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男人的浪漫主义和我的那些事(一)
这个剧让我想起了我的成长岁月,我梦里的美丽合欢,以及我家那2/3部分的穿军装的人.
看这个剧实在是有点晚了,而且到今天为止都不是连续看的.
十一的时候去密云水库的度假村休假,中午午睡前按了一下遥控器(PS,不看内地电视N久了),结果一发不可收,牢牢地在度假村里盯上了电视,回家后,基本是赶上什么时间就什么时间,赶上哪个台就哪个台.
很多年不哭了,可是这部不"连续"看的剧,几乎每一集都让我流泪,让我想起生命中的那些真实的经历.他们的对话,他们的小动作,他们的表情,他们的编制.......
我觉得他亲切,因为我出生的那个地方,在北京的西山,我们都叫他"装司";那里有美丽的合欢,浪漫的梧桐,标致的银杏;有看露天电影时的一排排的小马扎.虽然住在司令部大院,但是BJ装甲兵X师对于我并不陌生; 我觉得他亲切,因为我家的那2/3部分的男性,军龄分别是23年,17年,4年的老兵.他们中也经历过撤编,转业,尽管他们军装的颜色不尽相同; 除了亲切,他让我闻到了铁锈的味道,一种久违的裹杂着钢性的泥土气息.
我更愿意把他当作是一部男人的完美又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诗篇.
史班长,真实的班长,真的有这样的基层班长,那么爱兵,那么完美,那么令人遗憾地离开部队.他即将离去坐在车里看长安街时的嚎啕大哭.我们都随之动容.甚至,令我想起了在大院里总遇到的GG和懵懂的初恋.张译的表演极到位.
老马. 几乎就是我记忆中的一个X班班长的白描,他让我觉得最真实.最贴近生活.
许三多,这样的兵我没见过,应该说这个典型形象是众多人物的一个综合,但是,许三多的那些想法,细节又那么真实.所以,他是浪漫主义的焦点.
高成,简直出神入画.连语速都传神,17年的老兵体会他更深.所以,一到高成的戏就格外动情.
袁朗,理想主义的指挥官,身上还有着一点文气的味道.儒雅的主官,不过,在现实里一般是政工干部的气质比较接近.
伍六一,这样刚强的兵,真有.不过我在被伍六一感动的同时,又再想这个角色是否在所有角色中显得城市化了点儿呢?恩,是说演员的气质. (不过,这一点被老兵们给否定了,老兵17说很像!)
呵呵,真要在部队中,其实吴哲这样的兵是最难管理的.
PS,这部剧的成功其实是真应该给服装和道具记一大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