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仁均吧 关注:156贴子:498
  • 2回复贴,共1

韩仁均先生与少年时代的韩寒(另一版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内容大致,文字不同,不妨一看


1楼2008-03-17 00:11回复
    韩寒的父亲韩仁均,是上海市金山区《金山报》的编辑,母亲在金山区亭林镇就业劳动服务介绍所工作。韩寒令他们烦恼始于韩寒初二时,韩仁均在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证,让喜欢看书的儿子去借阅。可是韩寒看了几期《少年文艺》后,对爸爸说:“那些发表的文章,还没有我写得好哩。”“你不要口气比力气大,你写写看。”韩仁均不以为然。韩寒却着手写起短篇小说《弯弯的月亮》和《书店》,投寄给南京出版社的《少年文艺》,没想到“一炮打响”被采用了,分别刊登在1997年第七期和第九期上,拿到了几百元的稿费。 
    “爸爸,你儿子还行吧。”充满稚气的韩寒非常得意,随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又写几篇短篇小说,又被采用,还荣获“少年文艺奖”。 
    “好了,不要再写了,该好好考高中了。”韩仁均夫妇希望儿子能考上上海市重点中学,这样等于拿到了入大学的准考证。 
    “急什么,我一定能考进松江二中的。”韩寒根本没拿考高中当一回事,依然写作。韩寒不仅喜欢写作,也喜爱打篮球,踢足球,尤其是他具有长跑的天赋,5分钟就跑下了1500米,是金山罗星中学第一名。 
    “韩寒,你这样下去是不行的,重点高中考不上,今后上名牌大学就难了,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韩仁均的爱人是搞劳动服务介绍工作的,知道文凭在招工中的价值,为儿子前途着想,她不得不干涉儿子的爱好。可惜太迟了,上海市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为482分,而韩寒只考了468分,相差14分。“你看见了吧,相差14分,出钱都进不了松江二中,何况我们也出不起钱。”韩寒的母亲恨铁不成钢,数落儿子。韩寒灵机一动,想出妙计,果然了却了父母和自己的心愿,不花一分钱进入了松江二中。


    2楼2008-03-17 00:12
    回复
      三 
      1999年9月1日,原来高一一班的同学生为高二七班,而留级的韩寒却坐进了高一十班的课堂内。韩寒无所谓他反而问父母,一个写作的人学数理化有什么?用这不是在浪费生命吗!当编辑的韩仁均知道数理化迟早要丢掉的,但要考大学,拿文凭,就不能放弃数理化。 
      父母说归父母说,韩寒则另行一套,上数理化课干脆伏在桌子上打瞌睡或者看“闲书”。在韩寒眼里,留级、不及格都是“小节”,他寄希望于全国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再拿几个一等奖,也许会改变命运,作为“特招生”,进入北京大学——当年钱钟书数学不也才15分却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吗!韩寒我行我素,阅读更丰富了,课桌上又多《林语堂书话》、陈芫恪与中国文化》等书籍。1999年末,韩寒又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了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参加复赛的是篇《穿着棉袄洗澡》,文笔相当老到,思想相当深刻。韩寒在作文卷首写到:如果现在这个世界能够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韩寒得了二等奖。 
      韩寒在写作上收获颇丰,那是毫无疑问的,他不仅二次获奖,而且长篇小说《三重门》已经在作家出版社通过审稿,等待付印。可是,韩寒期中考试数理化三门课加起来只有80分,语文也只有60分,这样下去肯定又要留级了。 
      面对名声在外的韩寒,松江二中\校长特地为韩寒“开小灶”,指定老师教他,给了他一间单人宿舍,里面还有电话。韩寒享受如此待遇,也心存感激。然而,试了半个月,韩寒依然对数理化没有兴趣。 
      “爸爸,妈妈,不要浪费时间了,我退学吧,否则开除的话太难听了。”韩寒拿定了主意。“韩寒,是不是暂时休学一年,调整一下心态,一年后想学的话,也有个机会。”父母劝说儿子。韩寒也就答应了。经校方同意后,2000年4月4日,韩寒以写长篇小说的名义,办理了休学一年的手续。 
      韩仁均和爱人已经商量过了,他们准备为韩寒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儿子走到这一步,他们是不愿看到的,但既然已成定局,就只有尊重儿子的选择,尽父母的责任,分担韩寒的后顾之忧。


      4楼2008-03-17 00: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