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香港石塘咀有一位名妓叫如花,身价很高,与当时纨绔阔少陈十二少相恋,两人感情甚好,已经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地步,无奈陈家人反对,两人决心在一起,以胭脂扣定情,相约在1934年三月八日晚十一点服鸦片殉情自杀,如花已死,可在地府等不到自己的心上人,于是在五十三年后回到阳间来寻找十二少,在两名记者的帮助下,如花知道了原来当时十二少被人救活,如花认为十二少懦弱、负心,辜负了自己,将自己一个人扔下独自偷生。在百般寻找之后,如花见到了已是白发苍苍如同乞丐一样苟活着的十二少,如花面对十二少的潦倒,如花伤心欲绝,留下胭脂扣后回到阴间投胎转世。
这部电影于1988年上映,仿佛那时候的爱情电影都有一种别样的感觉,是种韵味,所讲述的痴情的人物与事件总能给观众留下许久不灭的深刻印象,如《倩女幽魂》,如《霸王别姬》等,与现在描写校园学生或者都市男女恋情的片子相比,以前这种人物形象塑造、时代背景、以及影片整体的基调、音乐更容易让人陷入影片的情感世界。
不能单纯地认为这是部悲剧,只是在讲述一段感情。
痴情的女子向来很多,在看电影的同时,脑海里一直会闪现很多人,仿佛是杜丽娘,同样是因为爱的太深而以鬼魂出现在阳间,又仿佛是杜十娘,同样是妓女,同样痴情以及为情献身。
都说,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有多美好。真心觉得爱情应该止于初见,在没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更纠缠不清的瓜葛时一同憧憬未知却美好的未来。如花与十二少也如此,他们快乐幸福的那段日子怎会想到日后会落到一起殉情的悲惨地步。
影片中帮助如花的那一对记者情侣在互相问能不能为对方自杀时都回答做不到,因为现代人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其他欲望与物质,情感似乎不那么单一了,所以爱得不够深,爱得不够义无反顾,陈十二少也一样,自己家中有贤淑的未婚妻与富裕的生活,未来很美好,似乎没有什么必要的理由去与一个女人自杀,如果仅凭爱情,这份爱情得要有多坚定。如花有,如花的爱情就是这样,风尘中的女子果然如传说中一般,率真、直接、义气、明事理,她们的爱是唯一的,一旦决心跟随谁便不再有二心。妓女的爱又是热烈的激奋的,见惯了肤浅虚伪的东西,才会明白什么是真爱,从前没有用过真感情所以这一次才会全身心付出,如烈焰的胭脂一样。
嗯就是这样。梅艳芳不算传统中所谓的美女,但她却有一张让人过目不忘的脸,相由心生,她的外边出自她个性又叛逆的内心与不同寻常的经历,有些人很耐看,越看越耐看,说的就是这种能投射出内心的外表,梅艳芳、张爱玲、邓丽君,一般人承受不了她们或坚毅或痴狂的爱,她们都是不同寻常的人,她们最终都没有得爱以终老。所以让梅艳芳来饰演如花,再合适不过,梅艳芳自身也是叛逆的痴狂的。对于哥哥饰演十二少不做评价,毕竟可以hold住很多角色,这只不过是他众多经典角色中的一个,但并不是我最喜欢的角色,大多数人喜欢他的何宝荣,而我更喜欢张国荣的书生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