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5c8d12e40a98226b8c12b2fba82b97a/656d09f3d7ca7bcbb44a9474bd096b63f624a81f.jpg)
三叶虫化石,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学名叫三叶虫化石。三叶虫(TRILONITES),属古生节肢动物,属三叶虫纲,生于海底,其种类繁多,大小不一,从一厘米至一米,生于寒武纪(5.7亿年),至奥陶纪(4.5亿年)最盛,灭绝于二叠纪末期(2.52亿年前,252Ma)。下面由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三叶虫化石。
基本信息
沂蒙山区的三叶虫化 石分布亦很广,费县、平邑县等地均有发现,但多发现于裸露的山体中,显燥,不易保存,多以石蜡作保护层。发现于古生代的中寒武纪,距今约有5亿年左右。又因这里的三叶虫化石与其他地方不同,不是完整的虫体化石,而是在形成过程中只有虫体的硬体部分形成化石,这一部分化石头鞍弯曲如弓,两弓刺大于身一倍,两弓如翼而融为一体,身小如雨燕而得名,石玩者又称它为“飞上天石”。
三叶虫在早古生代的寒武纪已发现动物化石2500多种,除脊椎动物外,几乎所有的门类都有了。其中最多的就是三叶虫,约占化石保存总数的60%。
现状
三叶虫属海生无脊椎动物,主要营底栖生活,也有部分在泥沙中生活和漂浮生活,世界上已发现10000多种,我国已发现1000多种。因虫体背部为几丁质甲壳组成,易于保存为化石,又因背甲被两背沟纵为轴部,和左右对称两肋叶,故称三叶虫。自前至后可分为头、胸、尾三部分,该虫能终生阶段性脱壳,所以常见于头甲及尾甲分散保存为化石。
![](http://f.hiphotos.bdimg.com/album/s%3D1100%3Bq%3D90/sign=b7d9f0b8d4ca7bcb797bc32e8e395012/9e3df8dcd100baa108c68ec04410b912c9fc2ee7.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