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说的总方法,是指书中的意思,这在书最后面的《吐纳解》和《呼吸解》中说的很明白。可是,如易筋经儒老师所分析的,现代的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容易走到理论的牛角尖里面去,这在身体实证的功夫中,就表现为“思维意念很强”,这就会导致以意念导气,陷入坏处。那么该怎么办?没关系,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只要满足总原则和总原理,还是可以的。在说自己的方法之前,先把他到底要怎么样说一下,这个很多人都有介绍,就是吸:沿任脉(人体正面)下行,至下丹田;呼:度尾闾,沿督脉(人体背面脊椎)上升至泥丸。(补记:这个请参考李良根先生著作《嵩山俞派金刚门少林强身内功》,其中解释非常详尽。)
那么,既然我们不懂,又怕师心自用产生危害,我们不用这种方法,换一种。 “闲时体会,练时放松。”这个不用多解释,大家估计也明白,可以在网上查找德建师傅的自为呼吸法。与前面相同,不过可以加上手轻松置于小腹前,随着呼吸,吸气提踵提手,呼气时将手按下。
还有,一呼一吸称为“气”,呼吸之间谓之“息”,佛祖云:“生命在呼吸间。”息,确实是要注意的,注意不是拿意念去注意,反而是在“息”的时候扔掉意念思维,而是在那时去体会“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感觉,所谓道宜参阅《金刚经》、《心经》,其体会正在这时。除了注意息,也可以练习止观法门,这是后话了,以后大家可以查阅一下上座部佛教的书籍,如现在常见的《观呼吸》一书。
《摘录<调和气息、导引逆流二诀>三则》中周夫子说的:“其他玄门服气之术,非有真传口授,反无益而有损。今择其无损有益之调息及黄河逆流二诀,随时随地可行,以助内功,附录于后。”的方法体会的,学者如果要真正明白呼吸,一定要把这三则摘录,仔细找高友研究透。
就这样,我们在闲时便体会了这种吸降呼升的前后轮转式的过程,久而久之,这种呼吸的感觉就会成为一种体会,而不再是理论,这时,理解这种体会,体会这种升降,就容易多了。我们在练功时,自然轻松的去呼吸就可以,但是这种若有若无的升降轮转,不要真的一点都不感觉到,这就算是“漫用”了,加上总原则和总原理的细心理解,相信每个人都可以自己体会出自己的呼吸方式。练功时,自然而然轮转,息时体会佛法,不会有偏颇。
请一定谨记,《坐身图》前都是“漫用”,到了《坐身图》才是“乃用”,所以一定要“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不是放任自流,其中天地,可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至于《坐身图》的呼吸问题,众老师说过,最好还是用自然呼吸,因为太危险。真要修行,必要前面九图气血横流,自觉气血充沛才可以施行。Clbk兄形容通关时的感觉,如果失败一次,对身体的损好是相当大的。这个可以参照少林二十四段易筋经后部坐身法。切忌,气血不充足时,勉强行通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