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在异地考察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这里的和谐气氛,行业在这里政府是公开支持的。到处可见行业标语,行业书籍,行业氛围非常之好,看到的就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非常气派、大量的无息贷款给本地人建造的标准出租房、云集十几家银行、几百万人加入同一个集团网,方便便宜的花费使得从业者邀约更加方便。但是,你是否知道,充斥着谎言的行业和大批异地失败的难民是如何心酸的离开这里的吗? 在行业里你听到的是:某个农民,只用了7个月就上老总;某个老板只用了3个月就上总;某个家族,连续上了N个老总;某个一文不值的人一年后买车买房;几百份的大经理都只用了几个月或者一年多的时间;行业是100%成功的,只有放弃,没有失败……在这一片和谐的氛围中,你被这个行业深深吸引,被即将到手的巨大财富震撼的不能不加入。可是,当你盲从的加入后,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便层出不穷的出现了,那时候,想脱身已是不可能了。 谎言重重,层层复制:为了能尽可能留下人,夸大其词,胡乱编制,制造了大量谎言。比如:行业45%是上交国税,实际上中国是依法纳税,那么没立法的行业就是不上税的。比如:老总有6-10万的保底工资,这个行业的体系,没有保底工资这一说法,上总后一般的工资是6-10万,只是一个理论数字,而不是所说的保底6-10万的确数,行业上老总也是要靠发展才有钱的。比如:上总后会有国家项目,会有出局证明,会有专家培训……都是子虚乌有,都是为了更体现说服力,让更多人深信行业冲动加入。 很多人都认为上总后能拿到1040万,实际上,你用三岁的智商想想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因为1040只是个理论的数据,实际发展中能实现每个人都发展三个人吗?所有人都均衡发展可能吗?就算能发展三条线,你能保证下面的人都发展的很好吗?你知道你要出局要多少人吗?几何倍增3-9-27-81老总(也就是81*280=48600份)你自已算算要多少人了。行业早期从事的人肯定能赚到钱,但出局不太可能,行业已运作了16年了,不再是机会行业,要先评估好自已条件是否符合。行业的每一个人,在没上总之前都是亏钱的,所以,只要你不能上总,你就绝对亏钱。有的人卖房来从事,有的把半辈子的血汗钱拿来做行业,最后血本无归。行业里很多都是家族式发展,这些人里面绝大部分是要失败的,那你怎么去面对这些失败的亲人?即使你上总了,赚了些钱,今天这个借3万,明天那个借5万,你能不借吗?你敢不借吗?抛开亲人关系不说,他们因为你而亏钱了。这些钱都是有去无回的,所以奉劝读者朋友,千万别家族式发展。 所以每个人从事都必须考虑好自身有没有钱,有没有人脉,有没有说服力,还必须考虑到以后下面的人脉都有这些基本条件没等等。。。。更多了解可以加小草扣扣。
编后语:北海、合肥等地上空的1040万,就像圆月之夜里出没的幽魂,如果你把它当作美女,你想拥抱她,那么你顶多就只能幻想幻想,因为它本来就是泡影,是个幻影,当梦醒了,天亮了,现实来了的时候,她就消失了。透过现象剖析本质,才能对这个行业伤筋动骨,才能让从事行业的兄弟姊妹们走出困境。本人为兄弟姊妹还原一个完全真实的、客观的行业事实。在这个行业的最后阶段,为实现自己在这条路上的价值取舍,作者辗转接触了几十位老总,获取了对老总的采访录音和有关行业内幕的详细文字资料,直接或者间接地获得了所有信息。
编后语:北海、合肥等地上空的1040万,就像圆月之夜里出没的幽魂,如果你把它当作美女,你想拥抱她,那么你顶多就只能幻想幻想,因为它本来就是泡影,是个幻影,当梦醒了,天亮了,现实来了的时候,她就消失了。透过现象剖析本质,才能对这个行业伤筋动骨,才能让从事行业的兄弟姊妹们走出困境。本人为兄弟姊妹还原一个完全真实的、客观的行业事实。在这个行业的最后阶段,为实现自己在这条路上的价值取舍,作者辗转接触了几十位老总,获取了对老总的采访录音和有关行业内幕的详细文字资料,直接或者间接地获得了所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