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遂亮吧 关注:17贴子:475
  • 2回复贴,共1

做空趋势强化 基金20天减仓370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08年03月17日 03:20 第一财经日报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指南针上海证交所Topview分析系统昨日发布的截至3月12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基金席位整体近期对于沪市A股的做空趋势不断强化,近20个交易日(2月14日至3月12日)内净卖出沪市A股高达370.331亿元,其中买入1829.242亿元,卖出2199.574亿元。

  Topview数据同时显示,近5个交易日(3月6日到12日)内,基金席位净卖出沪市A股138.586亿元,其中买入441.853亿元,卖出580.440亿元。近10个交易日(2月27日至3月12日)内,基金席位净卖出沪市A股168.641亿元,其中买入900.839亿元,卖出1069.480亿元。近期相关口径的净卖出统计数据明显较前阶段为高,显示基金总体上随着大盘的不断破位下行,卖出力度反而有增无减。

  银行板块首当其冲被抛售

  近20日内基金席位净卖出量最大的板块是银行板块,共净卖出122.574亿元,其中买入275.816亿元,卖出398.390亿元。其次是钢铁冶炼板块,共净卖出80.931亿元,其中买入167.722亿元,卖出248.654亿元。在基金席位做空榜上名列第三的是证券保险板块,共净卖出79.255亿元,其中买入103.228亿元,卖出182.483亿元。近一个阶段的统计中,银行板块、钢铁冶炼板块频频位居基金做空榜前列,这一现象值得相关投资者跟踪关注。

  在银行板块中,近20日内遭到各基金席位抛售量最大的当属工商银行(5.56,-0.18,-3.14%,吧)(601398.SH),共净卖出37.824亿元,其中买入19.642亿元,卖出57.466亿元。其次近期饱受再融资预案困扰的浦发银行(32.62,0.18,0.55%,吧)(600000.SH),基金席位共净卖出37.350亿元,以微弱差距落后于工行,其中买入51.459亿元,卖出88.810亿元。基金抛售额名列第三的是同样有再融资传闻的华夏银行(14.84,0.27,1.85%,吧)(600015.SH),基金席位共净卖出23.971亿元,其中买入为11.474亿元,卖出35.444亿元。兴业银行(33.65,0.52,1.57%,吧)(601166.SH)和民生银行(11.94,-0.40,-3.24%,吧)(600016.SH)则分别有21.661亿元和9.721亿元的净买入,其余银行基本无净买入。

  钢铁冶炼板块的基金席位净卖出总量仅次于银行板块。其中遭到基金席位抛售量最大的依然是宝钢股份(13.01,-0.70,-5.11%,吧)(600019.SH),共净卖出17.819亿元,其中买入73.017亿元,卖出90.836亿元。其次是武钢股份(15.33,-1.04,-6.35%,吧)(600005.SH),基金共净卖出13.949亿元,其中买入67.312亿元,卖出81.261亿元。净抛售额名列第三的是酒钢宏兴(16.37,-1.65,-9.16%,吧)(600307.SH),基金席位共净卖出13.373亿元,其中买入为1.815亿元,卖出为15.187亿元。新钢股份(600782.SH)和包钢股份(6.41,-0.45,-6.56%,吧)(600010.SH)等则有极微量的净买入。
证券保险板块与银行板块“同病相怜”,位列基金做空榜第三。该板块中的中信证券(600030.SH)遭到基金席位最大量的抛售,共被净卖出63.328亿元,其中买入31.674亿元,卖出95.002亿元。其次是再融资方案规模之冠中国平安(601318.SH),共遭基金净卖出10.441亿元,其中买入39.125亿元,卖出49.566亿元。第三位是中国人寿(601628.SH),共被净卖出8.950亿元,其中买入21.413亿元,卖出30.362亿元。

  近5日的基金净卖出排行榜前三位名次与近20日的完全相同,首席是银行板块,共净卖出39.865亿元。其次是钢铁冶炼板块,共净卖出36.494亿元。在基金做空榜上名列第三的是证券保险板块,共净卖出19.824亿元。

