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吧 关注:47,359贴子:292,008
  • 3回复贴,共1

河道清淤方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你要了解,这个河道有哪些排污管排入污水,周边的工厂都是生产什么东西的,排放的污水、固废种类。你要确定你们河道的底泥是不是重金属超标,要判断底泥是不是属于危险固废。判断标准是看重金属的浸出毒性,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判断。超过标准值就是危险固废,没超就是一般固废。
如果说只是一般固废,那么把底泥挖出来—脱水—然后填埋或者补充到别地的土壤就行。
如果说是危险固废,那么就需要挖出来-脱水-稳定化(加药剂)-固化(加水泥、石灰)-然后填埋。
4. 河道疏浚方案 4.1方案选择原则
(1) 疏浚方案既要考虑工程实施中技术上的可行性及经济上的合
理性,又要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不造成二次污染。
(2) 疏浚方案要考虑霞湾港的实际情况,河道不能断流,因此施工期应选择在枯水期进行。河道底泥厚度差别大、而且底泥厚度较薄、不太适宜用抓斗挖泥。
(3) 清淤设备选择应进行多方案筛选和比较,既要考虑圭塘河清淤工程的施工条件,又要考虑污染底泥清淤与处置的化学、生态等环境保护方面要求,比选出技术上先进可行、施工成本低、效果好的环保清淤设备。
(4) 尽量采用现代化施工手段,实现高科技科学施工,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工程造价。
(5) 工程的目标值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工程设计执行国家规范和标准。
4.2河道疏浚施工方案
河道疏浚的目的是疏浚去除河道中的底泥。霞湾港河道的底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清除了底泥即清除了污染水体的内源,减少底泥中的污染物向水体中释放。
国内外河道底泥疏浚技术发展已趋成熟。根据霞湾港河道的实际情况,底泥的清淤施工期应选择在枯水季节进行,选择围堰清淤作为本项目的河道底泥疏浚方案。围堰清淤施工也分多种施工方法,针对霞湾港的实际情况,本设计方案选定推荐两种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
4.2.1.1挡水围堰
考虑本工程水流量、水位标高、施工工期、以及淤泥的运输问题。因此,采用土石砂袋围堰。土石砂袋围堰顶宽2.5m,临水侧坡比1:2,背水侧坡比1:1.5,共长30.0m。土石围堰填筑所用土料全部从附近土料场取料。采用1m3反铲挖掘机挖装,10t自卸汽车运输直接填筑部位,推土机压实。围堰拆除采用1m3反铲挖掘机挖装,10t自卸汽车运至附近弃碴场。
4.2.1.2清淤清障疏挖工程
河道清淤沿河道中心线设置隔水围堰,将河道一分为二,先从西边开挖,处理完西边河道底泥后再至东边开挖。
首先在河道淤泥外边一侧挖一条纵向排水沟使河水归槽。用土方堆在槽边形成土埂,使少量的河水通过水槽排水。然后至河道中间设置袋装沙土围堰,设置围堰时应注意底泥深度。
在疏掏底泥时应采用自上而下依次清理的顺序。河道清淤断面宽度在17m至19m之间,将河道一分为二的施工,刚好可以满足一次将河道中央的淤泥挖至围堰或装载车上,故河道中央的淤泥不需经过2次倒运方能至河道两侧。同时由于不采用水中清淤,而采用了上游围堰、干式施工、故淤泥含水量不大,运输过程可用带盖自卸汽车运输即可,但仍需注意沿途滴漏和臭气问题。
清淤过程中由于河底标高无法清楚的检测到,故需准备探杆一套,在一定区域内清淤完成后,检测人员立即用探杆检测清淤深度,避免出现漏挖或开挖深度不够的区域。
清淤清障疏浚工程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首先由测量人员进行测量定线放样,测量开挖原始断面,测放开挖轮廓线,施工过程中随时控制边线。
土方开挖时,为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必须做好排水工作。排水采用潜水泵明排的方法,在局部基床一侧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使渗出的地下水和流入的地表水汇至集水坑,用水泵抽出基床外,坡顶设截水沟拦截地表水。
2清淤前,先将河道开挖线范围内的表层树木、垃圾等清理干净,人工集料,挖掘机装车,10t自卸汽车运至指定的弃渣场内。
3机械直接开下河道内进行淤泥疏掏,然后用抓斗挖泥机把临时堆放点的淤泥装到10t自卸汽车上,然后由汽车转运到指定处理场。
运输淤泥的车辆应科学调度和加强管理,采用密闭车厢以严防沿途跑冒滴漏,并定点倾倒于处理场所内。土方开挖和回填,采取“就近堆放、就近借土、就近回填”的原则。
4.2.2方案二 (截流围堰)4.2.2.1疏浚施工前准备工作
(1) 开工时对河道实施截流。围堰施工前应与河道管理部门协调核对围堰时的河水断面流量、流速,根据现场实际状况确定河道截流、围堰方案,对围堰长、宽、深进行具体的设计,以防河流断面被压缩后,水流对堰身的冲击,保证围堰的稳定。
(2) 在清运围堰区内底泥前,对两岸的排污口要截流处理,将排污口的污水引入到排水渠,不影响清运河道底泥,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4.2.2.2围堰布置剖面示意图
