氙团大家族吧 关注:100贴子:12,937

幸毋相忘——那些尘封的信物,那些久远的缘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长的一段文章,但是也很感动。
我知道转到这里来大概不会有多少人会看,不过还是转过来吧。
确实被感动到了


1楼2008-03-13 15:42回复
     5.齿冢二则(李可从 俞樾) 
       
      ①李可从 
       
      崇祯在位晚期已经是明帝国的末世,朝政纷乱,狼烟数路,张献忠和李自成的队伍都迅速发展,明军累战失利,北方重镇纷纷陷落。崇祯十四年(1641年)年,朝廷命身在陕西的汪乔年督师赴河南讨伐李自成。当时关中的明军精锐部队已经全部殆尽,临危授命的汪乔年重整残军,调动边卒,勉强凑得三万兵马开赴河南。 
       
      汪乔年手下一名叫李可从的武官也随军前往。李可从与妻子彭氏感情深厚,独子李颙只有十四岁,李可从心中十分不舍,因为知道此番前行意味着赴死,队伍开拔前,李可从拔下一枚牙齿送给妻子彭氏,他对妻子说:“战危事。不捷,吾当委骨沙场,子其善教儿矣。” 彭氏忍泪应承。行军途中,李可从寻空寄来家书三封,信中道不尽对妻儿的殷殷思念。崇祯十五年二月,汪乔年率部苦守襄城(今河南襄阳),兵疲饷乏、后援不继,半个月后襄城被李自成部攻破,汪乔年与数千关中子弟死于随后的巷战,李可从也在其中。 
       
      消息传回家乡,彭氏悲恸不已,欲寻短见,李颙哭着劝母亲:“母殉父固宜,然儿亦必殉母;如是,则父且绝矣。”彭氏终于止泪,她把李可从留下的牙齿埋在李家坟茔,称为“齿冢”,并在一旁留出自己的空穴。她想着丈夫临去的嘱咐,要把儿子抚养成人。李可从世代布衣、家境贫寒,没有给妻儿留下家产,有族人建议彭氏让李颙去做佣人,或者是到县衙做杂佚以维持母子的生计,都被彭氏婉拒,她期望儿子能继续上学。因为交不起学费,老师不肯收下李颙,彭氏悲愤之余唯有让李颙自学,她鼓励儿子说“经书固在,亦何必师”,家里买不起书,她就让李颙去附近乡儒家去借阅,母子茕茕相依,安守清贫饥寒,以为人纺织抄写为生。 
       
      李颙深知寡母的不易,他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弱冠时已经博阅群书,经史子集、百家释道,无不谙熟于心,县令樊侯辛对李颙的学识十分惊叹,自题 “大志希贤”的匾送到李颙家。而立之年写出《观感录》、《帝学宏纲》、《时务急策》等书,成为关中一带有名的学者。 
       
      少年失怙对李颙来说是一个永远的遗憾,他屡次打算去襄城寻找父亲的骨殖还乡,都因为放心不下老母未能成行。后来彭氏生病,他千方百计寻找良医诊治,亲侍汤药数月之久。母亲病逝后,他把母亲安葬在父亲的齿冢旁,并为母守孝三年。康熙九年(1670年),李颙从家乡盩厔(今陕西周至)出发,徒步两千里赴襄城,但三十年过去,何处找寻父亲的下落?走遍襄城,也没找到一丝线索。他作了祭文,身穿丧服在地神庙祷告,昼夜痛哭,泪尽继以血。襄城县令久闻李颙之名,更为李颙这番孝行感动,他下令在故战场为关中烈士修群墓、建祭祠。江苏常州知府骆钟麟听说李颙在襄城,就派人迎接李颙去常州讲学。江南一带无锡、江阴、靖江、宜兴等地,也都在当地的孔庙设立讲席,争迎李颙。“所至听讲者云集,执贽门下其众”。李颙一直记挂着襄阳的烈祠,回绝了当地学者留他继续讲学的邀请,重返襄阳时,烈祠已经建成,襄城县令设祭,李颙伏地大哭,“盖尝祝于父,愿以五千国殇魂同返关中故也” 。他从群墓上捧起一抔土带回家乡, 附在父亲的齿冢里,以告慰母亲的亡灵。 
       
      如果没有后来李颙的终成大器,不会有这个“齿冢”的故事传世,不会再有人知道世上有李可从为人夫、为人父的恋恋不舍,和彭氏接过丈夫牙齿后的心碎欲绝。说到“信物”,总会让人感觉只是关乎恋人间的故事,夫妻之间情深义重的故事往往被忽略,东汉蔡邕《琴操》中记述战国时聂政为报父仇躲入深山苦练,为了不被人认出,漆身易容,吞炭变声。七年后下山。在路上遇到了自己正在卖梳子的妻子,聂政不由地对她笑了一下,妻子看着他掉下泪来,聂政问她:“夫人何故泣?”妻子说:“吾夫聂政出游,七年不归,吾尝梦想思见之。君对妾笑,齿似政齿,故悲而泣。”聂政安慰她说:“天下人齿,尽政若耳,胡为泣乎。”然后重回山里,用石头敲掉了所有的牙齿。七年未见,仍朝思暮想,犹能凭牙齿相认,这便是夫妻了。山西永济县有一个古俗,夫妇成婚后,妻子要亲手绣一对儿荷包,送丈夫一只,自己留一只,但这荷包要很多年以后才会派上用场,因为它们是装牙齿的牙袋,人老后脱落的每一颗牙齿都要装到这牙袋里,最后一颗不少的随二人安葬,谁愿意辜负这白头偕老的见证?可我们中国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兵荒马乱,饔飧不继的岁月一千年又一千年,容不下多少平凡的夫妻旦夕相守、安稳老去,暮年时牙齿一颗颗自己掉完,白骨相牵。


    5楼2008-03-13 15:43
    回复
      6:领巾题字二则(明节皇后 谢希孟) 
         
        (1)明节皇后 
         
        宋徽宗的安妃出生在贫家,偶然的机会进入后宫,安妃天资聪慧,善解人意,而且心灵手巧,擅长化妆与女红,每做一件新衣服,立刻被人仿制。她的聪颖美貌深得宋徽宗宠爱,“朝夕得侍上, 擅爱颛席,嫔御为之稀进。”短短几年里,生了四个孩子:建安郡王赵楧、嘉国公赵椅、英国公赵橞、和福帝姬金珠。政和四年,被封为贵妃,原本是酒保的父亲也被封为节度使。宋徽宗笃信道教,当时宠信一个自称有奇术的道士林灵素,林灵素投其所好,称徽宗是上帝之长子,天上神霄玉清王,号长生大帝君,特下降人世治理黎民,安妃则是九华玉真安妃。于是徽宗对安妃越加宠爱无及,“一时遭遇,宠倾六宫”。 
         
