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众国吧 关注:337贴子:1,772
  • 6回复贴,共1

【历史】火药危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英军当年收缴火药的货仓,位处今日的萨默维尔。
【日期】 1774年9月1日
【地点】波士顿
【结果】英国军队收缴一货仓火药,引发恐慌


IP属地:北京1楼2014-11-16 16:55回复
    【概述】
    火药危机(英语:Powder Alarm)是1774年9月发生于十三个殖民地的一场政治危机。当时英国国会与殖民地自治组织之间的矛盾正在加剧,时任北美英军总司令托马士·盖奇(Thomas Gage)将军派兵秘密收缴波士顿一货仓的火药。然而消息意外泄漏,并且以讹传讹,使到多个殖民地误以为战争已经爆发。危机虽然以盖奇暂时中止收缴行动而平息,却埋下了近半年后列星顿和康科德战役的导火线。


    IP属地:北京2楼2014-11-16 16:5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背景】
      波士顿茶叶事件后,英国国会通过了四条《强制法案》,旨在重申英国政府于殖民地的管治权威,并镇压叛逆的马萨诸塞湾殖民地,引来马萨诸塞的反叛者更大反抗。更有甚者,《强制法案》强化了英国总督于各个殖民地议会的权力,变相削弱殖民者长久以来的自治权利;同时期通过的《魁北克法令》,又令殖民者担忧向西殖民的权限会受削弱。结果殖民者将《法案》通称为“五条不可容忍法案”(Five Intolerable Acts),各殖民地更组织了协会委员会(Committees of Correspondence),恢复对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抵制,互相通报消息,收集军用物资,并吸纳背景不同的人士加入。议会此时更酝酿支持马萨诸塞。
      与之同时,英军北美总司令兼新任马萨诸塞湾殖民地总督托马士·盖奇(Thomas Gage)将军,受国会命令执行《强制法案》。当时新英格兰地区各个乡镇,均有英军火药储藏,但并非所有仓库均有英军把守。盖奇希望秘密收缴这些仓库的火药,以避免保皇党与反叛者获得武器,进而爆发全面战争。1774年8月27日,盖奇收到一位波士顿民兵领袖威廉·布拉特尔(William Brattle)的信件,内容提及查尔斯镇(Charlestown)西北货仓有“国王的”火药储存。由于该处的火药存量为马萨诸塞地区最多,使盖奇决定先行收缴该处。


      IP属地:北京3楼2014-11-16 16:56
      回复
        【收缴行动】
        1774年8月31日,盖奇派警官大卫·费斯(David Phips)向布拉特尔拿取货仓钥匙。布拉特尔本身并无明确政治倾向,合作交出钥匙。与此同时,盖奇命一队英军预备行军,于次日到货仓征收。然而英军的动静既为当地社区知悉,布拉特尔的信件更意外泄漏。结果波士顿地区很快便谣言四起,布拉特尔的信件更被视为保皇者的告密,警告盖奇要抢先控制地方的火药。
        9月1日,盖奇派出英皇直属第四步兵集团军(King*s Own 4th Regiment of Foot)约260人,由佐治·麦迪逊中校(George Maddison)指挥,坐船横渡密斯迪河(Mystic River,词源自阿尔冈昆语族),再由冬山(Winter Hill,今萨默维尔)行军,并平安征收火药。回程时部分英军顺道前往剑桥,征收了两座火炮,最后全部带返波士顿的威廉堡(Castle William,今独立堡Fort Independence)。


        IP属地:北京4楼2014-11-16 16:56
        回复
          【殖民地的恐慌】
          英国行军的消息在当日已传遍附近地区。以讹传讹之下,征收本属英军的火药,变成了强夺地区议会军火,再演变为战争爆发、有人被杀、甚至皇家英国海军派出军舰炮轰波士顿城。陷入恐慌的乡镇即时派出急召民兵(Minuteman,又直译为“一分钟人”),前往波士顿:有旅人更指乌斯特县梳士贝利(Shrewsbury)在15分钟内便召集了50名民兵。9月2日,剑桥一度有数千人聚集声讨保皇党,迫使包括布拉特尔在内的数人逃往波士顿,接受英军保护;费斯警官被迫签字,否认自己与政府的行动有关。同日谣言开始为事实所推翻,各路民兵开始返回乡镇。9月5日波士顿报章又刊登了布拉特尔的声明,坚称自己并非“告密”,其信件只是为答复盖奇而作。


          IP属地:北京5楼2014-11-16 16:57
          回复
            相关链接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1-16 17: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