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劳动生产率在快速提升
建立在上述“新常态”解说之上的决策导向,其相关第二个论题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衰减,其首要根源是“人口红利”的渐趋消失,也即劳动力增长的放缓(所谓“刘易斯拐点”的降临,或“超剥削”已经到了极限)。
这个论题同样显得不符现实。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而非劳动力增长,是三十多年来尤其是自新世纪以来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
根据定义,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减全社会从业员人数增长率。在整个改革年代即1978-2013年期间,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是8.30%,这是持续快速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在世界范围上极为瞩目。
其中,1978-1992年期间是6.72%,1993-2013年期间则是9.30%,加速趋势明显;在后一段期间中,2003-2013年是9.73%,仍是继续加速;即使是在经济增长放缓的2008-2013年期间,也达到8.62%,仍是略高于整个改革年代的平均增长率(表一)。
概念上,劳动生产率提升,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推动因素。首先是源于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生产率水平较高的工业和服务业转移,然而已有的研究普遍认为,这个因素的作用虽然重要,却仍然有限,应该不超过40%;况且这也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有赖于促成经济结构变动、工业化的更深层动力,表现为长期持续的生产性投资的增长。
另一个可能因素,是延长人均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强度(所谓“低人权竞争优势”或“超剥削”),不过这个因素的作用应是更加有限,毕竟长期来看,人无法逾越生理限度。
所以,劳动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技术进步,包括承载于机器设备更新的投资带动的技术进步,以及相应的各种随着经济规模扩张而出现的动态效率(体制和组织效率、规模和范围效益、学习效应,等等)。
而投资快速增长和投资率的节节上升,是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无论是以固定资本形成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还是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来衡量,都是这样。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增长和提升自1990年代末期之后显著加速,即使是在2008-2013年的经济增长放缓期间也不见减退(图二)。
可以说,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资本深化的经济增长路径占着主导地位,与改革年代前二十年的劳动密集的增长路径大不相同。而与此同时,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加速,显示出资本深化增长路径的效率优势。
建立在上述“新常态”解说之上的决策导向,其相关第二个论题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衰减,其首要根源是“人口红利”的渐趋消失,也即劳动力增长的放缓(所谓“刘易斯拐点”的降临,或“超剥削”已经到了极限)。
这个论题同样显得不符现实。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而非劳动力增长,是三十多年来尤其是自新世纪以来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
根据定义,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减全社会从业员人数增长率。在整个改革年代即1978-2013年期间,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是8.30%,这是持续快速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在世界范围上极为瞩目。
其中,1978-1992年期间是6.72%,1993-2013年期间则是9.30%,加速趋势明显;在后一段期间中,2003-2013年是9.73%,仍是继续加速;即使是在经济增长放缓的2008-2013年期间,也达到8.62%,仍是略高于整个改革年代的平均增长率(表一)。
概念上,劳动生产率提升,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推动因素。首先是源于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生产率水平较高的工业和服务业转移,然而已有的研究普遍认为,这个因素的作用虽然重要,却仍然有限,应该不超过40%;况且这也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有赖于促成经济结构变动、工业化的更深层动力,表现为长期持续的生产性投资的增长。
另一个可能因素,是延长人均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强度(所谓“低人权竞争优势”或“超剥削”),不过这个因素的作用应是更加有限,毕竟长期来看,人无法逾越生理限度。
所以,劳动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技术进步,包括承载于机器设备更新的投资带动的技术进步,以及相应的各种随着经济规模扩张而出现的动态效率(体制和组织效率、规模和范围效益、学习效应,等等)。
而投资快速增长和投资率的节节上升,是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无论是以固定资本形成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还是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来衡量,都是这样。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增长和提升自1990年代末期之后显著加速,即使是在2008-2013年的经济增长放缓期间也不见减退(图二)。
可以说,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资本深化的经济增长路径占着主导地位,与改革年代前二十年的劳动密集的增长路径大不相同。而与此同时,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加速,显示出资本深化增长路径的效率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