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与信息技术基础(第一、二节)
1、信息(Information):是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2、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都是不同形式的数据。
语言的形成(第一次信息革命)
文字的创造(第二次信息革命)
3、信息革命 (信息传播 ) 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应用(第三次信息革命)
电报、电话的发明(第四次信息革命)
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第五次信息革命)
多媒体信息和网络化信息为特征(第六次信息革命)
4、信息化社会:在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社会中,信息、物质、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于生存发展的三大资源。
5、知识经济:第一册P4
6、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第一册P5
7、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应用、人工智能继续向着智能化、多媒体化、网络化的方向。
8、计算机网络:第一册P6
9、计算机的特点:第一册P7
10、计算机的发展:第一代:以电子管为特征(第一台计算机ENIAC以1946年在美国诞生) 第二代:以晶体管为特征,第三代: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特征,第四代: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管为特征。
l1、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①、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都可以用“0”、“l”来表示,每一个二进制数码“0”、“l”所占的数位构成了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称为位(bit),又称“比特”。8个二进制位组成的一个存储单元称为字节(Byte),简称B,是计量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还有KB、MB、GB(1KB=1024B、IMB=1024KB IGB=1024M)。
②、冯.诺依曼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程序和数据统一存储并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工作,这种结构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如下图。
1、信息(Information):是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2、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都是不同形式的数据。
语言的形成(第一次信息革命)
文字的创造(第二次信息革命)
3、信息革命 (信息传播 ) 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应用(第三次信息革命)
电报、电话的发明(第四次信息革命)
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第五次信息革命)
多媒体信息和网络化信息为特征(第六次信息革命)
4、信息化社会:在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社会中,信息、物质、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于生存发展的三大资源。
5、知识经济:第一册P4
6、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第一册P5
7、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应用、人工智能继续向着智能化、多媒体化、网络化的方向。
8、计算机网络:第一册P6
9、计算机的特点:第一册P7
10、计算机的发展:第一代:以电子管为特征(第一台计算机ENIAC以1946年在美国诞生) 第二代:以晶体管为特征,第三代: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特征,第四代: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管为特征。
l1、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①、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都可以用“0”、“l”来表示,每一个二进制数码“0”、“l”所占的数位构成了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称为位(bit),又称“比特”。8个二进制位组成的一个存储单元称为字节(Byte),简称B,是计量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还有KB、MB、GB(1KB=1024B、IMB=1024KB IGB=1024M)。
②、冯.诺依曼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程序和数据统一存储并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工作,这种结构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