        福祸相随,大约是承受不起那么大的恩宠,才三十四岁的安妃忽然一病不起,弥留之季,她对左右说:“我有遣祝在领巾上,候我气绝,奏官家亲自来解。”说完就去世了,徽宗赶来,忍恸解下她的领巾,原来是安妃用娟秀小字写下的遗言:“妾出身微贱,而无寸长,一旦遭遇圣恩,得与嫔御之列。命分寒薄,至此夭折,虽埋骨于九原,魂魄不离左右,切望陛下以宗庙社稷之重,天下生灵之众。大王帝姬之多,不可以贱妾一人,过有思念,深动圣怀。况后宫千计,胜如妾者不少,妾深欲忍死,面与君父廖别,谪限已尽,不得少留,冤痛之情,言不能尽。”徽宗看完愈增心痛,抱着安妃的遗体悲不能胜,他不顾礼法和朝臣的反对,将她追谥为明节皇后。 
         
        葬礼上,后宫妃嫔们前去吊唁,徽宗和她们相对啜泣。因为去吊唁的崔妃面无哀容,徽宗甚至怀疑安妃是被她整蛊害死,盛怒之下把崔妃废为庶人。崔妃也曾得到徽宗的宠爱,给他生过五个孩子,对她而言,安妃不过是夺去了她昔日光华的情敌而已,面无哀容是从心而发,倘若也陪着掉泪,才是违心的做作。如果知道帝王翻脸比翻书还快,想必会“哭”的比徽宗都伤心。帝王的爱往往只是一时的,如深怀故剑之思的汉宣帝与毕生衷情发妻的明孝宗那样的帝王屈指可数,享尽荣华的杨玉环都曾被屡次逐出宫去。随时都有不虞之灾的后宫,惟有智者可以保全自己,正如冯梦龙《情史》中的评论:“李夫人病笃,不肯见帝,虑减其爱也。成帝欲持昭仪足,昭仪转侧不就,虑尽其爱也。人主渔色,何所不至。而能使三千宠爱在一身,岂惟色哉!其智亦有过人者矣。”也许正是因为安妃知道后宫斗争的残酷,知道其他后妃对她的怨恨,才写下一番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遗言。自己去世后,四个幼小的孩子将失去母亲的庇佑,绝不能再失去父亲的关注。 
         
        果然很久过去徽宗依然难以忘怀,左右为了宽慰他,常常提到安妃的领巾, 徽宗听后就越发伤感起来。第二年赏灯时节,他回想和安妃一起出行的情景,不禁悲从中来,写下《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 
        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 
        人前不敢分明说。 
        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偶尔的心痛,不妨碍风雅自赏的徽宗继续荒废朝政,终日沉醉于艺术与声色,几年后,葬送了北宋百年家国、万里山河。安妃放心不下的孩子们全都随皇族北上,他们的眼泪,没能再洒到母亲的坟土,一年年过去,终于被北地的朔风刮干。 
        


      6楼2008-03-13 15:43
      回复
          在宋初孙光宪记述晚唐五代遗事的笔记《北梦琐言.云芳子魂事李茵》里,“红叶题诗”更成了进士李茵与宫中女侍书云芳子人鬼相恋的悲剧故事。宋人王铚《补侍儿小名录》引《通幽记》中记载的则是很理想化的结局:贞元年间进士贾全虚临御沟而坐,忽见一花连数叶流出,叶上有诗一首,笔迹纤丽,言词幽怨“一入深宫里,无由得见春。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全虚不由的悲想其人,涕泗交坠,不能离沟上。结果事情辗转被德宗所知,派人查询,发现诗是翠筠宫奉恩院王才人养女凤儿所写,她自陈:“初从母学文选,初学记及慕陈后主孔贵嫔为诗。几日前,临水折花,偶为宫思。今败露死无所逃。”德宗大为感动,把凤儿许给了全虚。 
           
          《全唐诗》中收录的一首《书桐叶》写作背景应该属实,与通常“红叶题诗”的故事不同,主人公是普通青年男女,据五代时金利用《玉溪编事》记载,前蜀尚书侯继图,出身于书香世家,年轻时代终日手不离卷,口不停咏。在一个秋风四起的日子,他在成都大慈寺的楼上倚栏观景,忽然有一片梧桐叶飘落而下,上面题诗一首: 
           
          拭翠敛蛾眉,郁郁心中事。搦管下庭除,书成相思字。 
          此字不书石,此字不书纸。书在桐叶上,愿逐秋风起。 
          天下有心人,尽解相思死。天下负心人,不识相思字。 
          有心与负心,不知落何地。 
           
          侯继图大为惊奇,他很喜欢这首诗,就把这片树叶保存在衣箱里。五六年以后,他和一位任姓小姐结婚。一天,侯继图吟咏此诗,夫人听到诗的前句后,不由急切的询问,这是当初我在绵州作的书叶诗,你怎么会知道的?侯继图也一样激动,就让妻子当场默写全诗,结果竟和他保存的树叶上的诗句完全一样。这个故事之不可思议在于,秋风居然能把树叶吹到四百里外? 
           
