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带来一把热乎乎刚出窑的小品——大红袍小传炉壶。作者:周蓓丽。

传炉造型借鉴自青铜器,为紫砂壶中的经典款式,方中寓圆,既有大肚能容之憨态,又不失沉稳端庄之气度。

传炉又与“传胪”谐音,故此深受文人喜爱,也为此造型平添了些书卷气。(金殿传胪,古科举殿试之后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

此作品选用朱泥大红袍制作,烧成收缩比高达30%(一般泥料在10%-15%),对制作工艺要求高,烧成风险大。

粗颗粒的泥料在细致的撩坯手法下显出独特的梨皮效果,抚之既有颗粒感,又温润光滑。

容量130cc左右,大概是两到三杯的容量,可二人共饮,更宜一人独酌。

各类茶品均宜,若有武夷大红袍相配更是妙绝。

品茗佳品,赏玩妙物。把玩无厌,不亦乐乎?
暖光拍摄,略泛橙色,自然光下红得更浓艳些。
喜欢的朋友请与我联系,微信:RaymondLin85

传炉造型借鉴自青铜器,为紫砂壶中的经典款式,方中寓圆,既有大肚能容之憨态,又不失沉稳端庄之气度。

传炉又与“传胪”谐音,故此深受文人喜爱,也为此造型平添了些书卷气。(金殿传胪,古科举殿试之后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

此作品选用朱泥大红袍制作,烧成收缩比高达30%(一般泥料在10%-15%),对制作工艺要求高,烧成风险大。

粗颗粒的泥料在细致的撩坯手法下显出独特的梨皮效果,抚之既有颗粒感,又温润光滑。

容量130cc左右,大概是两到三杯的容量,可二人共饮,更宜一人独酌。

各类茶品均宜,若有武夷大红袍相配更是妙绝。

品茗佳品,赏玩妙物。把玩无厌,不亦乐乎?
暖光拍摄,略泛橙色,自然光下红得更浓艳些。
喜欢的朋友请与我联系,微信:RaymondLin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