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姓吧 关注:948贴子:3,952
  • 4回复贴,共1

山西洪洞韩氏宗族始祖问题(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山西洪洞韩氏宗族始祖问题(一)(2009-10-29 09:43:07)转载▼
标签: 随笔杂谈 分类: 研宗究族
关于洪洞始祖韩永的疑问
山西洪洞韩氏宗谱由明朝成化、弘治、正德三朝重臣、户部尚书韩文于1466年首修。该谱以韩永为迁洪洞韩氏始祖,但因世系不清,又只能以韩永一支后裔荣焕(字云卿)为一世祖。洪洞韩氏家族繁衍迅速,人丁旺盛,不仅向四周扩散很多,而且还因明初移民等事件,向山东、河南、河北甚至海南等全国各地迁移,致使如今全国许多地方的韩氏家族都以洪洞为迁出地,也以韩永或其某一后裔为本宗族洪洞始祖。洪洞韩氏宗谱的重要性也由此不断提升。
国庆假期回乡下老家,有幸听到这方面情况,也看到不少这方面的韩氏宗谱资料。然而,对洪洞谱本身,还是有些疑惑,现略述几点如下。
1、生活年代问题
万历二十(1592)年吏部右侍郎李尚思所作《刻洪洞韩氏谱略序》说:“自国子祭酒讳永者避金兵寓洪洞占籍焉。”而续修谱中《韩氏洪洞源流支派总图》记载,韩氏“第十五世永,国子祭酒,魏公七世孙,至元庚子避红巾乱,徙山西洪洞家焉。葬邑城东冯堡岔口,每年清明节七户祭扫。”另外,续修谱世系已经十分清晰,韩文在续修谱中已经很清楚地成了韩永的十一世孙。
这里,韩永“避金兵”迁洪洞和“至元庚子避红巾乱”迁洪洞,显然是两个不同的年代,而这两种说法,都有令人疑惑之处。
先说“避金兵”,则当在金灭辽(1125年)后,灭北宋(1127年)前。也就是说,韩永若是“避金兵”而迁移洪洞,则为北宋末期人。但这与“魏公七世孙”明显相左。因为韩琦生于1008年,卒于1075年,与韩永生活年代仅相差100年左右,显然不可能是七世孙。再看宗谱载韩永世系:浩—性胄—泸—一中—永,永为浩四世孙,而浩死于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则经过四代延续,永绝对不可能生活于北宋末年。
再看“至元庚子”说。这一说较为可信,因为它指出了具体的年代。但元朝两个至元(前至元与后至元)年间都无庚子年,只有至正有庚子年,即至正二十年(1360)。所以,“至元”当是“至正”之误。
至正11(1351)年,红巾军起义爆发。至正庚子(1360)年,元孛罗帖木儿与察罕帖木儿争战山西,持久不息。元政府调解,双方都不听命。这一史实也应证了韩永“避红巾乱”的可信度。也就是说,韩永生活在元末红巾军起义风气云涌的1360年前后。但这样一来,韩永与洪洞家谱首修者韩文之间的年代关系又有牴牾。韩文(1441—1526)于1466年修谱,距离韩永生活年代也仅100年左右,与“韩文是韩永十一世孙”的说法明显不符。
2、身份问题
根据洪洞家谱,韩永乃(国子)祭酒,职位不算低。其后子孙应不乏读书人。然终于世系不清。洪洞嘉庆谱载《韩氏洪洞源流支派总图》按语云:“至友闻凡六世,子姓繁衍,析户在城八坊,各注籍贯。兹书名讳、辈行之次而不及详,以世远无考故耳。”首次修谱者韩文,更是官大位高,学识渊博,却也未能理清世系(以明代韩文修订谱为准,后世续修谱世系已经很清晰,却没有说明原因,显然不可信。)。如果根据上面判定韩永生活在1360年前后,则离韩文生活年代更近。以韩文的学识,当不会致世系混乱若此。另外,有学者指出,作为祭酒的韩永,在正史中也还未见记载。
作为始迁祖,韩永应该受到全族祭拜,却为何每年清明节仅仅“七户祭扫”?虽说世系不清,但代数还是明晰的。况且,根据中国古代传统习惯,“七户祭扫”这种小范围的纪念活动,仅是五代以内直系亲属的祭祖行为,是祭祀某一支派祖先、而不是祭祀始祖。
根据宗谱记载,韩永有六子,其中五子及后代都不知迁往何处(以浙江羊山韩氏家谱和明代韩文修订谱为准,也可参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韩姓史话》。后世续修谱有五子去处的标示,则显然是伪托。)。唯有洪洞所生的最小儿子住在本地(这也说明失踪的五子都不是在洪洞出生的),成为延续洪洞韩氏一族的祖先。这种五个儿子及其后代一起失踪的情况颇为蹊跷。
3、世系问题
洪洞谱既以韩永为始祖,却又因世系不清而以永之七世孙荣焕(字耀卿)为一世祖。但后来的续修谱却在无相关说明的情况下将世系搞得十分清晰,令人费解。
首先,“永之七世孙荣焕”从何而来?
《韩氏谱牒集汇》下卷(丁)191-2《山西洪洞韩氏支派谱略》(P4033)(此谱作者及写作时间皆已失考):七世孙永徙居洪洞。……永之后为坊,坊之后有荣焕,之后不三四世而忠定公出……这里,“永之后为坊,坊之后有荣焕”,显然可以理解为:永之子为坊,坊之子中有一位名叫荣焕。那么,荣焕就是永之孙,而非七世孙。
《韩氏寻踪探源(上卷)》P232之5《韩氏谱引》:“永公十一世忠定公文”。(此谱结尾注明写于永乐九年,即1411年,却记载生于1441年韩文事,显然经后人增改过。)这里的“十一世”又是如何确定的?
《韩氏寻踪探源(上卷)》P478之24《韩忠定文公墓碑铭》:“公讳文,……魏公之裔也。谱称七世祖讳永,值金兵之乱,去相徙居山西之洪洞,是为洪洞人。”另外,P481之25《韩忠定文公墓志铭》亦有同样记载:“公上世,出相州宋魏公之裔。七世祖讳永,避金兵乱徙山西之洪洞占籍焉。”
墓碑上的文字因为是当时熟悉韩文的人所撰,应该是准确无误的。而其中明确说韩永是韩文的“七世祖”,而非十一世祖。反过来说,则韩文乃韩永七世孙,而非后来重修谱说的十一世孙。


1楼2014-12-03 17:12回复
    消灭零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12-15 12:29
    回复
      2025-05-20 20:32:50
      广告
      分析挺透彻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10-25 09:11
      回复
        我们这里有个说法,我们是韩琦七世孙韩永的七子韩柒甫的后代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0-16 06: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