          张实在《流红记》中评论:“流水,无情也;红叶,无情也。以无情寓无情,而求有情,终为有情者得之,复与有情者合,信前世所未闻也。” 原本“落叶无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但千百年来,这一段段“红叶题诗”却让人们从此对落叶流水寄予了无限情感:南宋末年王沂孙《绮罗香•红叶》借红叶寄托一番末世情怀:“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但凄凉、秋苑斜阳,冷枝留流醉舞。”清代李渔设计制作了一种秋叶状的匾,称 “秋叶匾”,并在《闲情偶寄》里解释说:“御沟题红,千古佳事。取以制匾,亦觉有情。”民国初诗僧苏曼殊《本事诗十首之六》:“乌舍零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是纪念自己坎坷人生里一场错爱的凋零。 
           
          佛家说:因缘会则万物生,因缘离则万物灭。人世间的一切无非都是因缘而聚,缘尽则散。惟有那样悲风飒飒的秋天、那样颓阳西倾的傍晚、幽囚深宫的才情女子、他乡飘零的没落书生,才会有了那样一场不知对方是何人、何样就开始了的相思,有了那样一段十年之久的荡气回肠的爱情传奇。


        10楼2008-03-13 15:45
        回复
          12:丝履三则(姚月华 白居易 程鹏举) 
             
            (1) 姚月华 
             
            《全唐诗》中收录了女诗人姚月华的多首作品,但对她的生平语不详焉,月华的故事只见于零星的古人笔记:姚月华自幼聪慧过人,传说有一次她梦到月亮掉到镜台旁,醒之后,忽觉大悟,所作诗文冠绝一时。月华自幼丧母, 父亲是个官员,多年来在各地流转,一直把爱女带在身边。此时,她正随父亲住在扬子江边一座小城。恰逢端午节,扬子江上有龙舟大赛,月华也从家出来,坐在一条小船上观看。邻船上,有个到此旅行的书生杨达,见月华正伸手臂撩起舱帘望向江面,手镯上系着端午避邪的五彩丝绳,且秀发如云,风华绝代。不禁情思飞荡,念念不忘下作《泛龙舟》一首,叙说一见倾心之感。 
             
            古代才子佳人的故事一般都由偶然邂逅后诗词唱和开始,月华与杨达自然也不例外。一天,月华偶尔读到杨达所作《昭君怨》一诗,很喜欢诗中“匣中纵有菱花镜,羞向单于照旧颜”的句子,情不能己,便悄悄让丫环向杨达求借旧稿。且寄诗一首《古怨》,云: “江水悠悠春草绿,对此思君泪相续。羞将离恨向东风,理尽瑶琴不成曲。” 
             
            杨达大喜过望,马上也趁机赋情诗一首来表达心愿。此后,两人鱼雁传书,往来不断。月华每次收到杨达的信,见有不宜人知的私语,都细读多遍,然后把信烧成灰烬再洒入酒中喝掉,还为此酒取名叫“款中散”。 
             
              一天,杨达借故来姚家拜访,与姚公相谈甚欢,并被留下饮酒,杨达假装醉酒,留在姚家休息,希望能趁机见到月华。但月华不便出面,只能私下让丫环给杨达送去合欢竹钿枕,温凉草文席,都是自己闺房所用.杨达见后不禁浮想联翩,但也无可奈何,休息片刻后怅然而归。第二天, 月华转送杨达“石花”一份,说:“出丹洞玉池,异于他处,色如水晶清明而莹,久服延年。” 
             
            杨达回赠小诗:“青楼仙女隔蓬莱,玉树金窗向晓开。 燕子羽毛非广袖,殷勤也带石花来。”并在第二天托人带来信笺,上写“奉送不律糜”。俩个丫环在旁边问道:“‘不律糜’是什么?”月华告诉她们:“楚地称为‘聿’,吴地称为‘不律’,燕地称为‘弗’,都是笔的别名。而‘糜’是汉代的一种名墨。”月华擅长笔墨丹青,但通常不会让外人看见。这时,她正好画成一幅《芙蓉匹鸟图》,便让送信的人把这幅画带给了杨达。杨达见画墨色洗练,栩栩如生,顿时爱不释手。他裁好一块银光纸,在上作赋一首: 
             
            “连枝欲长,忽阻山溪,比翼将翔,遽乖云路。思结章台垂柳,心驰普救啼莺,幸传尺素之丹青,岂任寸心之铭刻。江湖恍在案,波浪倏翻窗。植写断肠,飞挥交颈。茧纸发其枝干,兔管借之羽毛。雌戏苹川,雄依苔石。色与露花同照烂,翼将风叶共低昂。明镜晓开,苦忆文君之面,疏萤夜度,遥思织女之机。所冀吾人,获同斯画。越溪吴水之上,常得双开;汉树秦草之间,永教对舞。” 
             
            月华感念不已,又赠给杨达二尺洒海刺布料,让人转告他:“为郎作履,凡履霜雪,则应履而解。乃西蕃物也。”又赠诗道: 
             
            金刀剪紫绒,与郎作轻履。愿化双仙凫,飞来入闺里。 
             
              诗中双凫的典故出自《后汉书.王乔传》:王乔在东汉明帝时任叶县县令,距离京师洛阳很远,但他却每逢初一、十五都能准时来上朝,却又不见有车马。明帝觉得奇怪,就派人留心观察,报称:每逢王乔来朝,就有两只野鸭从东南方向飞来。明帝令人在野鸭飞来时张网捕捉,得一只,却原来是一只鞋子。月华与杨达虽然赠诗送画,传音通信很久,却始终没有相会过。月华引用这个典故,是希望自己做的鞋子能变成双凫,相偕着杨达飞到自己的闺阁里相会.杨达看完这诗后,心醉若狂,急忙贿赂丫环,让她设法安排他和月华会面。天随人愿,丫环竟帮他们做到了.自此以后,两人时常约会。他们把长时间的约会称为“大会”;短时间的称为“小会”;时间更长的叫“鹣鹣会”;短暂的会面,称“白鷁会”。 
             
            正值两人深意浓,难舍难分时,月华的父亲突然接到上命,即日调任江西,并准备好了船,立刻启航。月华急忙叫来杨达,但仓猝间,无计可施,两人只好挥泪而别。自从分别,月华终日想念杨达,双眉愁锁,食寝难安,便仿效东汉徐淑《答秦嘉诗》写了一首诗寄给杨达,以表达自己的思念: 
              
              妾生兮不辰,盛年兮逢屯。寒暑兮心结,夙夜兮眉颦。 
              循环兮不息,如彼兮车轮。车轮兮可歇,妾心兮焉伸。 
              杂踏兮无绪,如彼兮丝棼。丝棼兮可理,妾心兮焉分。 
              空闺兮岑寂,妆阁兮生尘。萱草兮徒树,兹忧兮岂泯。 
              幸逢兮君子,许结兮殷勤。分香兮剪发,赠玉兮共珍。 
              指天兮结誓,愿为兮一身;所遭兮多舛,玉体兮难亲。 
              损餐兮减寝,带缓兮罗裙。菱鉴兮慵启,博炉兮焉熏。 
              整袜兮欲举,塞路兮荆榛。逢人兮欲语,鞈匝兮玩嚚。 
              烦冤兮凭胸,何时兮可论。愿君兮见察,妾死兮何瞋。 
               
            杨达收到诗后,呜咽不止,但以后却再没了月华的音讯。怅惘间他来到月华的家,黄昏故院里,如今人去楼空,只见一双燕子在空中飞舞,院中落瑛缤纷满地。后来,他一路溯水到江西寻觅月华父女的下落,竟毫无结果。每当与友人提及此事,总是泣不成声。 
             
            苦了杨达,再往何处试遣青鸟?她的素手,曾写下短诗与长歌.让后来人也知道曾有这样一位迷一样的唐朝女子,和她别样的旖旎深情。曹公曾借黛玉之口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喜欢,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感伤,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儿开的时候叫人爱,到谢的时候便增了许多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其实,在花开得正好时离开,何尝不是一种美丽?


