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把非遗的传承和旅游业相结合。一是可以把民俗、传统食品制作流程编排成旅游参与项目,在景区进行表演展示。如《徽州祠祭》、《雉山凤舞》等非遗产品,可以结合西递村、宏村的古民居旅游进行表演,将徽文化的内涵通过这些民俗表演传递给游客。二是和旅游产品的开发相结合,把非遗里的传统的食品制作包装成旅游参与项目和旅游产品销售,如打食桃、做渔亭糕、腊八豆腐等,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中来。近年来,黟县金星工艺厂、小石徽雕等一些民营企业为非遗保护做了不少探索性的工作,如小石徽雕在培养非遗传承人上做了不少贡献,政府要加大对他们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民间博物馆等方式,对非遗进行展示和保护,如小石徽雕的微缩徽州祠堂展示馆等。
七、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要把非遗的保护落实到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上。目前很多传承人年事已高。散落在民间,如不及时传承,他们身怀的绝技面临着灭绝。因此要在物质上给予传承人更多的鼓励和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经费、场地等支持,为传承活动和人才培养提供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