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乃中国一圣人。“圣”之一字,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特有名称。人格修养达于某种境界,某种标准,则尊为“圣”。
……
生逢乱世,信释迦,尚可一人盘坐证涅盘。信耶稣、穆罕默德,尚可死后灵魂上天堂。信孔子,则孔子自言:“道之不行,吾知之矣。”是又何所望?孔子又曰: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是信孔子而为一士,既无教会组织,又无信众供养。孔子自言之,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赞其大弟子颜回则曰: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后世尊孔子者,遂以“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为一大课题。又曰“安贫乐道”。以此较之佛、耶、回三大教,其困难又远过之倍蓰而无算。故凡为中国社会中一士,尊奉孔子,不啻为半个和尚,亦且可谓是一双料和尚,因其不忧一己身家之生计,而更以大群天下为虑。遁世而无闷,独立而不惧。而中国社会亦能善养此一辈士,历两千五百年而不衰益盛。则中国文化之伟大优深,亦可由此窥入,而约略得其依稀仿佛之所在矣。
……
故欲尊孔子,约而求其要,则为论语二十篇。括而论其详,则自秦以下,一部二十五史,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国民族之所以为中国民族者,乃莫不与孔子有关。我惟有曰“大哉孔子”。实甚憾于无言以加之矣。
……
民国以来,中国人之在此世界大潮流之冲荡横逆中,已无自信之心,亦无自拔之力。七十年来全中国人心几乎一仗西化,认为国家民族前途唯此一线堪赖堪望。而孔子其人,《论语》其书,乃终不免为国人鄙弃与忽忘。
……
试问今日台湾一千七百万人,曾读论语者有几?然则今日而言尊孔,亦徒尊其名而已。孔子之品格修养,与夫其得尊为中国之“至圣”之所以然,又谁欤知之?
……
孔子曰:“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中国人之为中国人,已历五千年于前,焉知其不再立五千年于后。而孔子其人,既崛起于前,又焉知孔子其道,不在复兴于后?要之,孔子乃一中国人,孔子所学亦学其以前之中国古人而已。近中国人能自振拔,使后世犹有中国人,则正孔子之所欲学。孔子其人,与其道,终亦必应有再兴起再光昌之一日。言念及此,诚不禁其私人之馨香祷祝,鼓舞向往,于无竭无穷之一境矣。孔子有神,尚其鉴之。
(摘自:钱穆:孔子与论语,台北:经联出版社,第11-20页)
按:原文为钱穆先生于一九七九年九月二十八日为孔子二千五百三十年诞辰所作,题为《大哉孔子》。
……
生逢乱世,信释迦,尚可一人盘坐证涅盘。信耶稣、穆罕默德,尚可死后灵魂上天堂。信孔子,则孔子自言:“道之不行,吾知之矣。”是又何所望?孔子又曰: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是信孔子而为一士,既无教会组织,又无信众供养。孔子自言之,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赞其大弟子颜回则曰: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后世尊孔子者,遂以“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为一大课题。又曰“安贫乐道”。以此较之佛、耶、回三大教,其困难又远过之倍蓰而无算。故凡为中国社会中一士,尊奉孔子,不啻为半个和尚,亦且可谓是一双料和尚,因其不忧一己身家之生计,而更以大群天下为虑。遁世而无闷,独立而不惧。而中国社会亦能善养此一辈士,历两千五百年而不衰益盛。则中国文化之伟大优深,亦可由此窥入,而约略得其依稀仿佛之所在矣。
……
故欲尊孔子,约而求其要,则为论语二十篇。括而论其详,则自秦以下,一部二十五史,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国民族之所以为中国民族者,乃莫不与孔子有关。我惟有曰“大哉孔子”。实甚憾于无言以加之矣。
……
民国以来,中国人之在此世界大潮流之冲荡横逆中,已无自信之心,亦无自拔之力。七十年来全中国人心几乎一仗西化,认为国家民族前途唯此一线堪赖堪望。而孔子其人,《论语》其书,乃终不免为国人鄙弃与忽忘。
……
试问今日台湾一千七百万人,曾读论语者有几?然则今日而言尊孔,亦徒尊其名而已。孔子之品格修养,与夫其得尊为中国之“至圣”之所以然,又谁欤知之?
……
孔子曰:“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中国人之为中国人,已历五千年于前,焉知其不再立五千年于后。而孔子其人,既崛起于前,又焉知孔子其道,不在复兴于后?要之,孔子乃一中国人,孔子所学亦学其以前之中国古人而已。近中国人能自振拔,使后世犹有中国人,则正孔子之所欲学。孔子其人,与其道,终亦必应有再兴起再光昌之一日。言念及此,诚不禁其私人之馨香祷祝,鼓舞向往,于无竭无穷之一境矣。孔子有神,尚其鉴之。
(摘自:钱穆:孔子与论语,台北:经联出版社,第11-20页)
按:原文为钱穆先生于一九七九年九月二十八日为孔子二千五百三十年诞辰所作,题为《大哉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