          14楼2008-03-13 15:46
          回复
            (2)白居易-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 十一岁的白居易随全家迁居到符离(今江苏宿县北)居住,在此期间,他虽屡次到外游历,但一直到三十二岁举家搬迁到京都长安,才算正式离开了符离。白居易始终视符离为故乡,他在这里写下许多优美诗篇,结交了很多朋友,最难忘的是一个叫湘灵的邻家姑娘。 
               
              白居易与湘灵相恋的经过无从得知, 但从白居易早年的诗作里可以猜测一二:《邻女》诗“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采莲曲》中:“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亭亭玉立、欲语还羞,大概就是湘灵姑娘最初留给诗人的印象吧!湘灵曾经为白居易做过一双鞋子, 选料讲究做工精致,用同心结来连接首尾针脚,锦缎鞋面上有精心刺绣的花草,湘灵送他这双鞋子的时候说,希望两个人就象这双鞋子一样双行双止,永不分开。 
               
              白居易很珍惜这双鞋子,一直把它们带在身边。外出外应试的时候,他写诗寄托思念,《寄湘灵》“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阑干独自愁。”另有一首题为《冬至夜怀湘灵》体现得更深切,也可知湘灵对于白居易不仅仅是恋人,实际上也是妻子了:”艳质无由儿,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再回到家中,他向母亲提出要正式迎娶湘灵,但遭到了母亲的激烈反对, 白家虽然只是寒吏,但也绝不容许娶一个平民的女儿。在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这种希望就更加渺茫了。隋唐时,科举制度虽然打破了魏晋以来高门世族独霸仕途的局面,但门阀思想依然禁锢社会人心,士大夫阶层的婚姻仍沿袭六朝,仕必由进士,婚必与高门。贵族豪门选择及第进士为婿以光耀门庭,士子依靠妻族的力量可以让仕途顺利。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盖唐代社会承南北朝之旧俗,通以二事评量人品之高下。此二事,一曰婚。二曰宦。凡婚而不娶名家女,与仕而不由清望官,俱为社会所不齿。”因此无论是依照社会观念,还是母亲的意愿,白居易都不可能娶湘灵为妻。 
               
              贞元二十年(803年)二月,白居易经吏部考核,授校书郎后,回符离搬家。这次离开和从前的短游不一样,白居易和湘灵都知道,此次一别,再见无期。在此期间,白居易写下一首吞声溅泪的《潜别离》: 
               
              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 
              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这次分别果然就是永诀,纵然心里仍然不舍,等待也已经让人绝望,白居易三十五岁写下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不仅仅是在悲人,更是悲己。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夏,已经三十七岁的白居易与杨氏家族一位小姐完婚。但湘灵的身影依然在萦绕,甚至是一场夜雨,都会让他想起故乡那等了他多年的女子: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白居易的仕途一直顺利,元和二年,拜为翰林学士,翌年为左拾遗。元和八年,又官拜左赞善大夫,辅佐东宫太子。但他写下的很多伤民病痛、指斥时弊的讽喻诗也得罪了不少权贵。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因为上疏请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被宰相张弘靖、韦贯之斥为越职言事,并把他贬为江州刺史。就在白居易前往江州的路上,中书舍人王涯又追奏白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遂追诏再贬为江州司马。 
               
              江州(今江西九江)当年是远离京畿的荒凉之地, 而“司马”不过是个闲职,一般都是用来安置遭贬的官员,这对白居易来说是很沉重的打击,他在给好友元缜的信里写道:“浔阳腊月,江风苦寒,岁暮鲜欢,夜无长睡。”内心的凄凉与失落由此可见。白居易被贬谪后,妻子杨氏不辞辛苦千里迢迢的跟随而来,她悉心照料失意的丈夫和年幼的女儿,昔日的名门小姐甘做终日操劳的主妇,这让白居易始终对妻子心存感激: 
               
              白发方兴叹,青娥亦伴愁。寒衣补灯下,小女戏床头。 
              暗澹屏帷故,凄凉枕席秋。贫中有等级,犹胜嫁黔娄。 
               
              江州的初夏潮湿多雨,一个难得的晴天里,白居易整理出一些服装器物拿到庭院中晾晒,忽然间他发现了当年湘灵为他做的那双鞋子,他把它们从苻离带到长安,又从长安带到了江州。这时,离开家乡,离开湘灵已经十多年了,握着已经开始褪色的鞋子,白居易唏嘘许久。他辜负了收下这双鞋子时对她的诺言,他亏欠她的,此生难还。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 
              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 
              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 
              今朝一惆怅,反覆看未已。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 
              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况经梅雨来,色黯花草死。 
               
              年轻的诗人曾对湘灵说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回首遥望,千里之外的家乡依然山明水秀,回念旧情,却不知昔日邻家女儿今何在了。


            15楼2008-03-13 15:46
            回复
              17:碧血三则 
                 
                (1)半件血衣 
                 
                  明朝江西南安人萧某,自幼失去双亲,寄居在叔父家中,成年后娶陈氏为妻。萧某的叔父残暴狠毒,动辄辱骂他们夫妇,甚至打算把他们俩卖掉,来减少家中口粮。有一次故意寻事用斧子砍向萧某,萧某左臂受了重伤,鲜血染红了衣裳。萧某知道叔父再不能容他,打算逃往他乡。临别时,他把那件血衣分为两半,与已经有七个月身孕的妻子各保存一半,留作他日重逢的凭信。 
                 
