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君子兰吧 关注:3贴子:19
  • 1回复贴,共1

君子兰的品种及来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君子兰指的是早期进入中国的品种及它们的后代,业内统称为“国兰”。
(1)大胜利
大胜利君子兰是长春老花工张友悌从伪皇宫带出并莳养的,后来送给了长春胜利公园。人们为了纪念抗战胜利,便称此花为“大胜利”。
大胜利君子兰叶片斜立,叶端稍下垂,柳叶形。叶面绿色,有光泽。叶脉窄,略有凸起。叶长50-70厘米,叶宽6-8厘米,长宽比约为8:1。花红色或橘红色,花葶适中,小花柄较长,座契形,易莳养,属大型长叶品种。后来,由大胜利自系杂交培育出来的比大胜利株型小、叶片直立的品种,人们称为二胜利和小胜利。目前,胜利品种已不多见,故应予重视。
(2)染厂
染厂君子兰原为伪宫廷厨师保存,后被长春东兴染厂经理陈兴国收藏莳养,故被人们称为“染厂”。
染厂君子兰叶片垂弓,叶长40-50厘米,宽8-10厘米,长、宽比为5-6:1,叶片较薄,叶端宽阔。脉纹略有凸起,横纹斜而不正,叶面深绿色,光泽度一般。花葶适中,花大色淡。此品种经杂交培育,又出现了一个变种染厂,其叶片常有纵向褶皱,人称带皱染厂。染厂与和尚杂交出现圆头品种后,这一品种因不被重视而逐渐消失。
(3)和尚
和尚君子兰的来历主要有2种说法。一种说法是,1942年溥仪的爱妃谭玉玲亡故后,溥仪命人将一盆君子兰摆放在护国寺谭玉玲的灵前。谭玉玲安葬后,此花没被收回,被护国寺般若寺普明和尚养护起来,后流传民间,于是人们便称此品种为和尚。另一种说法为:和尚君子兰的莳养者并非“和尚”,而是一位名叫吴鹤亭的木工师傅。1958年吴鹤亭将这株君子兰转让给了邮电学校老师王宝林,第二年王宝林留下一个芽子后,将大株卖给了般若寺普明和尚。1963年普明又将这株君子兰转让给八一小学,后八一小学又将其交给了长春胜利公园莳养。以后,胜利公园用其做母本育出很多小苗,传到社会上后,人们就把这一 品种称作和尚。不论哪一种说法,此种君子兰都与般若寺普明和尚有关,称其为“和尚”,也有其道理。
和尚君子兰叶片斜立,叶前端在向下弯曲后又略向上翘起。和尚叶长40-60厘米,叶宽8-13厘米,厚1.8-2毫米,长、宽比约为5:1。叶面深绿,光泽度稍差,脉纹平显,呈泡沙纹(网纹),叶端呈尖形,花葶粗壮、花朵圆筒形且花间紧凑。和尚属中、长叶品种。因其与小胜利杂交可产生短叶品种,与技师杂交可产生短叶和尚,故被爱好者称为“短叶之母”。
(4)油匠
根据多种资料分析,油匠君子兰应有前后2种。前为姜油匠,后为油匠。姜油匠因一位姓姜的师傅莳养而得名。姜油匠君子兰叶片斜立,元宝座。叶面油亮细腻,叶色浅绿,刚性一般,厚2-2.2毫米。叶脉粗壮、凸起,呈田字格,渐尖头形。花橙红色。叶片长、宽比约为5:1。据说此花后来遗失。后来的油匠君子兰应是姜油匠君子兰自交或与大胜利杂交的二代苗中的一棵,且与黄技师君子兰有很近的渊源(也有人认为是同一代母本)。此花叶片斜立,叶鞘呈元宝形。叶面油亮细腻,叶长40-50厘米,宽8-11厘米,长、宽比约为5:1,厚2-2.2毫米,清晰粗壮,呈田字格;头纹稍乱,偶有高凸但不贯通的横纹(俗称“断纹”)。花橙红色,花葶较高。油匠君子兰是培养高兰质的优良品种。现在纯种油匠已不多见,民间莳养的基本上是油匠与短(叶杂交的后代油匠短)。
(5)青岛大叶
青岛大叶君子兰由德国人带入青岛,于1958年分两批从青岛引入长春。
青岛大叶君子兰叶鞘契形,叶片垂弓,叶长70-80厘米,叶宽6厘米左右,长、宽比约为12:1。叶面深绿色,略有光泽,叶脉平显不凸起,花葶较高,浆果为橄榄形。青岛大叶属大形窄叶品种,目前此品种已难找到。


1楼2014-11-24 08:52回复


    2楼2014-11-24 08: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