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难道五蕴是“没有”吗?若是没五蕴,那就没有色受想行识,那就没有感觉、没有思维、没有一切反应。那个菩萨难道是石头?这不是在搞笑吗?难道修行就要要你把自己修成一个没有五蕴的死石头?那还不如赶紧找块豆腐来,把自己拍死算了,那死尸就“五蕴皆没有了”。
“空性”既是“自性空”。粗劣的讲、表面的讲、用大家听得懂的话来讲、从对应物的角度上说。既是万法的自性非必然如此、既是非必定如此、既是非唯有如此,既是非坚固、既是非恒定;从能力的角度上讲,既是能重组、既是能改变、既是能超越、既是能生生不息!空性是要告诉你,任意一种,记住是任意一种,五蕴运作模式,都是非必然的,都是能重组的;都是非必定如此的,都是能超越的;都是非唯有如此,都是能生生不息。此种五蕴运作模式非必然,彼种也非必然!第三种也非必然,第四种还是非必然,乃至种种都非必然恒定,非不可变化!都可重组;所以五蕴自性本空。
空性是万法成立的根基,譬如“一堆要素”的非必然性、可重组、暗含无量可能的,所以才能化物。若“一堆要素”自性不空,则“一堆要素”有必然性,是恒定不可变,乃绝对不能重组,则“一堆要素”永远是“一堆要素”不可能变成物!
万法是已经显现出来的空性。譬如“一堆要素”非必然恒定、可重组、暗含无量可能,某个物就是已经展现出来的“无量可能”中的一个!空性万法本自不二,需知空性是“一法印”。而“一法印,是从“三法印,演化而来。三法印者: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这是从“有”的角度,从“存在”的角度来讲的。从“存在”的不断变化、可以变化、必定变化去论述的。而“一法印”的空性则是从“无”的角度去论述的,从那个非“存在”却又包含着无量无边种“存在”的“无”上讲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亦是玄牝之门,生生不息之门。
庸俗者不知真实意,不察相续真实相,遇“无”就以为“什么都没有”;遇“空”就当作“啥也不是”把“散灭相”当作“无”此是断灭见,非空性见,此是恶取见,非行看见。宁取“有”见如须弥山,不可取“断灭”见如芥子许。“有”见者,固化于某种模式上不得解脱,因缘变化六道轮回不能得脱。但“有”中毕竟还有“无”,还有无量无边的可能性,只是未展现出来而已。总算还有些机会。一旦以为修行书籍中的“无空”是“什么都没有”,当即落入断灭见,落入恶取见,落入斜行见。落入枯木见、落入铁围见、犹如黑邃见、犹如无日月光见、犹如极无间大地狱见。不行则已,一行说祸害、道祸害,祸害来时要纳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