                  萧某离家以后,辗转流浪到湖北襄阳、江陵一带;以做木器为生,聊以糊口。他常思念妻子,想起叔父的暴虐,心头怨恨耿耿、不能释怀,但也不敢回家,一年年过去,思乡的念头渐渐淡了。萧某离家外逃后不久,妻子陈氏生下了个男孩,她每日辛苦劳作女红维持娘俩的生计,并毁坏面容以守贞节。萧子长大了,叔父依然暴虐如故,不许他进学堂读书,陈氏便亲自教儿子认字,萧子自己也好学,经常偷听邻家孩子的塾师讲课。萧子多年勤奋努力,甘于苦读,二十一岁由地方长官推荐参加进士考,考中后成为某县县令。明世宗嘉靖十三年,萧子升任为湖北布政使参议,出镇江陵,母亲陈氏也一同前往,住在府中。 
                 
                萧子每每想起离家出走的父亲便心怀悲戚,甚至想辞掉官职云游各地寻找父亲的下落。这年夏季的一天,母亲陈氏隔着帘子看到一位木匠在堂下赤膊干活,臂膀上有陈年的疤痕。陈氏心生疑惑,忙叫童仆去问工匠是哪里人。工匠说是南安,并讲述了多年前遭叔父凌虐,被迫丢下妻子离家出逃的往事。陈氏听说后,便亲自去问他:“汝血袽何在?”工匠大吃一惊,问道:“太夫人何由知?”陈氏便回屋把自己保存的半件血衣拿了出来,工匠也取来自己的一半,两件合而为一。夫妻由此相认,回想多年的委屈,不由相抱恸哭。陈氏派人把儿子叫来,对他说:“匠,汝父也。”儿子马上跪拜在父亲膝下,并摆家宴庆祝一家团圆,城中百姓听说后也都为之感慨欢欣。 
                 
                萧某在叔父的淫威下成长,自幼形成了畏惧的心理,缺乏心力、不敢反抗也在情理之中。只是既然决定离家逃亡,大可以带上妻子同逃,以手艺自给温饱,抚养孩子也不是件难事,何以留妻儿继续受难,竟自离开、飘零异乡。靠儿子挣扎上行、出人头地才在暮年得以与妻子相认,如果儿子也和他一样唯唯诺诺过活一生,岂不是夫妻永无再见的一天?所幸,一家人团聚的喜庆掩盖了时间的悲凉。
              (2)刺血寄诗 
                 
                明代丘谦之是湖北麻城人,二十二岁中进士后,被授四川富顺知县,因政绩斐然又被升为户部郎中。万历四年(1576年),调任为广东潮州知府。赴任途中经过湖北江夏(今武汉),在一次官方宴会上,遇到了能诗文、善琴画的营妓呼文如,两人一见倾心,许下终身。 
                   
                丘谦之还要赴任,两人喝酒作别时都伤心落泪,丘谦之赋别道“回思往事怨蹉跎,复有新愁奈若何。清梦不缘神女苦,小词难得雪儿歌。隔窗雨逐流苏堕,落叶飞随翠簟多。若问此时留别意,双星七夕在银河。”呼文如口占“悲歌当哭有余悲,今夕同君醉始知。却倚胡床禁不得,一时双泪堕金卮。”临别,呼文如依依不舍的送到武昌渡口看丘谦之的船扬帆远去,归来写下《别后》“别后江头夜雨凉,可怜憔悴谢红妆。腹中不有郎行路,那得车轮日转肠。”另有《寄丘生东粤》“郎马无凭似蟢蛛,也有游丝在路途。侬心好似春蚕茧,镇日牵丝不出庐。”借蛛丝、蚕丝一诉连绵不断的情思。 
                 
                丘谦之在给父母的信中表示要为呼文如赎身并娶她,恳请父母答应,父亲也是官员,他认为儿子和妓女相爱已经荒唐,居然还要娶回家中就更不能容忍了,因此非但不考虑丘谦之的心愿,反而通过官方给呼文如施压,要把她卖给一个商人。呼文如得知后,刺破手指,写下一首血诗寄给丘谦之: 
                 
                长门当日叹浮沉,一赋翻令帝宠深。 
                岂是黄金能买客?相如曾见白头吟。 
              


              20楼2008-03-13 15:49
              回复
                18:小端砚 
                   
                  曾春姑,是广东澄海(今紫金县)人。自幼父母双亡,不得不投靠婶母蓉娘生活,蓉娘是开画舫的娼家,因此春姑不幸在小小年纪就入了乐籍。她丰姿秾粹,如桃李初放,令满座生春。然而个性又强烈,每天早起梳洗完毕,就关起门来焚香,或临窗刺绣,不愿轻易见客人。有个米商慕名后,准备了一百两银子登门求见,春姑鄙夷其人,毁妆称病不见。米商离去之后,蓉娘责备她,春姑说:“抚育之恩,儿岂忘怀。容俟得当以报,无相迫也。”蓉娘无可奈何。此事之后,春姑的名声更大了,想和她交往的,摩肩接踵,但春姑全不中意。 
                   
                  乾隆二十七年(1762),江苏吴江举人金廷烈来到澄海任知县,他的侄儿金听涛也一同前来,就读于金山书院。金听涛文采出众,课余时和当地绅贤一同编撰澄海县志,但客居异乡日久,常感寂寞思乡。在听到春姑的名声后登门拜访,正值春姑午睡,他不由吟出梁简文帝萧纲《咏内人昼眠》诗中“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之句。春姑在幽梦中被诗声惊醒,倦眸斜注,觉得金听涛的神采不像庸流之辈,忙整妆起身,与他叙谈良久,情意顿洽,遂成燕婉。不久,金听涛要回家乡参加乡试,春姑赶到江边为他饯行,想到再难相见,不禁潸然泪下。金听涛取出自己平日用的一方小端砚,在砚底勒记二人情事后,送给春姑作为信物,并发誓说:“我苟富贵,携此而来,当不相负。”春姑把端砚珍藏起来,视如拱璧。 
                     
                  一年年过去,金听涛一直没有再来,春姑迫于生计,仍然在画舫上生活,当年的美人渐渐老去了。十年后,已经是内阁学士的金听涛来到到潮嘉地区主持考试。依据当时惯例,上级官员往来,要组织画舫歌舞助兴。春姑便随蓉娘到了清溪,听到学使大人姓名里居与金听涛相同,春姑便伏在篷底下偷看,果然正是风采依然的金听涛,春姑凄然对蓉娘说道:“是诚前度刘郎也。”这天晚上,蓉娘在船中摆设酒席,通过金听涛的幕僚沈静常,邀请金听涛赴宴。春姑特地穿上当年在江边送别时的衣服陪酒,可金听涛已经认不出她了,酒至酣处,春姑将端砚取出来放在盘子里承给金听涛。金听涛拿起砚台就着烛光一看,这才惊讶地问她:“尔岂昔年韩江曾氏春姑耶?”春姑伏舟大哭,伤心得说不一句话来,她等了十年的人认得砚台却不认识她了,她等空了,等得那么不值得。 
                   
