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眼帮吧 关注:44贴子:74
  • 8回复贴,共1

护眼帮●141113【理论】近视的原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眼睛的基本结构
眼睛,是视觉器官,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眼睛接收光线并在大脑形成影像,是一个非常精细的器官,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对自己的具体形态进行改变,使得人类在复杂的环境中获取正确的信息。
最简单的眼睛结构可以探测周围环境的明暗,更复杂的眼睛结构可以提供视觉。眼睛通过把光投射到对光敏感的视网膜成像,在那里,光线被接受并转化成信号并通过视神经传递到脑部。通常眼睛是球状的,当中充满透明的凝胶状的物质,有一个聚焦用的晶状体,通常还有一个可以控制进入眼睛光线多少的虹膜。
眼睛高度复杂与精密的结构,使其成像、调节与发育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也需要其自身各个部分的协调的相互作用。


1楼2014-11-14 15:10回复
    眼睛在形成近视眼过程中的变化
    人眼(图1)在正常视远的情况下,晶状体由于其附着其上的悬韧带等组织的收缩作用而自然处于被拉伸的状态(图2),变得扁平。当需要看近处时,晶状体需要变得更凸才能清晰成像,从而悬韧带的拉伸力需要被抵消掉,而这种抵消力正是通过睫状肌的收缩来提供的。因此,看远处时人眼是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放松就能看清远处,耗费的能量更小。而看近处时,就需要做出额外的调节。睫状肌需要收缩,双眼瞳孔也需要被其它肌肉拉向中间以指向被看物体, 从而长期近距离用眼就很容易会疲劳,甚至导致相关肌肉的痉挛而暂时失去放松的能力,从而形成近视(假性近视)。如果这种近距离用眼的习惯长期保持,假性近视就会加深,眼球会变得更凸,其前后轴也会被拉长,从而形成难以逆转的真性近视。


    3楼2014-11-14 15:13
    回复
      研究表明,在看近处的调节过程中,睫状肌(或其它肌肉)的收缩使其变得更凸的不仅是晶状体,而且还有角膜本身,两者均参与了调节过程。其原因很容易想像: 睫状肌附着在眼球内部,其收缩变短必将拉动眼球上其附着的部位内缩,从而使眼球变尖、变凸。角膜曲度轻微的改变就会引起整个眼睛的曲光度的较大的改变。而角膜(及整个眼球)难以逆转的变凸,形成真性近视。眼部肌肉的长期疲劳、痉挛与眼睛的张力等很可能也类似地启动了人眼主动适应近距离看东西的变化,让眼球变凸、前后轴变长,让拉伸着晶状体的悬韧带等组织变松弛,从而在睫状肌放松的情况下也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


      4楼2014-11-14 15:15
      回复
        近视眼的特点是看远不清,但却对从远点以内发出的散射光线,却有很好的聚合能力。换言之,近视患者可以看清楚远点距离内的景物,如100度近视患者,远点距离只有100cm,100cm范围内的景物看得清晰,但看100cm之外的景物便开始感到模糊。


        5楼2014-11-14 15:15
        回复
          环境造成近视
          大部分孩子在学前均没有近视,进入学校后,患近视的比例每年累增,近视度数随年龄的文化程度递增,这是全球性的共同现象,功课压力愈大的地方,近视的比率就愈高。大量研究显示,后天近视皆因过度看近所造成,即看得太近和看近时间过长所致,如阅读、用电脑时间过多等,近视主要是后天环境因素促成,遗传倾向并不明显。


          6楼2014-11-14 15:16
          回复
            因此,过量近距离用眼需求造成的睫状肌的长期收缩是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


            7楼2014-11-14 15:16
            回复
              眼睛近视后,家长带孩子去眼镜店佩戴近视眼镜。近视眼镜在视光学界被称为负镜,负镜的特性是把来自远方的平行光变成散射光,近视患者戴上合适度数的负镜看远时,该负镜的焦距恰好等于该近视眼远点位置,则远处的平行光通过负镜进入眼内,光线恰好聚焦在视网膜的黄斑上,故近视患者戴上负镜看远时,可重获清晰影像。然而,大量的近距离用眼加之配戴负镜,只会令近视问题愈来愈严重!


              8楼2014-11-14 15:16
              回复


                9楼2015-09-12 18:09
                回复


                  10楼2015-09-12 18: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