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好友结婚去山西太原当了次伴娘,难得来一次山西自然要乘机游玩一番。首先锁定的就是太原城郊的晋祠,晋祠是一座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前往景区之前朋友就提醒我,先去下驴迹导游,真人语音导游。晋祠黑导游很多,到时候强买强卖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听了朋友的建议,用花10元买了驴迹导游激活码,确实比请人工导游便宜很多喔,还不知道体验如何,一切准备妥当后,坐公交前往晋祠了。
一个多小时的公交到晋祠门口了,古色古香的大门,历史的沉淀感扑面而来。门口果然大批黑导游围拢过来,那种口才,没有体现准备好还真可能被忽悠了去。听说他们会通过一下小手段强买强卖。具体怎么样我也说不清楚,只是听说,如果大家不信的话可以试试。哈哈!进门口打开驴迹导游,甜美的女声的根据我的位置GPS就开始进行讲解,晋祠这种充满历史沧桑感的文物古迹,没有导游的讲解是肯定行不通的。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
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晋祠内古迹有好几十处,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周柏唐槐被誉为“晋祠三绝”。难老泉是晋水的主要水源,泉水世代浇灌晋祠附近的千顷良田,造就了“千家灌禾稻,满目江南田”的丰饶景象。看那泉水从龙嘴中喷涌而出,颇有气势,据说那是人工加了泵才有的效果。自80年代以来,难老泉水就越来越少,后终于“老”了,干涸了,这是人们长期以来超量开采地下水和煤炭资源造成的结果。如果再不重视保护资源和环境 ,我们的子孙后代面临的将不仅仅是缺水问题了。侍女像位于圣母殿内,大约有四十于樽,每个雕像都容貌俏丽标志,神情生动逼真,个个栩栩如生,从不同的年龄和相貌中可以让人联想到她们的身世和阅历。确实是宋塑中的精品。除了历史文物丰富,晋祠内的自然景观也是相当有历史沉淀感,巨大而造型各异,一根斜卧在地上的周柏依然郁郁葱葱不知是不是百年前的哪场风暴把它吹到。
“不到晋祠,枉来太原”在驴迹导游的讲解下,今天着实了解了不少历史文化,如果今天只是走马观花的游览,估计不会有这么大的感触,还好提前有准备,驴迹导游上面还有文字解说可以仔细观看。一天的游览,收获颇多,希望下次你们的游览也能快快乐乐啦。
一个多小时的公交到晋祠门口了,古色古香的大门,历史的沉淀感扑面而来。门口果然大批黑导游围拢过来,那种口才,没有体现准备好还真可能被忽悠了去。听说他们会通过一下小手段强买强卖。具体怎么样我也说不清楚,只是听说,如果大家不信的话可以试试。哈哈!进门口打开驴迹导游,甜美的女声的根据我的位置GPS就开始进行讲解,晋祠这种充满历史沧桑感的文物古迹,没有导游的讲解是肯定行不通的。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
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晋祠内古迹有好几十处,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周柏唐槐被誉为“晋祠三绝”。难老泉是晋水的主要水源,泉水世代浇灌晋祠附近的千顷良田,造就了“千家灌禾稻,满目江南田”的丰饶景象。看那泉水从龙嘴中喷涌而出,颇有气势,据说那是人工加了泵才有的效果。自80年代以来,难老泉水就越来越少,后终于“老”了,干涸了,这是人们长期以来超量开采地下水和煤炭资源造成的结果。如果再不重视保护资源和环境 ,我们的子孙后代面临的将不仅仅是缺水问题了。侍女像位于圣母殿内,大约有四十于樽,每个雕像都容貌俏丽标志,神情生动逼真,个个栩栩如生,从不同的年龄和相貌中可以让人联想到她们的身世和阅历。确实是宋塑中的精品。除了历史文物丰富,晋祠内的自然景观也是相当有历史沉淀感,巨大而造型各异,一根斜卧在地上的周柏依然郁郁葱葱不知是不是百年前的哪场风暴把它吹到。
“不到晋祠,枉来太原”在驴迹导游的讲解下,今天着实了解了不少历史文化,如果今天只是走马观花的游览,估计不会有这么大的感触,还好提前有准备,驴迹导游上面还有文字解说可以仔细观看。一天的游览,收获颇多,希望下次你们的游览也能快快乐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