                    羞愧窘迫下,金听涛携带砚台离开画舫,返回自己的船上,回念往事,也不由对砚潸然。他无颜再面对春姑,唯有拿出五百两银子托人送到画舫,以示对春姑的歉意和安慰,一起送给春姑的,还有两首诗: 
                   
                  含颦忆昔侍尊前,丽服靓妆似水仙。 
                    今日相逢卿老矣,不堪回首问当年。 
                   
                    不抱琵琶过别船,芳心与石一般坚。 
                    相思有证分明在,泪溃模糊满砚田。 
                   
                    砚台没有了,春姑知道自己的梦也该醒了,她把白银留给蓉娘,说:“儿不能复事贱役,聊借金公之惠,以报阿母恩。”之后不久,她与一位寒门秀才结缔,随他而去。


                22楼2008-03-13 15:50
                回复
                  第二天,冒辟疆在友人的劝说下,重返小楼向董小宛辞行,董小宛早已盛装打扮守在楼上眺望,冒辟疆的船刚一靠岸,她就疾步登上船来,冒辟疆对她说这就出发了,意外的是董小宛说她已经收拾了行装,随路相送一程权做饯行。这场相送,从浒关至梁溪、昆陵、阳羡、澄江,抵北固,一连送了二十七天,冒辟疆在这二十七天里每天都劝她回去。董小宛心意决绝,到了镇江,同登金山,董小宛突然指着滚滚江水发誓道:“妾此身如江水东下,断不复返吴门!”冒辟疆陡然色变,这不是他要的结局。他给陈圆圆的承诺不可能给董小宛,她没能给他初见陈圆圆时那种热烈的心动。 
                       
                    他对董小宛说了自己的难处:即将应考和父亲还在危疆,还有一点更为伤情,那是董家在苏州欠了大笔债务,他没法帮她还债。其实冒辟疆慷慨尚义,屡次捐出巨款赈济灾民,他不见得筹不出这笔钱来,而是根本无心。董小宛不敢再送下去,也不敢再哀肯什么,她掩面痛哭,哭到失声也挽不回什么,只有回去。冒辟疆长长舒了口气:“余虽怜姬,然得轻身归,如释重负”。 
                       
                     八月,第六次赴乡试的冒辟疆结束了首考,回到旅社,发现董小宛已经在等他了。她回苏州后就开始杜门茹素,忐忑地等着他的音信,始终没等到,索性买了条小船,带着个女仆一路寻来了,在江上为了躲避强盗,把船划入芦苇丛,待强盗散去,发现船舵损坏,不能前行,在苇丛中饿了三天才好不容易出来,到了南京,又怕打扰他的文思,特地等了两天,才敢出现在他面前。 
                       
                    冒辟疆的朋友们“无不高姬之识,惘姬之诚”,比冒辟疆还感动,他们设宴于桃叶水阁为董小宛洗尘,并祝他们早成良缘,酒酣耳热之际,冒辟疆打算在放榜后,为董小宛办理脱籍事宜。可惜这次他又落榜了,万念俱灰的冒辟疆日夜兼程赶往家乡,董小宛一路哭着跟随,不肯回去,到如皋城外,他连敷衍的心情都没有了“冷面铁心,与姬绝别,仍令姬返吴门”。 
                       
                    深秋时,董小宛托人带话说自己还穿着回苏州时那件薄纱衣,如果他不来,就一直这么穿下去,直到冻死。冒辟疆置若罔闻,他的朋友们都看不下去了,纷纷出钱出力,甚至惊动了钱谦益,他为董小宛还清了债务,办理了脱籍,在虎丘设宴为董小宛饯行,并买了船让她去如皋“寻夫”。冒辟疆接到钱益谦的信,知道了原委,感慨这件事情是“万斛心血所灌注而成也”,终于愿意纳董小宛为妾了,虽然“万斛心血”里没有他一丝心力。 
                       
                    二十岁的董小宛自此后“却管弦,洗尽铅华,精学女红”,努力地做一个合格的侍妾。她对全家上下,莫不恭敬有加,让冒辟疆的父母妻儿很快接纳了她。她刻苦地学习中馈“细考之食谱,四方郁厨中一种偶异,即加访求,而又以慧巧变化为之,莫不异妙。”她情愿自己的地位更卑微些 “而姬之侍左右,服劳承旨,较婢妇有加无以…必拱立坐隅,强之坐饮食,旋坐旋饮食,旋起执役,拱立如初。”她又是温和尽责的庶母“余每课两儿文,不称意,加夏楚,姬必督改之,改削成章,庄书以进,至夜不懈。”古人讲娶妾的理由之一是为“红袖添香夜读书”,实际上燃糠囊荧、凿壁映雪都可以读书,惟独“红袖添香”读不了书,可董小宛偏偏做到了,用她一笔好字“终日佐余稽查抄写,细心商订,永日终使,相对忘言。阅诗无所不解,而又出慧解以解之。” 
                       
                    这是改朝换代乱世,容不得多少安稳,明清鼎革这一年,几乎所有的时间,冒辟疆都在率全家逃难,他自言“一手扶老母,一手曳荆人”,对董小宛做的只有大声呵斥,命她快点跟上,董小宛于是跌倒了又爬起来踉踉跄跄跟了一路,事后还对冒辟疆说,大难临头他先顾及别人是对的,自己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逃难途中冒辟疆患病,“此百五十日,姬仅卷一破席,横陈榻旁。寒则拥抱,热则披拂,痛则抚摸,或枕其身,或卫其足,或欠身起伏,为之左右翼。”董小宛辛苦侍疾、无微不至,最后变得面色蜡黄,骨瘦如柴。病中人易狂燥,冒辟疆经常无故打骂小宛,小宛“惟跪立我前,温慰曲说,以求我之破颜”,说“竭我心力,以殉夫子”。最后在小宛不眠不休的照顾下转安。 
                  


                  27楼2008-03-13 15:52
                  回复
                    闺中颇亦异恒情,眼底枯荣了不惊。 
                      翻喜狂奴去官早,朝官卸后一身轻。 
                       
