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齿冢二则(李可从 俞樾)
①李可从
崇祯在位晚期已经是明帝国的末世,朝政纷乱,狼烟数路,张献忠和李自成的队伍都迅速发展,明军累战失利,北方重镇纷纷陷落。崇祯十四年(1641年)年,朝廷命身在陕西的汪乔年督师赴河南讨伐李自成。当时关中的明军精锐部队已经全部殆尽,临危授命的汪乔年重整残军,调动边卒,勉强凑得三万兵马开赴河南。
汪乔年手下一名叫李可从的武官也随军前往。李可从与妻子彭氏感情深厚,独子李颙只有十四岁,李可从心中十分不舍,因为知道此番前行意味着赴死,队伍开拔前,李可从拔下一枚牙齿送给妻子彭氏,他对妻子说:“战危事。不捷,吾当委骨沙场,子其善教儿矣。” 彭氏忍泪应承。行军途中,李可从寻空寄来家书三封,信中道不尽对妻儿的殷殷思念。崇祯十五年二月,汪乔年率部苦守襄城(今河南襄阳),兵疲饷乏、后援不继,半个月后襄城被李自成部攻破,汪乔年与数千关中子弟死于随后的巷战,李可从也在其中。
消息传回家乡,彭氏悲恸不已,欲寻短见,李颙哭着劝母亲:“母殉父固宜,然儿亦必殉母;如是,则父且绝矣。”彭氏终于止泪,她把李可从留下的牙齿埋在李家坟茔,称为“齿冢”,并在一旁留出自己的空穴。她想着丈夫临去的嘱咐,要把儿子抚养成人。李可从世代布衣、家境贫寒,没有给妻儿留下家产,有族人建议彭氏让李颙去做佣人,或者是到县衙做杂佚以维持母子的生计,都被彭氏婉拒,她期望儿子能继续上学。因为交不起学费,老师不肯收下李颙,彭氏悲愤之余唯有让李颙自学,她鼓励儿子说“经书固在,亦何必师”,家里买不起书,她就让李颙去附近乡儒家去借阅,母子茕茕相依,安守清贫饥寒,以为人纺织抄写为生。
李颙深知寡母的不易,他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弱冠时已经博阅群书,经史子集、百家释道,无不谙熟于心,县令樊侯辛对李颙的学识十分惊叹,自题 “大志希贤”的匾送到李颙家。而立之年写出《观感录》、《帝学宏纲》、《时务急策》等书,成为关中一带有名的学者。
少年失怙对李颙来说是一个永远的遗憾,他屡次打算去襄城寻找父亲的骨殖还乡,都因为放心不下老母未能成行。后来彭氏生病,他千方百计寻找良医诊治,亲侍汤药数月之久。母亲病逝后,他把母亲安葬在父亲的齿冢旁,并为母守孝三年。康熙九年(1670年),李颙从家乡盩厔(今陕西周至)出发,徒步两千里赴襄城,但三十年过去,何处找寻父亲的下落?走遍襄城,也没找到一丝线索。他作了祭文,身穿丧服在地神庙祷告,昼夜痛哭,泪尽继以血。襄城县令久闻李颙之名,更为李颙这番孝行感动,他下令在故战场为关中烈士修群墓、建祭祠。江苏常州知府骆钟麟听说李颙在襄城,就派人迎接李颙去常州讲学。江南一带无锡、江阴、靖江、宜兴等地,也都在当地的孔庙设立讲席,争迎李颙。“所至听讲者云集,执贽门下其众”。李颙一直记挂着襄阳的烈祠,回绝了当地学者留他继续讲学的邀请,重返襄阳时,烈祠已经建成,襄城县令设祭,李颙伏地大哭,“盖尝祝于父,愿以五千国殇魂同返关中故也” 。他从群墓上捧起一抔土带回家乡, 附在父亲的齿冢里,以告慰母亲的亡灵。
如果没有后来李颙的终成大器,不会有这个“齿冢”的故事传世,不会再有人知道世上有李可从为人夫、为人父的恋恋不舍,和彭氏接过丈夫牙齿后的心碎欲绝。说到“信物”,总会让人感觉只是关乎恋人间的故事,夫妻之间情深义重的故事往往被忽略,东汉蔡邕《琴操》中记述战国时聂政为报父仇躲入深山苦练,为了不被人认出,漆身易容,吞炭变声。七年后下山。在路上遇到了自己正在卖梳子的妻子,聂政不由地对她笑了一下,妻子看着他掉下泪来,聂政问她:“夫人何故泣?”妻子说:“吾夫聂政出游,七年不归,吾尝梦想思见之。君对妾笑,齿似政齿,故悲而泣。”聂政安慰她说:“天下人齿,尽政若耳,胡为泣乎。”然后重回山里,用石头敲掉了所有的牙齿。七年未见,仍朝思暮想,犹能凭牙齿相认,这便是夫妻了。山西永济县有一个古俗,夫妇成婚后,妻子要亲手绣一对儿荷包,送丈夫一只,自己留一只,但这荷包要很多年以后才会派上用场,因为它们是装牙齿的牙袋,人老后脱落的每一颗牙齿都要装到这牙袋里,最后一颗不少的随二人安葬,谁愿意辜负这白头偕老的见证?可我们中国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兵荒马乱,饔飧不继的岁月一千年又一千年,容不下多少平凡的夫妻旦夕相守、安稳老去,暮年时牙齿一颗颗自己掉完,白骨相牵。
