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皆有道、皆有德,读书也可养气调神。
所谓“诵”很有讲究,先要默记于心一字不差,然后在心朗声念诵,却不要开口发声。不发声又怎能朗声?此时要精神专注,一字字认真默诵,就和平常的大声朗读一样,只是唇齿不动不真的出声,但每一字诵出在脑海仿佛有回音。
也可以跨步行桩之法,配合呼吸与全身的劲力运行,边走边诵,要意念浑厚、字字清楚、诵出音节抑扬的流畅感与节奏感。
“行者既觉知魔事,即当却之。却法有二:一者修止却之。凡见一切外诸恶魔境,悉知虚诳,不忧不怖,亦不取不舍,妄计分别,息心寂然,彼自当灭。二者修观却之。若见如上所说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当反观能见之心,不见处所,彼何所恼,如是观时,寻当灭谢。若迟迟不去,但当正心,勿生惧想,不惜躯命,正念不动,知魔界如即佛界如,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如是了知,则魔界无所舍,佛界无所取,佛法自当前,魔界自然消灭。
复次,若见魔境不谢,不须生忧;若见谢灭,亦勿生喜。所以者何?
未曾见有人坐禅,见魔化作虎狼来食人,亦未曾见魔化作男女来为夫妇。当其幻化,愚人不了,心生惊怖、及起贪著,因是心乱,失定发狂,自致其患,皆是行人无智受患,非魔所为。若诸魔境恼乱行人、或经年月不去,但当端心正念坚固,不惜身命,莫怀忧惧。当诵大乘方等诸经治魔咒,默念诵之,存念三宝。若出禅定,亦当诵咒自防,忏悔惭愧、及诵波罗提木叉。邪不干正,久久自灭。魔事众多,说不可尽,善须识之。
是故初心行人,必须亲近善知识,为有如此等难事。是魔入人心,能令行者心神狂乱,或喜或忧,因是成患致死;或时令得诸邪禅定、智慧、神通、陀罗尼,说法教化,人皆信伏,后即坏人出世善事。及破坏正法。如是等诸异非一,说不可尽,今略示其要,为令行人于坐禅中,不妄受诸境界。取要言之,若欲遣邪归正,当观诸法实相,善修止观,无邪不破。故释论云:除诸法实相,其余一切皆是魔事。如偈说:若分别忆想,即是魔罗网。不动不分别,是则为法印。”(注:此段出自《修止观坐禅法要》,原书较长,只是节录。)
所谓“诵”很有讲究,先要默记于心一字不差,然后在心朗声念诵,却不要开口发声。不发声又怎能朗声?此时要精神专注,一字字认真默诵,就和平常的大声朗读一样,只是唇齿不动不真的出声,但每一字诵出在脑海仿佛有回音。
也可以跨步行桩之法,配合呼吸与全身的劲力运行,边走边诵,要意念浑厚、字字清楚、诵出音节抑扬的流畅感与节奏感。
“行者既觉知魔事,即当却之。却法有二:一者修止却之。凡见一切外诸恶魔境,悉知虚诳,不忧不怖,亦不取不舍,妄计分别,息心寂然,彼自当灭。二者修观却之。若见如上所说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当反观能见之心,不见处所,彼何所恼,如是观时,寻当灭谢。若迟迟不去,但当正心,勿生惧想,不惜躯命,正念不动,知魔界如即佛界如,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如是了知,则魔界无所舍,佛界无所取,佛法自当前,魔界自然消灭。
复次,若见魔境不谢,不须生忧;若见谢灭,亦勿生喜。所以者何?
未曾见有人坐禅,见魔化作虎狼来食人,亦未曾见魔化作男女来为夫妇。当其幻化,愚人不了,心生惊怖、及起贪著,因是心乱,失定发狂,自致其患,皆是行人无智受患,非魔所为。若诸魔境恼乱行人、或经年月不去,但当端心正念坚固,不惜身命,莫怀忧惧。当诵大乘方等诸经治魔咒,默念诵之,存念三宝。若出禅定,亦当诵咒自防,忏悔惭愧、及诵波罗提木叉。邪不干正,久久自灭。魔事众多,说不可尽,善须识之。
是故初心行人,必须亲近善知识,为有如此等难事。是魔入人心,能令行者心神狂乱,或喜或忧,因是成患致死;或时令得诸邪禅定、智慧、神通、陀罗尼,说法教化,人皆信伏,后即坏人出世善事。及破坏正法。如是等诸异非一,说不可尽,今略示其要,为令行人于坐禅中,不妄受诸境界。取要言之,若欲遣邪归正,当观诸法实相,善修止观,无邪不破。故释论云:除诸法实相,其余一切皆是魔事。如偈说:若分别忆想,即是魔罗网。不动不分别,是则为法印。”(注:此段出自《修止观坐禅法要》,原书较长,只是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