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长年在外,已经五年没有“当闹”了,犹记得几年前的庙会,人山人海,马路两边和中间全是卖小吃,衣服、玩具的摊子,人从中间过,可能是那时候小,身体矮,才觉得分外的挤。还记得,有卖糖葫芦的,偶尔卖出一两串,但印象中总记得他们在不停的给小孩子或大人找钱给人感觉就是生意很好,不像新疆来的卖糕点和葡萄干的,一整车的糕点只卖出去一小块,虽然看着很好吃,但我知道很贵,所以从不去问,那个老板也呆板,从不叫喊,只靠头上那顶新疆特色帽子吸引眼球。售麻辣烫的小车这里一辆那里一辆,前面挤的全是小孩,个个拿着小棍,悉悉索索,辣的嘴唇通红。我总会站在那些卖哈密瓜的老板面前凝望许久,他们切瓜的术真是炉火纯青,三下两下就把整个分成几片,然后串上木棍,便卖两块钱一块,吃上一块,确实香甜爽口,回味良久。喊得最大声的还是要属卖袜子的了,他们把凳子放在摊子上,然后拿上一把20公分长的水果刀和一只袜子站上去,胸前在挂上脸盆,喊之前脸盆底下敲上两下,十米开外都听见了,向他望去袜子一端咬在嘴里,一端死抓在手上,之后便拿刀不停的在袜子上划上划下,嘶嘶的声音好像理发之后刮胡刀的磨刀声,划上一会便开始喊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