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说起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新墨西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翻阅了1981年至2013年发表的120份肠道菌群有关的论文后,得出结论称:肠道与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神经系统都是相关联的,这些信号可能影响我们的生理和行为反应,包括饮食行为和饮食选择。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BioEssays上。(生物谷,果壳网)
研究者认为,肠道微生物通过影响迷走神经(一条从脑延伸到肠道的神经),来控制人体对食物的喜好。研究揭示,这些肠道菌群控制人体的饮食习惯,是出于自身的生存策略。比如,某些菌群让人体嗜好垃圾食品,达到消灭另一些菌群而一方独大的目的(2013年华大基因与哥本哈根大学等机构开展的合作研究已揭示低微生物丰富度群体比高丰富度群体有更明显的体重增加)。
这一研究解释了许多事情,比如,为什么深夜饿了,你渴望的是食物A而不是食物B呢?为什么爱吃肉的人永远不理解爱吃素的人饮食美妙之处呢?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养生食物,有的人偏爱垃圾食品呢?除了生活习惯、成长环境、表观遗传等影响外,肠道菌群的喜好也是一大重要因素。
有些准妈妈在怀孕后,口味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还会半夜喊饿,到真买回来却又没有胃口了,这折腾人的始作俑者就是肠道微生物。《细胞》杂志上曾刊登文章称,怀孕后准妈妈们的肠道菌群会发生变化,它不仅是让妈妈们变胖的原因,还会因为产生胰岛素抵抗而造成孕妇高血糖,但这血糖的升高也是为了保证为胎儿提供足够的营养。可见漫长的进化历程,人体已经与肠道菌群达成友好的“寄生关系”了。
相关的研究还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