                      咸丰八年(1858年)春天,一家人南归,定居苏州。后来又因躲避太平天国战火,辗转北上,四处流寓,六年后才重又回到苏州。俞樾应聘主讲于苏州紫阳书院,从此开始了潜心教育、专治经学的生涯。多年的漂泊辛苦让文玉很快衰老,才四十八岁的人就开始掉牙了,俞樾默默收起文玉那颗牙齿,他不想她再为他受苦了。 
                       
                      第二年正月,俞樾应聘去杭州主讲于诂经精舍,并兼管浙江书局。自此往返于苏杭之间。这年九月,他带文玉来到杭州,授课之余,夫妻游览了杭州各处名胜古迹。有一次,他们去灵隐寺烧完香,又游览了对面飞来峰,在冷泉亭休息时,看到董其昌题写的楹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不由对道“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并请文玉也对一联,文玉想了一下,说“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后来他写信告诉女儿绣孙这件趣事,绣孙回信中也对一“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并注释道“禹,治水也;项,项羽也,此公力拔山后方可飞来。”俞樾赞叹不已。 
                       
                      有一天晚上,俞樾和文玉正倚楼欣赏西湖夜景,俞樾忽然动念要荡舟湖中去看月亮,于是立刻找船划入西湖,明月当空,看湖上烟波浩淼间两三渔火忽明忽暗,令人心醉神迷,时光仿佛停住,整个世界只有执手对坐的他与她…… 
                       
                      《瑶华慢.十月十日与内子坐小舟泛西湖看月》 
                      风清月白,如此良宵,算人生有几。扁舟一叶,云水外,摇过湖心亭子。 
                      橹声轧轧,把鸥鹭,联翩惊起。隔幕烟回望红窗,认得读书灯是。 
                      天边何处琼楼,叹一落红尘,光景弹指。今宵明月,应笑我,换了鬓青眉翠。 
                      嫦娥休妒,让我辈,人间游戏。倚绮窗共玩冰轮,约略前生犹记。 
                       
                      同治十三年(1874年),俞樾在西湖附近买下一块地皮,准备盖一所属于他和文玉的房子,他们成家三十多年了,一直在各地租屋居住,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家。次年四月,房子盖好了,自南而北共五进三十多间房,客厅悬挂曾国藩手书的 “春在堂”,取自当年的“花落春仍在”, 卧室取名为“茶香室”,还有一个小小的花园,取名“曲园”,天地虽小,但有廊有亭,花木扶疏,夫妻俩置身其中,回想起当年文玉说过的“吾终当与君创造一好家居耳。”不由感慨万千。 
                       
                      晚来的幸福没有持续几年,光绪五年(1879年)春天,文玉病倒了,医药无计,她让远方的儿女回来,并对俞樾道别:“吾不起矣,君亦暮年,善自保重。”之后,很快进入昏迷状态,稍有清醒,她就会叫俞樾的名字。有一天,俞樾看她睡下,就到隔壁房中稍稍休息,忽然,他听到文玉在叫:“荫甫…荫甫…”,他赶紧走到她床前,文玉依依不舍地看着他,伸手握住他的手,忽然又一下放开了。 
                       
                      俞樾将文玉葬在杭州右台山下,并在墓侧留出自己的空穴,过了不久,他又决定在墓侧筑室而居,这样就可以与文玉日夜相守,房子建好后,他取名为“右台仙馆”,卧室仍叫“茶香室”,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自己百年后会与文玉一起变成右台山的土地公和土地婆。 
                       
                      他长时间在右台仙馆居住,以至于曲园变得荒芜,偶然返回看到满目苍凉也觉得不忍,“余与姚夫人四十年伉俪,虽未足比美古人,亦庶居其万一。自夫人亡,而余久不至曲园,几于芜废。追惟畴曩,为之凄然”。光绪七年(1881年),六十一岁的俞樾也开始掉牙了,他把落齿与那颗珍藏了多年的文玉的牙齿收到一起。第二年,他又把这两枚牙齿一同埋在俞楼后面,取名为“双齿冢” ,在《双齿冢志铭》中写道:“内子姚夫人遗有堕齿一,藏之至今,十有五年矣。余去年亦堕一齿,乃合而厝之俞楼之后,文石亭之前”。又作《双齿冢诗》 
                       
                      他日好留蓬颗在,当年同咬菜根来。 
                      残齿零落存无几,尽拟相从到右台。 
                       
                      俞樾在右台仙馆设了他和文玉的神位并列供奉,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死了,自题“曾闻古有归真室;已视身如不系船。”八十大寿时,他又在春在堂题下:“小圃如弓,竹林前一曲,柳阴后一曲;浮生若梦,登第五十年,成婚六十年。”因为他认为死了二十年的文玉还活着。惓惓深情,不会因为死改变,只会随死永恒。明冯梦龙在《情史》中说“人,生死于情者也;情,不生死于人者也。人生,而情能死之;人死,而情又能生之。即令形不复生,而情终不死。”


                    30楼2008-03-13 15:52
                    回复
                      23:眼泪 
                         
                         宋人张君房《丽情集》中记载成都官妓灼灼,善柘枝舞、能歌水调,在一次宴会上与御史裴质一见如故。裴质奉诏还朝后,灼灼每遣人“以软红绢聚红泪为寄。”想念一个人是随时随地、忽然而至的心情,眼泪会突然夺眶,不会特地去用一方帕子染满相思,再让对方知道,这个故事旖旎伤感,但决不是思念的常态。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人惜别,一别之后,常常是三年五载、甚至遥遥无期。是情是景会让送别的人不由倾泪,或如白居易《离别难》“绿杨陌上送行人,马去车回一望尘。不觉别时红泪尽,归来无泪可沾巾”的真挚热烈;或如黄仲则《别意》“别无相赠言,沉吟背灯立。半响不抬头,罗衣泪沾湿。”的含蓄深沉。一样的无可挽留,一样洒不尽的离泪。 
                         
                         眼泪无形,涌于胸襟,便成了信物,周邦彦《点绛唇》“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徐伸《二郎神》“别时泪滴,罗衣犹凝。”史达祖《夜合花》“轻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尤令人伤感的是唐朝陈子良的《送别》“落叶聚还散,征禽去不归。以我穷途泣,沾君出塞衣。”出塞的悲歌恒古未变,世代多士,恋恋于斯,一千多年后,清朝诗人董以宁的依然在书写《闺怨》: 
                         
                         流苏空系合欢床,夫婿长征客断肠。 
                         留得当时临别泪,经年不忍浣衣裳。 
                         
                         年复一年,离人不归,送别时沾满离泪的衣裳一回回地拿出来翻看,也许衣服上的泪从未干过,“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只要人还活着,出门的人漂泊万里终要归家,出塞的人也终有一天会还乡,即便满身是伤也要回来,因为不忍让人等空。也许终于等空,或者等的人再也没回来,或者没能等到人回来,碧落黄泉,再也不见。如果知道那场依依不舍的送别就是诀别,会不会拼了性命也要把人留下? 
                         