  煤炭板块近5日净买入最多

  基金席位近20日内净买入最多的板块分别是普通有色板块、内外贸易板块和煤炭及炼焦板块。普通有色板块中基金净买入19.114亿元,其中买入44.177亿元,卖出25.063亿元。内外贸易板块基金净买入18.462亿元,其中买入44.057亿元,卖出25.595亿元。煤炭及炼焦板块基金净买入16.930亿元,其中买入127.331亿元,卖出110.400亿元。无论是买卖总数还是净值差异上,基金买入的力度与卖出的力度都不可同日而语。

  普通有色板块中,近20日基金净买入最多的个股依次为承德钒钛(600357.SH),净买入8.606亿元;江西铜业(600362.SH),净买入4.197亿元;南山铝业(600219.SH),净买入3.199亿元。

  内外贸易板块中,基金席位净买入最多的个股依次为辽宁成大(600739.SH),净买入15.488亿元;厦门国贸(600755.SH),净买入2.728亿元;建发股份(600153.SH),净买入2.205亿元。

  煤炭及炼焦板块中,基金席位净买入最多的个股依次为中国神华(601088.SH),净买入8.281亿元;中煤能源(601898.SH),净买入7.557亿元;平煤天安(601666.SH),净买入6.987亿元。

  近5日基金净买入排行榜则有不小的变化,煤炭及炼焦板块蹿升到了榜首,共净买入24.978亿元,这或许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何该板块近期表现持续强于大市,且近一周多来更有较明显逆市走强迹象。其次是土木工程板块,基金共净买入21.480亿元。名列第三的是白酒板块,基金共净买入4.828亿元。蔡臻欣




1楼2008-03-17 15:14回复
    • 211.94.77.*
    看上证《基金》周刊的一些感受(转) (2008-07-24 21:46:04) :看《基金》周刊的思索【伟臣看盘】 (2008-07-25)
     笔者翻看周一的上海证券报《基金》周刊,看到内容后的一些感受,在此记下来感想和众多投资者分享。。。。。
     翻看第一版,看到的是“二季度报披露完毕,基金底牌揭开”,翻看第二版,基金重仓股阵容开始“换血”,内容主要是大量基金在进入资源股,西山煤电,中国神华,盐湖钾肥等被大量增持,而宏达股份,中国国航,泛海建设等被大量减持,笔者得出的结论就是未来被减持的个股将会向上攀升,而被增持的个股将要不断下跌!原因有二:一是公募基金的研究能力笔者不敢苟同,目前资源股是热!可买股票是买未来,未来随着资源税的实行,资源股前景堪忧!二是国际原油进入下跌周期,航空股正是看好的时候,有色金属尤其是铅和锌孕育着上涨的机会,但基金经理竟然看不到这个未来的趋势,作出相反的操作,令人扼腕!
     看看第三版,“4760亿!偏股基金手持资金空前充沛”!截至6月30日手持的现金占到流通市值的8%左右,这个比例竟然达到了2005年下半年行情启动时的水平,可见公募基金看空已经到达了疯狂的地步!难道时代在倒退?由此不难得出结论,3300点以下的抛盘来自于公募基金,而目前他们在等待,在等市场跌至2000点附近再进场!做你们的大头梦吧!市场在2566点已经反转,这些公募基金管理者竟然还浑然不知,依据就是笔者根据波浪理论得出的结论!信不信由你!笔者在此预测这批踏空的资金将在4200点以上入市,到时市场的下跌又将无情的将其彻底套牢,谁现在看空最凶,谁就是最后的追涨者!
     看看第四版标题是“基金二季度巨亏4103亿”,对应上面的操作水平如此大的亏损便不足为奇了!其中357只基金只有18只基金在二季度收益为正,比率为5%,是不是比散户的操作水平还不如?这还没包含一季度的数字!面对如此惨淡的业绩,我想作为操作者的基金经理现在也许还坐在大班椅上悠闲自得的看着这篇博文,不但丝毫不会有任何脸红!可能还会讲此作者有问题!敢评说我们这些“资本精英?”
     真是笑死人!案头上放着巴菲特的著作,拿起电话谈的是如何快进快出!这就是笔者心目中的基金经理形象!
     中间的几版笔者也懒得看了,都是些风险提示的内容,最后一版照例是一篇基金经理的宣传资料!故作姿态的坐在那里显示出僵化的学究气息,面无表情的笑容显示着内心的冷漠!如此的心态会对广大基民的血汗钱负责吗?令人怀疑!看看文中的观点,又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选股思路的纠缠!毫无新意!选股的思路也是狭窄加主观!笔者认为上涨不论在牛市,熊市并无分别,其内在原因反应的是投资者对未来的一种预期!而该基金经理又是普通的选股思路-----“对于重点上市公司,我会高度重视未来3-5年的成长情况,没有预期,我们不会参加!”唉!连六七个月的未来都预测不出的基金经理,还要预测未来3-5年的成长情况!笑话!
     要问笔者为何对公募基金经理如此不满,主要原因是笔者对这批“败类”拿老百姓的钱不当回事的愚蠢投资行为感到愤恨!所以才写下这几篇针对公募基金的文章!但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公募基金,最近笔者欣闻华夏大盘正在积极建仓金融股,从研究水平,进场点位,感觉这是一家对广大基民负责的基金公司,至少现在笔者认为在目前点位是积极建仓的时候,而不是像诺安基金,大成基金般的自杀性疯狂表演!


