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梁山吧 关注:2,582贴子:92,523
  • 10回复贴,共1

探访大运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4-10-26上午,由新华社主办、国家文物局支持的“重访大运河”全媒体融合报道在通州区大运河森林公园正式启动。
全媒体采访团将从通州出发,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沿着大运河南下,行程3000多公里,途经大运河沿岸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8个省份20多个城市,通过文字、图片、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全媒体形式,作行进式集成报道。
报道将通过“历史变迁”、“沿途风貌”、“百姓故事”、“保护利用”四大板块,对大运河沿线的历史渊源、文化遗产、景观风貌、百姓生活、保护利用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展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魅力和风采。


1楼2014-10-28 10:54回复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我们共同关注动态报道。


    3楼2014-10-28 11:05
    回复
      2025-05-14 22:52:37
      广告


      IP属地:山东4楼2014-10-28 11:32
      回复

        10月26日,出席启动仪式的嘉宾们共同见证“重访大运河”全媒体融合报道启动。当日,由新华社主办、国家文物局支持的“重访大运河”全媒体融合报道启动仪式在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森林公园举行。在接下来的1个月时间里,新华社全媒体采访团将从通州出发,沿大运河南下,途经大运河沿岸8个省份20多个城市,通过文字、图片、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全媒体形式开展行进式采访报道,全景展示“新科”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魅力和风采。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IP属地:山东6楼2014-10-29 16:48
        回复
          新华社“重访大运河”全媒体融合报道车队走进天津

          图为新华社“重访大运河”全媒体融合报道团在武清北运河休闲驿站。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新华网天津频道10月29日电(记者闫祥岭、李鲲、张漫子)
          由新华社主办,北汽新能源、华夏银行全程支持的“重访大运河”全媒体融合报道车队28日抵达天津市,对大运河天津段多处河段进行实地探访。
          天津市文物局文保处副处长盛立双向报道团队介绍了大运河天津段的整体情况。据悉,大运河天津段总长约190公里,其中71公里的北、南运河天津三岔口段是世界遗产段落,北运河部分北起筐儿港减河与北运河连接处,南至天津三岔口狮子林桥,长48公里,南运河部分北起天津三岔口狮子林桥,南至天津杨柳青镇镇区,长23公里,而三岔口是北、南运河与海河的交汇点,在历史上有河海漕运“中转站”的重要功能,孕育了天津的发展与繁荣,天津也因此被称为“运河载来之城”。
          在天津市北运河休闲旅游驿站,天津大学城市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朱阳告诉采访团,天津市着眼于文物保护、文物展示、群众休闲等相结合,打造运河绿色廊带。据了解,北运河休闲旅游驿站高峰期每天游客多达2万人,成为深受市民和游客喜爱的城市郊野公园。
          在运河古镇杨柳青,天津市西青区文物保护所所长周建告诉记者,杨柳青因运河而兴,也因运河而变得丰富多彩,成为南北文化融合之地。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每一位运河边长大的人都感到无比骄傲。此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柳青老字号“玉成号画庄”第六代传人之一霍庆顺还向记者们介绍了驰名中外的杨柳青年画和运河之间的难解情缘。

          图为在南运河石家大院附近,天津市西青区文物保护所所长周建向记者介绍杨柳青年画。

          图为天津大学城市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朱阳向采访团介绍运河情况。

          图为北运河休闲驿站附近一处闸坝。

          图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柳青老字号“玉成号画庄”第六代传人之一霍庆顺正在绘制年画。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4-10-29 17:00
          回复

            重访大运河(路线图)


            IP属地:山东9楼2014-10-31 15: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