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吧 关注:89,061贴子:783,687
  • 18回复贴,共1

关于纳博科夫的作品年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译那套全集(好像没有短篇集…)最后所列出的作品顺序,似乎不是创作出版的时间顺序吧…
wiki和nabokov.com上都很奇怪地找不到…
只是想看看纳博科夫每部作品的出版年份,中文版英文版都好~
有纳博科夫生平年表的也分享下好了,我自己整理~
不知道有没有吧友了解呢~
@道化人形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11-15 10:02回复

    I. 俄国(1899 - 1919)
    1899
      4月23日※,弗拉季米尔·弗拉季米洛维奇·纳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出生于圣彼得堡(St. Petersburg)大海军街(Bol*shaia Morskaia)47号。父弗拉季米尔·德米特里耶维奇·纳博科夫(Vladimir Dmitrievich Nabokov)为自由主义者、刑法学家、政治家、政论家,名重一时。母艾莱娜·卢卡维什尼科夫(Elena Rukavishnikov)出身矿业致富之贵族家庭,具文艺秉赋。家中藏书万卷。
    1900
      纳博科夫大弟Sergei出生(1945年,Sergei死于纳粹集中营)。
    1901
      纳博科夫母亲携两子赴法国保尔(Pau),至纳博科夫昵称为“Ruka”舅舅的兄长Vassilii别墅中作客。Ruka舅舅将于1916年遗赠纳博科夫一笔后者永远也未见着(次年革命一起,便皆化为乌有)的可观的财富(两千英亩的庄园加上略等于今日数百万美元的财产)。
    1902
      纳博科夫第一位英语家教Rachel Home女士抵达。
    1903
      纳博科夫大妹Olga出生。在《说吧,记忆》(Speak, Memory)一书中,纳博科夫自谓童年最初之记忆始于1903年。
    1905
      来自洛桑(Lausanne)的瑞士女家教Mademoiselle到达,将在纳博科夫家居留直到1912年。
    1906
      纳博科夫二妹Elena出生。
    1908
      纳博科夫身为第一届国会(Duma)议员的父亲,因签署一份政治宣言而遭囚禁九十日。
    1911
      纳博科夫入当时最优秀亦最进步之特尼谢夫(Tenishev)学校。二弟Kiril出生(1964年死于慕尼黑)。
    1914
      纳博科夫创作第一首诗。
    1916
      纳博科夫第一部诗集《诗》(Stikhi)(68首俄文诗)(影本于1997年由Izd-vo Dorn出版)。
    1917
      纳博科夫父亲于革命后接受临时政府职位。
      11月2日:纳博科夫与弟Sergei离开圣彼得堡,至克里米亚(Crimea)友人位于雅尔塔(Yalta)附近的庄园避难。母亲妹妹随后赶到。
      【注1:据纳博科夫本人在《说吧,记忆》(Speak, Memory)一书中称,其生日按俄旧历转换成西历应为4月22日,即早莎士比亚一天。】 


