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官兵卫吧 关注:4,513贴子:11,691
  • 20回复贴,共1

简述说黑田军与明军的稷山之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597年10月16日(阴历九月初六),麻贵派遣其副将解生,与游击牛伯英、杨登山、颇贵率领两千人,南下赴水原迎敌。杨镐、麻贵率大军至水原下寨。朝鲜也派督体察使遣李元翼率兵由鸟岭出忠清道,扼守清州之路,掩护明军左翼。
果然不出明军所料,夺下全州后,黑田长政 军团5000人北上,准备夺取 汉城。9月7日清晨,黑田军前锋进至稷山,正欲翻越间,忽然一声炮响,从正前方,与两侧高山上杀下无数明军。日军大骇,慌乱间仓猝迎敌。稷山之战打响。明军的大炮居高临下占了极大的便宜,日军先锋人少,又毫无防备,顷刻间便被明军分割包围。
前锋一打响 日军大营的 黑田长政 又惊又怕,急速命令 后藤基次 领兵救援,等到 后藤基次 赶到只见明军正围着 黑田图书助 的数百人,前后冲杀。眼看 黑田军 前锋就要全军覆没了。后藤基次连忙冲入明军阵中,与前锋部队汇合,奋力救出 黑田图书助 等人,明军见日军后援赶来不明底细也不再战,双方草草收兵。决定第二天决战。
九月八日拂晓,决战展开双方摆开阵势,日军铁炮队先声夺人,率先进攻,“贼兵齐发,张鹤翼以进,白刃交挥,杀气连天,奇形异状,惊惑人眼”明军以战车为屏障,其后枪、盾兵,以鸟铳制敌,当冲锋的日军刚靠近明军阵型,准备好的大炮、弓弩齐发而出,火炮、弓弩一直是明军最得意的远程装备,而且可以做到“源源不断,循环不止”。
“应炮突起,铁鞭之下,贼不措手,合战未己,贼兵败遁”。——取自《乱中杂记》,这里的铁鞭并不是传统的铁鞭,而是“雷火鞭”,初看这个武器我一直不得要领,后来才明白类似“魔术弹”一样的武器:内置铅子,火药点燃后从空中飞下一打一大片。
但黑田军竭力顽抗,冲锋队居然还冲破了明军的前军造成了混战,威势竟一度压过了明军,这时明朝的骑兵从其两侧突袭而来在平原上步兵遭受到骑兵的突击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悲哀,而且更要命的是这是一群擅长骑射的骑兵,几拨箭雨后还能站着的日本兵噩梦还没结束,最后的穿插突袭为稽山之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李昖在和 麻贵 谈话中提到了这个问题:
上曰:“大人与倭相较形势难易如何?”
麻贵曰:“倭性甚狞,虽前锋杀死而后不退。俺时年五十五,身经几百战矣。各种诸夷无不试者,而无如倭奴之狞狠也。然以铁骑弛突蹂躏,则不能自勇矣”。
“李益乔、刘遇节引兵骤至,并力协攻良久,贼始大败退去”黑田长政虽然亲自督战,亦败,无奈之下,只得随着败兵一道向木川、清州方向退去。考虑到稷山以南多为山区,不利骑兵行动,而 明军 经过两日激战,精疲力尽,再加上 毛利秀元 的三万大军已经逼近稷山,麻贵下达了北撤的命令。当天晚上,解生 即率全军离开稷山回师水原。并未远退的 黑田长政部 随后开进了空无一人的稷山城。
再来谈谈交战双方的损失情况。:根据《万历实录》、《两朝平攘录》的记载“交战良久,倭人中箭被棍死者几至五六百,斩级三十颗”,(注意中箭两个字,这说明明军远程所用的武器主要是弓与弩),又据明军在清州俘虏的 毛利家 士卒供称:“将欲进犯王京,到稷山地为天兵所杀死五百余名,千把总死者二十余人”。综合各种材料来看,在稷山战死的日军有六百多人。关于明军的损失在《万历三大征考》中记录的也很明确:损失二百人。


IP属地:四川1楼2014-11-09 11:57回复
    那时日本人摆明打不过中国人的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11-10 08:05
    回复
      2025-05-12 20:09:34
      广告


      4楼2014-11-10 16:12
      回复

        看懂了吗?


        7楼2014-12-21 12: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