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朋友中肯地与我探讨石头的音乐,他说如果拿文学作比喻,石头就是音乐家中的李渔。论才情,李渔有可能成为曹雪芹,但他终于没有成为曹雪芹,也远逊于曹雪芹。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的生活太安逸、太精致,未经历过曹雪芹那种家道中衰、大起大落的苦难,心灵未受过大震荡大折磨。磨难可以把艺术家推向内心,推向生命深处。艺术的残酷性常常表现在要求艺术家要吃尽苦头之后才能大彻大悟。如同孙悟空,必须经历炼丹炉的残酷,才有超凡脱俗的大本领。所以现在尽管石头有很大的创作量,但还达不到一个大师所应有的“质”。他的词曲乍听灵动而新鲜,但是总有种象牙塔的味道,想象的成分多于体验的哲思。
一开始,我被他说服了,或者说这也是我自己的感觉,我总觉得石头的人生历练太少,如同他的音乐一样,空灵却少了点地气。他是一个天才,但我希望他成为大师,而不仅仅是一个音乐精灵。然而在此后的几个夜晚,放空自己再去听石头的音乐,忽然有一种全新的体悟。
石头伴随着水,水可以把石头化作泥,也可以把石洗炼成玉。人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心理则是文化积淀的结果。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一个成长与升华的过程,但是石头的生命没有这个过程,他一来到人间,心灵就比普通人冷静、成熟,一开始就得道。率性之谓道。他的天性率真纯洁,直接入道得道,无师自通。在学校里教他的那些老师,与道无关,不算真师。他的音乐,天生放逐概念,只用生命的真性情感知世界,感知人间,其所感所悟,皆不同凡想,处处新鲜新奇,在中国文化史上,似乎唯有陶潜、慧能也属于不必思考而能明心见性的生命奇迹。
多数音乐人,甚至是多数中国人,都无法面对石头,因为他的精神境界太高,高到与世俗世界格格不入。一个被金钱与实用主义覆盖的国度,很难面对如此纯粹的诗性的生命。他只有春蚕吐丝般的纯粹功能,他纯粹到身上除了音乐,什么也没有。而世俗世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诗。生命的纯粹性与世俗永远是格格不入。所以,别人可以与石头交往,但是无法面对,一面对就会发现自身的鄙俗、世故与苍白。
有人用头脑创作,有人用心灵创作,而石头是用全部生命在创作。他是无意识的创作,即神的创作与灵感的创作。他不需要人为的刻意的努力,他的音乐完全是自然的无意识的涌流。他的音乐,跳脱家国社会,直接进入生命深处,抒写人性的大悲欢,叩问灵魂的大奥秘,呼唤心灵的大解放。在这种语境下,他不需要经历磨难、爱情和沧桑,便可以直接契入宇宙之道。
写到此处,不觉想笑:都说人生是一个悖论,我是,石头也是,爱石头的心,更是!
一开始,我被他说服了,或者说这也是我自己的感觉,我总觉得石头的人生历练太少,如同他的音乐一样,空灵却少了点地气。他是一个天才,但我希望他成为大师,而不仅仅是一个音乐精灵。然而在此后的几个夜晚,放空自己再去听石头的音乐,忽然有一种全新的体悟。
石头伴随着水,水可以把石头化作泥,也可以把石洗炼成玉。人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心理则是文化积淀的结果。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一个成长与升华的过程,但是石头的生命没有这个过程,他一来到人间,心灵就比普通人冷静、成熟,一开始就得道。率性之谓道。他的天性率真纯洁,直接入道得道,无师自通。在学校里教他的那些老师,与道无关,不算真师。他的音乐,天生放逐概念,只用生命的真性情感知世界,感知人间,其所感所悟,皆不同凡想,处处新鲜新奇,在中国文化史上,似乎唯有陶潜、慧能也属于不必思考而能明心见性的生命奇迹。
多数音乐人,甚至是多数中国人,都无法面对石头,因为他的精神境界太高,高到与世俗世界格格不入。一个被金钱与实用主义覆盖的国度,很难面对如此纯粹的诗性的生命。他只有春蚕吐丝般的纯粹功能,他纯粹到身上除了音乐,什么也没有。而世俗世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诗。生命的纯粹性与世俗永远是格格不入。所以,别人可以与石头交往,但是无法面对,一面对就会发现自身的鄙俗、世故与苍白。
有人用头脑创作,有人用心灵创作,而石头是用全部生命在创作。他是无意识的创作,即神的创作与灵感的创作。他不需要人为的刻意的努力,他的音乐完全是自然的无意识的涌流。他的音乐,跳脱家国社会,直接进入生命深处,抒写人性的大悲欢,叩问灵魂的大奥秘,呼唤心灵的大解放。在这种语境下,他不需要经历磨难、爱情和沧桑,便可以直接契入宇宙之道。
写到此处,不觉想笑:都说人生是一个悖论,我是,石头也是,爱石头的心,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