    IP属地:上海2楼2014-11-15 10:16
    回复
      II.欧洲(1919-1939)
      1919
        纳博科夫一家于三月间乘船离开莎巴斯特堡(Sebastopol),驶向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再转往伦敦。
      1919-22
        纳博科夫与弟入剑桥大学就读。Vladimir入“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Sergei入“基督学院”(Christ College)。全家暂居英国。
      1920
        8月:纳博科夫一家迁往柏林,父亲将接任俄文报纸《舵》(Rul*)之编辑职务。纳博科夫早期之散文与英法诗文翻译即发表于《舵》上。
      1922
        3月28日:纳博科夫父亲于右翼保皇党人行刺政治家Miliukov时,不幸中弹殒命。
        6月:纳博科夫接受剑桥法文与俄文学位。纳博科夫迁往柏林与家人同住,以私人教授英语、法语、网球、拳击等维生。出版罗曼·罗兰(Roman Roland)《哥拉·布勒尼翁》(Colas Breugnon,译自法文)之俄文译本(Berlin: Slovo)。出版《一束》(Grozd*,36首俄文诗)(Berlin: Gamaiun)。
      1923
        纳博科夫母亲偕妹Elena移居布拉格,以V.D.Nabokov孀妇身份接受政府抚恤金。出版《天顶隘道》(Gornii put*)(128首俄文诗)(Berlin: Grani)。出版《浪人》(Skital*sy)(Berlin: Grani)。出版《爱丽丝梦游奇境》(Ania v strane chudes,译自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 之《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之俄文译本(Berlin: Gamaiun)。
        5月8日:纳博科夫于柏林一慈善化装舞会上,初识日后妻子薇拉(Vera Slonim)。
        5月20日:于《舵》上发表两幕之诗剧《死》(Smert*)。
        10月14日:于《舵》上发表一幕之诗剧《爷爷》(Dedushka)。
        12月2日:于《舵》上发表《阿噶斯佛》(Agasfer),“作为舞台交响曲序幕之戏剧独白”(纳博科夫之副标题)。
      1924
        纳博科夫完成第一部剧作,五幕诗剧《摩纳先生之悲剧》(Tragediia Gospodina Morna)。
        4月6日:于《舵》上发表该剧片段。
        4月14日:于《舵》上发表一幕之诗剧《波兰人》(Polyus)。
      1925
        4月25日:纳博科夫与犹太律师之女薇拉(Vera Slonim)于柏林成婚。
        9月:于《舵》上发表短篇故事《争》(Draka)。动笔写作第一部小说《玛申卡》(Mashen*ka),英译本改名为《玛丽》(Mary)。
      1926
        2月:于《舵》上发表短篇故事《剃刀》(Britva)。出版《玛申卡》(Berlin: Slovo)。纳博科夫第二部剧作《苏联来人》(Chelovek iz SSSR)在柏林上演。
      1927
        1月1日:于《舵》上发表《苏联来人》之一幕。
      1928
        9月:于《舵》上发表《国王、皇后、侍卫》(Korol*, dama, valet,英译本改名为《老K、皇后、杰克》(King, Queen, Knave) ,国内译为《贵人,女人,小人》)一章。出版《国王、皇后、侍卫》(Berlin: Slovo)。
      12月:于《舵》上发表短篇故事《圣诞故事》(Rozhdestvenskii rasskaz)。
      1929
        纳博科夫偕妻赴巴黎,转往比利牛斯(Pyrenees)东部搜捕蝴蝶。开始动笔写作以国际象棋为背景之《卢金防御》(Zashchita Luzhina,后来的英译本只作《Defense》—《防御》,国内译为《防守》)。出版《萧巴之归》(Vozvrashchenie Chorba)(短篇故事15则,俄文诗24首)(Berlin: Slovo)。其中大部曾于1924—1927年间发表于《舵》。
        9月:于《舵》上发表《卢金防御》一章。于《当代年鉴》(Sovremennye zapiski)(2)(Nos. 40—42)上发表《卢金防御》。出版《卢金防御》(Berlin: Slovo)。
      1930
        于《当代年鉴》(Nos. 44)发表小说《眼》(Sogliadatai)。
      1931
        于《当代年鉴》(Nos. 45-48)发表《荣耀》(Podvig)。
      1932
        出版《荣耀》(Paris: Sovremennye Zapiski)。于《当代年鉴》(Nos. 49-52)发表《暗箱》(Kamera obskura,亦即“针孔相机”,英译本改名为《Laughter in the Dark》—《黑暗中的笑声》)。
      1933
        纳博科夫开始写作《献礼》(Dar),亦即英译本《The Gift》(国内译为《天赋》)。出版《暗箱》(Paris: Sovremennye Zapiski)。
      1934
        于《当代年鉴》(Nos. 54-56)发表《绝望》(Otchaianie)。
        5月10日:纳博科夫独子Dmitri出世。
      1936
        出版《绝望》(Berlin: Petropolis)。于《当代年鉴》(Nos. 58-60)发表《斩首的邀请》(Priglashenie na kazn*)。
      1937
        纳博科夫与薇拉移居巴黎,以避日渐蔓延的纳粹祸乱。纳博科夫开始参与《法国新评论》(La Nouvelle Revue Francaise)之工作,其间结识鲍尔汉(Jean Paulhan)与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并以法文写作有关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Aleksandr Sergeyevich Pushkin)之论文《普希金,或真实与可信》(Pouchkine, ou le vrai et le vraisemblable)。
        3月:于《最后消息》(Poslednie novosti)发表短篇故事《礼物》(Podarok)。
      1938
        纳博科夫写作两部剧本,在巴黎以俄语上演:《事件》(Sobytia)、与《华尔兹的发明》(Izobretenie Wal*sa)。《事件》在4月间发表于《俄国年鉴》(Russkie zapiski),《华尔兹的发明》在11月间登载于同一刊物。于《当代年鉴》(Nos. 63-67)发表《献礼》第一、二、三、五诸章。出版《斩首的邀请》。出版《眼》(小说与十二篇俄文故事)(Paris: Russkie zapiski)。开始写作《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The Real Life of Sebastian Knight)(英文)。
      1939
        纳博科夫以法文写作《O小姐》(Mademoiselle O)。写作 《魔幻师》(Volshebnik)“洛丽塔主题的雏型”。


      IP属地:上海3楼2014-11-15 10:16
      回复
        楼上厉害


        IP属地:浙江6楼2014-11-15 11:27
        回复
          只想买一本《俄罗斯文学讲稿》中文版,结果现在都没译出来。


          IP属地:四川7楼2014-11-15 12:49
          收起回复
            以前看过楼主晒书,再看到这份资料,感觉楼主特别钟爱纳博科夫。


            IP属地:四川8楼2014-11-15 13:06
            收起回复
              好详细啊译文赶快把手里的版权变成中译本吧啊啊啊啊啊啊啊


              IP属地:河南9楼2014-11-15 21: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