参数:
        长=25,宽=25,高=150。长度、宽度、高度分段值均=24。
        选择“扭曲修改器”,设置扭曲角度=720,选择“弯曲修改器”,设置弯曲角度=360。
        2. 制作盘子
        盘子由经过调整后的圆管和一个薄圆柱体结合而成。
        1) 将糕点上移,单击“创建→圆管”,在透视图中创建一个圆管。
        圆管参数为:半径1=75,半径2=72,高度=25,高度分段数=5,顶面分段数=2,边数=36,光滑选择。
        2) 选择“锥化修改器”,参数值为:
        数量=0.2,上顶面大于下顶面。曲线=0.4,表示向外凸出。
        3) 在透视图中创建一个薄圆柱体作为盘子的底面,参数为:半径=75,高=2。
        4) 选择圆柱体,单击工具栏中的“对齐”按钮,再单击圆管,在对话框中选择在X、Y方向中心对齐。
        5) 按住Ctrl键,选中圆柱体和圆管,单击组合命令,将两个物体组合。
        6) 按等比缩放按钮,缩放糕点。
        3. 复制糕点
        1) 按住Shift移动一个糕点,进行复制。并选择组合命令,将5个糕点组合在一起,移动到盘子的中央。
        2) 制作一个圆桌面,并将糕点放到桌面。
         
        本章主要介绍了模型修改的锥化、扭曲、弯曲、倾斜等常用模型修改器,他们主要是对物体的外形进行修改。
        作业:使用噪波编辑修改器器练习创建一个起伏的山峦的场景。
        在桌面上设计一个酒杯,一盘糕点。


        


        4楼2008-03-12 13:31
        回复
          多写点
          qqq


          禁言 |5楼2009-08-06 15: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