                         有这么个关于眼泪的唐人传奇:秀才许至雍和妻子感情很深,也许因此应了“情深不寿”吧,妻子很年轻亡故了,许至雍非常伤心,很多年都缓不过来。每逢风清月明的夜晚,筵席散尽笙歌停歇后,他常常会暗自啜泣、悲叹不已。 
                         
                        有一年中秋,许至雍独自在庭院里对月抚琴,不知不觉中过了很久,忽然,听到帘屏后面有人在叹气,他不由问道:“谁人至此?必有异也。”良久,才听到人回话,竟是亡妻的声音,她说:“若欲得相见,遇赵十四。莫惜三贯六百钱。”许至雍大惊,连忙起身,却什么都没见到,从此后,他常琢磨妻子留下的那句话,却不知道赵十四是什么人。 
                         
                        几年以后,许至雍闲游到苏州。当时正好是初春,十几个少年穿着女装,乘坐画舫,去拜谒吴太伯庙。许至雍好奇地问旁人,他们是什么人,为什么穿成这样。对方说,城中有个叫赵十四的术士,法术高深,为当地人所崇敬,这些人都是赵十四的晚辈,许至雍接着问赵十四最擅长的法术是什么,对方回答是招魂术。这时,许致雍醒悟到这正应了妻子留下的话。 
                         
                        第二天一早,许至雍去寻访赵十四,对他讲述了自己的来历,恳求赵十四能成全他们夫妻见上一面。赵十四被许至雍的一番陈情感动,许诺将尽力而为。他计算了费用,正好是许妻所说的三贯六百钱。随即,赵十四选择良辰吉日,在许至雍的住所开始设祭做法,到三更天时,许妻的灵魂来到院子里,赵十四听到脚步声便问是否许秀才的夫人,许妻叹息着说是。赵十四说:“以秀才诚意恳切,故敢相迎,夫人无怪也。请夫人入堂中。” 
                         
                        随后,像是有人给掀开帘子,许妻从外面走了进来。淡服薄妆,一如生前的摸样,她拜过赵十四后,徐步走进堂内,面朝西而坐。许至雍泪如雨下,呜咽着问“君行若此,无枉横否?”妻子说:“此皆命也,安有枉横。”接着,她问到孩子们、以及亲人邻里的状况,夫妇间反复絮语,说了几十句话。许至雍问她,人间崇尚佛经,并称之为功德,阴间是不是也有,妻子说有。许至雍又问阴间祭祀最看重什么,妻子说春秋祭奠的东西阴间没有得不到的,然而最重要的却是稀粥,赵十四招人把稀粥送来,许妻连连喝了很多。许至雍又问要不要给她再做功德超度,妻子说:“某平生无恶,岂有罪乎?足下前与为者,亦已尽得。”又过了些时候,赵十四提醒道:“夫人可去矣,恐多时即有谴谪。” 
                         
                         于是,妻子走出房门,许至雍连忙跟出来,泣涕道:“愿惠一物,可以为记。”妻子也哭着说:“幽冥唯有泪可以传于人代。君有衣服,可投一事于地。”许至雍脱下身上的汗衫,放到地上。妻子拿起来,挂在院中树上,用汗衫蒙住自己的脸大哭起来,良久方停,然后,她挥手与丈夫作别,消失在空中。许至雍从树枝上取下汗衫一看,妻子留在上面的泪痕竟化成了斑斑血渍。 
                         
                         夫妻凭了什么白头到老?是一朝一夕、一饭一蔬、年复一年的琐碎平淡,如同静水无波,只有横遭离丧,才会被人看到水下的暗流汹涌。古人多为此怅惘,叹惋白骨成尘、余缘未尽,才杜撰出无数幽明相会的故事。纪晓岚《槐西杂志》中写广府一个官员,妻子已经死了十九年,一晚,亡妻在灯下现形说:“自到黄泉,无时不忆,尚冀君百年之后,得一相见。不意今配入转轮,从此茫茫万古,无复会期。故冒冥司之禁,赂监送者来一取别耳。”丈夫听后,骇痛万分,刚想说话,妻子的魂魄就被一股旋风卷走了,隐隐中还传来她的哭声。于是他来庙里施舍设斋,为亡妻祈求来世福。 
                         
                         仅仅祈求来世福吗?或许也祈求了来世的姻缘。清道光年间浙江钱塘秀才蒋坦曾作《秋灯琐忆》来记述他与妻子秋芙的日常生活,用看似轻描淡写的文字道出一对夫妻的淡远情长,他这样憧憬两人以后的生活:“数年而后,当与秋芙结庐华坞河渚间,夕梵晨钟,忏除慧业。花开之日,当并见弥陀,听无生之法。即或再堕人天,亦愿世世永为夫妇。明日为如来潘涅盘日,当持此誓,证明佛前。”珍惜今世,又许下来世,如同每一对深情的夫妻。就在蒋坦写下《秋灯琐忆》后不久,秋芙即病故,而蒋坦数年后也不幸死于战乱。灾难会湮灭一切幸福,罄尽全力、倾尽眼泪也留不下什么。 
                         
                         幽冥的传说流传几千年,是因为世世代代生者们的不愿破、不愿醒,甚至现代也是如此。与其说是逝者落泪,不如说是生者的不甘;与其冀望来世的幸福,不如珍惜当下吧!


                      33楼2008-03-13 15:52
                      回复
                        全文完

                        还有几个故事发不上来...baidu不让发...

                        全文来自:http://tieba.baidu.com/f?kz=233243593


                        35楼2008-03-13 15:54
                        回复
                          = =


                          36楼2008-03-13 18:43
                          回复
                            - -


                            37楼2008-03-13 19:02
                            回复
                              • 121.33.58.*
                              问世间情是何物?


                              38楼2008-03-18 15: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