①李可从
崇祯在位晚期已经是明帝国的末世,朝政纷乱,狼烟数路,张献忠和李自成的队伍都迅速发展,明军累战失利,北方重镇纷纷陷落。崇祯十四年(1641年)年,朝廷命身在陕西的汪乔年督师赴河南讨伐李自成。当时关中的明军精锐部队已经全部殆尽,临危授命的汪乔年重整残军,调动边卒,勉强凑得三万兵马开赴河南。
汪乔年手下一名叫李可从的武官也随军前往。李可从与妻子彭氏感情深厚,独子李颙只有十四岁,李可从心中十分不舍,因为知道此番前行意味着赴死,队伍开拔前,李可从拔下一枚牙齿送给妻子彭氏,他对妻子说:“战危事。不捷,吾当委骨沙场,子其善教儿矣。” 彭氏忍泪应承。行军途中,李可从寻空寄来家书三封,信中道不尽对妻儿的殷殷思念。崇祯十五年二月,汪乔年率部苦守襄城(今河南襄阳),兵疲饷乏、后援不继,半个月后襄城被李自成部攻破,汪乔年与数千关中子弟死于随后的巷战,李可从也在其中。
消息传回家乡,彭氏悲恸不已,欲寻短见,李颙哭着劝母亲:“母殉父固宜,然儿亦必殉母;如是,则父且绝矣。”彭氏终于止泪,她把李可从留下的牙齿埋在李家坟茔,称为“齿冢”,并在一旁留出自己的空穴。她想着丈夫临去的嘱咐,要把儿子抚养成人。李可从世代布衣、家境贫寒,没有给妻儿留下家产,有族人建议彭氏让李颙去做佣人,或者是到县衙做杂佚以维持母子的生计,都被彭氏婉拒,她期望儿子能继续上学。因为交不起学费,老师不肯收下李颙,彭氏悲愤之余唯有让李颙自学,她鼓励儿子说“经书固在,亦何必师”,家里买不起书,她就让李颙去附近乡儒家去借阅,母子茕茕相依,安守清贫饥寒,以为人纺织抄写为生。
李颙深知寡母的不易,他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弱冠时已经博阅群书,经史子集、百家释道,无不谙熟于心,县令樊侯辛对李颙的学识十分惊叹,自题 “大志希贤”的匾送到李颙家。而立之年写出《观感录》、《帝学宏纲》、《时务急策》等书,成为关中一带有名的学者。
少年失怙对李颙来说是一个永远的遗憾,他屡次打算去襄城寻找父亲的骨殖还乡,都因为放心不下老母未能成行。后来彭氏生病,他千方百计寻找良医诊治,亲侍汤药数月之久。母亲病逝后,他把母亲安葬在父亲的齿冢旁,并为母守孝三年。康熙九年(1670年),李颙从家乡盩厔(今陕西周至)出发,徒步两千里赴襄城,但三十年过去,何处找寻父亲的下落?走遍襄城,也没找到一丝线索。他作了祭文,身穿丧服在地神庙祷告,昼夜痛哭,泪尽继以血。襄城县令久闻李颙之名,更为李颙这番孝行感动,他下令在故战场为关中烈士修群墓、建祭祠。江苏常州知府骆钟麟听说李颙在襄城,就派人迎接李颙去常州讲学。江南一带无锡、江阴、靖江、宜兴等地,也都在当地的孔庙设立讲席,争迎李颙。“所至听讲者云集,执贽门下其众”。李颙一直记挂着襄阳的烈祠,回绝了当地学者留他继续讲学的邀请,重返襄阳时,烈祠已经建成,襄城县令设祭,李颙伏地大哭,“盖尝祝于父,愿以五千国殇魂同返关中故也” 。他从群墓上捧起一抔土带回家乡, 附在父亲的齿冢里,以告慰母亲的亡灵。
如果没有后来李颙的终成大器,不会有这个“齿冢”的故事传世,不会再有人知道世上有李可从为人夫、为人父的恋恋不舍,和彭氏接过丈夫牙齿后的心碎欲绝。说到“信物”,总会让人感觉只是关乎恋人间的故事,夫妻之间情深义重的故事往往被忽略,东汉蔡邕《琴操》中记述战国时聂政为报父仇躲入深山苦练,为了不被人认出,漆身易容,吞炭变声。七年后下山。在路上遇到了自己正在卖梳子的妻子,聂政不由地对她笑了一下,妻子看着他掉下泪来,聂政问她:“夫人何故泣?”妻子说:“吾夫聂政出游,七年不归,吾尝梦想思见之。君对妾笑,齿似政齿,故悲而泣。”聂政安慰她说:“天下人齿,尽政若耳,胡为泣乎。”然后重回山里,用石头敲掉了所有的牙齿。七年未见,仍朝思暮想,犹能凭牙齿相认,这便是夫妻了。山西永济县有一个古俗,夫妇成婚后,妻子要亲手绣一对儿荷包,送丈夫一只,自己留一只,但这荷包要很多年以后才会派上用场,因为它们是装牙齿的牙袋,人老后脱落的每一颗牙齿都要装到这牙袋里,最后一颗不少的随二人安葬,谁愿意辜负这白头偕老的见证?可我们中国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兵荒马乱,饔飧不继的岁月一千年又一千年,容不下多少平凡的夫妻旦夕相守、安稳老去,暮年时牙齿一颗颗自己掉完,白骨相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