    2楼2008-07-25 11:50
    回复
      • 221.218.163.*
       做空有色:“去年高估20%,
        今年低估20%”
        二季度净卖出129亿元
        2007年基金重仓板块之一的有色金属行业在2008年上半年遭遇重创,板块整体跌幅达到58.32%,成为板块第一大跌幅。
        Topview数据显示,2008年一季度,G字基金席位买入有色金属行业个股247亿元,卖出248亿元,总体净卖出有色金属仅1.3亿元;而在二季度,基金席位买入该行业100亿元,卖出达到229亿元,净卖出高达129亿元,相较于二季度净买卖差额扩大100倍,基金在该板块上出现明显投资失误。
        毫无疑问,基金是这次“做空”有色金属股的主要幕后推手。根据天相投顾的统计,二季度末,基金公司持有的有色股市值合计仅为37.69亿元,与一季度末的177.35亿元相比,环比下降78.75%,在基金净值中的比例由0.72%降至0.19%,在基金整体持股市值的比例由2.27%降至0.64%。
        可比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30日,全部A股的流通市值为5.82万亿元,有色行业的流通市值为2181.68亿元,占全部A股流通市值的3.75%,基金对有色行业的配置处于低配状态。
        云南铜业(11.60,-0.40,-3.33%,吧)的教训:71只基金只剩2只,半年抛售1.46亿股
        对于为何在二季度再度疯狂出货有色金属个股,一位基金经理向记者给出的解释是:“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在二季度开始整体下跌得厉害,尤其在今年5月份,铅锌锡镍价格下跌超过10%,铜价下跌7%,我们认为今年金属价格不会好了。”
        从统计的个股来看,同样是有色金属板块占据了上半年A股跌幅靠前的绝大部分,其中云南铜业、中金岭南(9.65,-0.02,-0.21%,吧)、中色股份(7.71,-0.03,-0.39%,吧)、株冶集团(5.99,-0.04,-0.66%,吧)、西部矿业(9.00,-0.07,-0.77%,吧)、锌业股份(3.88,-0.05,-1.27%,吧)、中国铝业(9.22,-0.08,-0.86%,吧)、贵研铂业(11.01,-0.09,-0.81%,吧)、南山铝业跌、中金黄金(26.50,0.42,1.61%,吧)等个股跌幅均超过60%,上述个股在2007年均是基金扎堆重仓的热门品种,基金出货凶狠毫不亚于恶庄,区别在于庄家出货在于达到目标价位获利了结,而基金则是毫无目的的不断纠错。
        例如云南铜业,2007年年底显示有71只基金进驻,累计持股总数达到19277.12万股,占其流通股比例高达52.80%,而到了2008年6月30日,只有两只基金仍坚持持有,累计持股锐减到4622.58万股,也就是说,在半年的时间里,基金累计抛售云南铜业达到惊人的1.46亿股。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有色金属行业研究员向记者如此描述基金的“过激行为”:“我努力去寻找基金如此痛恨有色个股的背后逻辑,最后得出基金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都不正常的结论,我们统计今年上半年有色金属上市公司整体实现净利润137.46亿元,较去年同期175.83亿元下跌了21.82%,也许去年基金对该行业高估了20%,现在又低估了20%,三者相加和该板块此轮调整的跌幅就大致相当了。”
        该研究员抱怨基金羊群效应过于明显,用了“浮躁至极”一词来形容自己的买方客户


      3楼2008-09-08 10: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