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玫阿胶吧 关注:90贴子:337
  • 0回复贴,共1

【小寂】浪溪河与阿胶 #人生不易 幸有闺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狼溪河,又名龙溪、狼溪,发源于洪范池镇的南部山区,由洪范九泉之水汇聚而成,流经洪范池镇、东阿镇。狼溪河牟长26千米,宽30~50米,流域面积118千米2,最大流量为159米3/秒。枯水流量为0.5米3/秒。 据清·道光年间《东阿县志》载:“狼溪源于监山东麓之狼泉,故名狼溪。”又“龙溪即东南山中诸泉水也,城在两山之间,诸泉会于楮村并西山北流穿城而过,至旧城之南,入大清河,以其或出狼泉,故名。明·朱令以其名不雅改曰龙溪。”《水经注校》:“狼溪水出东阿东南监山下。”监山即大寨山。在洪范镇政府驻地东南2千米。而狼泉便在它的东麓,因为狼泉和其他的泉水比较最近,所以,是狼溪河的最上源头(注:现在,因为狼泉已干涸,洪范泉水成为狼溪河的源头了)。狼泉汇洪范泉、东流泉、扈泉、墨泉、丁泉、白雁泉、拔箭泉、长沟泉等九泉之水汇成的河流名日“狼溪河(古称狼水)”,向北穿越东阿古城(而入大清河(现在的黄河)。旧志载:“狼溪河与大清河、运河相连,航运货船能直通南(江南)北(河北)和海边(利津),黄河夺清后,漕运不通,黄水倒灌,河道淤积,山洪泛滥。清光绪三十年、三十一年(1904年、1905年)和民国十年(1921年)旧官府曾数次对下游河道疏浚。”狼溪河汇集了各具特色的泉水,各泉虽形状不一,却各有风韵,景色佳妙,形姿称奇,常年清水长流。如今的狼溪河如同一串用硕大珍珠穿成的项链,把平阴的西南山区装扮得闪光耀眼,吸引了无数游人到那里去游山玩水,赏泉观鱼,陶情养性。狼溪河将东阿镇自然分成了东西两城,狼溪中流,著名的永济桥横跨溪上,以济车马行人。永济桥桥型非常雄伟,南北望去横卧如虹,远近驰名。永济桥原名狼溪桥,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据《泰安府志》载:狼溪桥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修建。当时垒石为三孔,因水冲毁。嘉靖三十三年(1554)改建一孔木桥,高四丈,更名“永济桥”。隆庆三年(1569)重修,稍减其高。现存桥为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所建。桥为单孔拱形,桥高55米,宽6.25米,全部用青石砌成。桥面两侧护栏,以栏板和石柱扣结而成。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云朵图案。石栏与石栏之间的石柱上雕有栩栩如生的石狮、石猴、蘑菇。雕琢精细,形象逼真,大小、神态各异,乃石雕之精品。人们把这坐大石桥的石刻景观编成小唱:“十五个狮子二个猴,四四一十六个磨姑头,独石一百零八块,南北三十二个水流沟”,至今传唱。永济桥,造型别致,古朴大方,可谓是独具匠心。它不仅是一坐能供车马行人来往的桥梁,而且更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它虽然经历了5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战火损伤,仍然不失为一处融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罕见建筑物。1995年12月20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狼溪春水被称为古东阿八景之一。民国《东阿县志》有“旧城对峙古东阿,中有狼溪一水沱,画出桥边好风景,两行云树浮春波”之美誊。狼溪河水清冽甘甜,水质优良,比重、硬度适中,无有害杂质及重金属,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无素,取之烹茶,色泽碧澄,香溢远清,饮之明目清神、满口生芳。自古以来人们就用它制备阿胶,用之熬胶减少原料的污染,阿胶的灰分低,质量易于控制,保存时间长。同时,又因狼溪河水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与阿胶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结合形成有机盐,从而使阿胶具有广泛的治疗效果。因此,自古至今,狼溪河水成为东阿制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狼溪河与阿胶不解的渊源。清·曹炳章《增订伪药条辨》云:“阿胶出山东东阿……考阿井在东阿县城西……然此水实为济水之源。其色绿,其性趋下。东阿城内又为狼溪河,其水为漯水之源,乃洪范九泉之水所汇归。其性甘温。故合此二水为最善。”《巾箱说》载:“制阿胶之法,选纯黑驴皮,饮以东阿城内狼溪河之水,至冬宰杀取皮浸狼溪河一月…··’煎成。”清·王应奎《柳南随笔》曰:“按:东阿城中有狼溪河,欲煎胶者,须用乌驴皮浸狠溪河内百日,刮净毛垢,汲阿井水熬之,火用桑柴,三昼夜始成。《中国药学大辞典》则记载:“(张隐奄)按古法,先取狼溪河水,以浸黑驴皮,后取阿井水以煎胶。考狼溪河发源于洪范泉,其性阳;阿井发源于济水,其性阴,取其阴阳相配之意。”以上记述均说明狼溪河与阿胶结下了不解之缘。





1楼2014-12-02 22:4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