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界经济形势调整带给我国的启示
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了“换挡调速期”。为了再造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必要性日益突出。同时,经济增速下降在客观上为我国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也给我国带来一些重要的启示。
1.密切跟踪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步伐,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只有及时了解全球科技革命动向,密切跟踪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步伐,才能搭上世界科技革命的快车,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和产业技术领域的发展差距,避免在新一轮竞争中落伍。不仅如此,鉴于科技竞争是国际竞争的焦点,未来世界各国围绕着新技术革命领导权的争斗会愈加激烈,我国只有在明确未来世界科技革命大方向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创新投入,才能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2.汲取发达国家“去工业化”的教训,积极推动制造业的优化升级。发达国家在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认识上,走了一段弯路。我国应汲取发达国家“去工业化”的教训,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现代制造业。要不断加大对制造业的投入,重点发展先进制造、空间技术、生物技术和清洁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争取在未来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居于重要地位。同时,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成本和中间成本,积极消化制造业成本上升对竞争力的不利影响。
3.既要积极发挥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动性、创造性,又要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引进创新。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为我国引进先进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带来较大的困难。一方面,在新一轮结构调整中我国应积极发挥主动性,坚持自主创新,理顺体制机制,大力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转化;另一方面,我国应利用好国内潜在大市场所具有的巨大优势,积极开放国内市场,吸引更多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同时,做好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只有从多方面人手,才能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形成未来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4.利用好国外资源和市场,加大“走出去”步伐,促进产业结构在更高的层次上优化升级。金融危机后,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这既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我国利用好国外资源和市场,促进产业结构在更高层次上优化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国应通过建立与发达国家的自由贸易区,增强对发达国家的贸易和投资联系,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同时,加强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贸易投资合作,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加大对一些能源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的力度,为国内产业升级提供新的空间。
5.根据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积极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美欧日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所确立的重点产业代表着世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对我国找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借鉴发达国家促进重点产业发展的做法,确立企业在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地位。在积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确定规划、建立标准、减免税收、增加投入和提供补贴等多种方式,加快形成一批代表世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