说明
(1) 围堰利用河道自然走向设置,沿西岸留出过水渠道。
(2) 围堰呈东宽西窄。即东岸围堰内为第一作业区。待第一作业区施工完毕,再将围堰移位,形成西岸第二作业区,而第一作业区变成过水渠道,再对第二作业区进行施工。
4.2.2.3围堰施工及抽水环保要求
围堰采用袋装砂土叠筑,迎水面铺编织布防渗并用袋装砂土压盖,袋装砂土叠筑时须做到排列密实、整齐。围堰顶宽0.6m,两侧边坡1:0.75,围堰高度应比正常高水位高出0.5m~1.0m。
围堰后派专人对堰体随时进行观察、测量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加固措施,挖掘底泥施工面围堰内,要用木桩进行加固处理,以防底泥挖掘完成后向作业区倾倒,具体桩距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在挖掘底泥前,将围堰内水抽干时,不能搅动河道表层淤泥,避免重金属释放进入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4.2.2.4底泥挖掘和运输
清理底泥过程中,机械设备挖掘搅动底泥会使底泥中沉积的重金属重新释放进入底泥残留的污水中。所以,需要设置一条排水沟使水汇入围堰内设置的集水井,采用潜污泵将污水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底泥全部清除至原状土,但必须保证将底泥清走,不留残土。
运输车辆内设置塑料膜,有效解决了运输过程中渗漏、洒落等问题,避免产生二次污染。运输底泥全部清运完毕,应及时拆除围堰确保河道畅通。
根据圭塘河湘府路至香樟路段实际情况,靠近湘府路往北约1.6公里的河道被3个拦水坝分割成2部分,不适宜采用将机械直接开下河道内进行淤泥疏掏处理。因此本可研拟采用两种施工工艺对河道进行疏浚施工。香樟路往南1.6km河段采用方案一施工工艺,湘府路往北约1.6公里的河段采用方案二施工工艺。
5.2底泥处置方案选择 5.2.1处置方案的选择原则
(1) 以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为主要原则。
(2) 根据霞湾港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重金属含量,采用工艺技术成熟、投资成本低、管理简单方便的技术方案。
(3) 综合分析各个方案,优先选择节省投资、运行费用较低的方案。
(4) 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符合当地要求和条件。
5.2.2推荐方案
底泥的若干种处置方式各有其优缺点,采用何种处置方案最主要的根据就是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
由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分析结果报告,霞湾港该河段内重金属及有机物等含量较高,尤其是Cu、Cd、Hg超标率均为10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霞湾港河道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
根据霞湾港河道底泥污染的特征—氮磷有机型和重金属型,以及处置方案的选择原则,本着以保护环境、安全经济和人民健康为原则,考虑到霞湾港的特点,经过综合分析,确定采用稳定化、固化后,进行安全填埋处置。
底泥的土地填埋法又分为干化后填埋和采用EHC-M技术填埋
分别说明以下
5.3干化后填埋
干化后填埋就是将底泥从河道挖掘出来后运送至专用干化场脱水,脱水后的底泥再运至防渗填埋场进行土地填埋,干化场的底泥渗滤液经治理后外排。
根据底泥填埋技术的特殊要求处理工艺为充填、推平、覆土和
压实等操作过程。填埋过程中布设排液系统排出渗滤液导出底泥
中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气体并及时进行排放。
5.3.1填埋工艺
汽车每日运输干化后的底泥至填埋场人工在当日的底泥层上喷
洒除臭剂和消毒剂并喷洒液态膜形成隔离层并且做好职工的劳动
安全保护以避免疫情的发生。
底泥填埋场首先要对填埋场底进行整平处理整平后的库底和侧
壁上铺设防渗层以防止渗沥液渗漏。场内内设置导流系统排液管道
和集液井将渗沥液收集后用潜污泵提升至渗滤液处理站进行处理。
为了防止底泥产生的渗沥液污染地下水和周边地表水填埋池必
须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按照强制性规定填埋场必须进行防渗处理
防止对地下水和周围农田的二次污染同时还应采用人工防渗防止地
下水进入填埋区。


1楼2014-12-11 11:20回复
    马克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2-11 11:39
    回复
      楼主好帖 赞一个


      3楼2014-12-28 08:48
      回复
        这是河道清淤使用的淤泥脱水机


        4楼2016-03-19 11: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