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边菊吧 关注:66贴子:7,434

也贴几首絮欣赏滴诗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理由: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以“淡墨痕”来写梅花,为的是抒发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而不向世俗献媚。絮也认为,为君子者当如此


1楼2008-03-28 21:52回复
    找了半天才找到一张介小的图图,汗


    4楼2008-03-28 22:29
    回复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这两首,第一首是易安早期作品,絮所喜欢的是里面流露出来的带有淡淡羞涩的少女的俏皮与天真。第二首则是易安作品中少有的风格,其中的慷慨与爱国激情,在任何一方面都不输于男儿。而这,也是絮欣赏她的原因。


      5楼2008-03-28 22:37
      回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理由:
        稼轩是难得的一位文武双全的词人,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写这首词的时候,其已经年高六十又五,仍心系国家安危。奈何虽老有凌云之志却不得伸,只好发此感慨。


        6楼2008-03-28 22:46
        回复
          【渔父】  
          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理由:贴后主的这两首,因为其决定了后主凄苦的一生。
          后主天性文弱,不喜为政事所扰。其一就是其为表明自己无心参政的词。虽有说是为了消却其皇兄的疑心,但也真实反应了后主的内心的对自由的渴望。然似乎是造化弄人,后主却却始终难逃帝王之命。这样的性格,再加上当时的南北局势,必定造成后主成为一代亡国之君。絮喜欢苏辛的那种豪气,却也没办法排斥后主的软弱。毕竟,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造就出来的行为性格也不同。
          后面一首,应该是后主最出名的一首词了,也是其最终招致杀身之祸的导火线。想到这里,絮倒很敬佩赵匡胤,而对赵光义甚为不齿。虽然絮不喜欢说如果,但每次想起后主,却总在想,如果他没有生在帝王之家,或者如果赵光义没有拭兄篡位,后主或许就不会那么悲惨的结束自己的生命。


          7楼2008-03-28 23:07
          回复
            太晚了,下次有空再补充~~~~~~


            8楼2008-03-28 23:15
            回复
              呵呵,看来小絮总的爱好倾向是豪放派了。即使婉约也要含豪放元素。也许是性格使然。
              我和你的区别是,无论豪放婉约,也无论清高世俗、政论抒情,甚至纯写景的,只要写出风格,写出真情,写出真知灼见,写出新意,我都能接受,都喜欢。我小时候住在大杂院,后来做副刊编辑,接触各色人和各种文,大约受此经历的影响,喜好也就很杂家了。
              我以为从题材风格上讲,作品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写的好或差的问题。即使苏轼柳永,从美学上讲,也各有千秋,就说在文学的天空上,一个是恒星,一个是行星,但仍然谁也代替不了谁。有了无数各种星体,也才说得上星光灿烂了。所以,在文学上,一种风格永远无法取代另一种风格,只能多种风格并存。归根结底,这是由人们多元化的需求和爱好决定的,当然这也包括作家诗人自身。
              正因为这样,我欣赏朋友们写的一切好作品,不论题材风格。


              删除|9楼2008-03-29 08:23
              回复
                笑,看来絮不该留一部分后面才贴了~~~~~~

                ^_^
                行香子 
                秦 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理由:这首可谓是纯写田园风光的词,格调轻快而带着些许俏皮,语言也很质朴。让读者的思路随着作者的脚步而转移,心情因着词里透露出来的气氛而轻快起来。
                几个老师曾跟絮说,诗词要讲究起承转合,所谓“转”就是由所见转入所感,而“合”则是在精神上对全文的升华。絮所经历的对同龄人来说应该算比较多的,然絮的性格却决定了絮不喜欢去“感”。譬如写景,就只是写景,于是诗词里便总是少了点内在的东西。然这首却是在教絮如何在纯粹写景的时候,能够把心情的轻松也带进来。
                这首词是在絮写完了《行香子-春游》之后,半半发给絮的。半半说很值得絮借鉴,絮对这首词可谓是一见钟情。


                10楼2008-03-29 10:46
                回复
                  另:絮出生在“自古淮上多豪杰”的淮北地区,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较多,从小又调皮而倔强,类似于翻墙爬树的事情干了不知道多少次,好像的确男孩子气了点。^_^8过絮一点都不排斥婉约派的诗词,只是比较排斥小心眼的人,或者是有点鄙视。对不喜欢的人,有时候就连同其文一起不喜欢了,譬如余秋雨也是被絮所不喜欢的其中一个。但絮也并不是小心眼到因为其人而否定其文^_^,不喜欢与不承认是两码事。


                  11楼2008-03-29 10:54
                  回复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理由:絮最初接触这首词,是因着邓丽君,当时偶尔听到这首歌,就被其词中所透漏出来的凄美以及词中强烈的画面感所吸引。后来才找到这首词,然后就被列入絮的喜欢之列了。絮其实没有多少音乐细胞,因此对许多现代音乐中的华而不实有点反感。曾经听游鸿明《诗人的眼泪》,觉得曲调还不错,但看到歌词后却很郁闷,因为整个一首歌就是拿后主的许多词拼来的,于是后来就拒听其歌。然而邓丽君却是絮所喜欢的一个歌手,她的嗓音很独特,能够在歌声中把隐藏在宋词中的最底处的悲凉与凄切尽情释放出来,让人为之动容。
                    说到音乐,后弦也是絮所喜欢的歌手之一。估计是因为他的曲子中有点江南小调的味道吧,就好像有人在春日里,一边浏览身边的景色,一边吹着柳笛,一边想着一些好玩的事情一般^_^


                    12楼2008-03-29 11:07
                    回复
                      点绛唇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理由:当初看这首词的时候,正好是在合肥的乡下,也凑巧屋子外面正下着连绵阴雨。合肥虽不是江南,却也有着江南的味道。徽式小院,黑瓦白墙。再加上天空中墨一般的云与灰色的天空,整个就是一幅水墨画。而画中所透出来的就是王禹偁词中的“雨恨云愁”。而因着絮也已经半年多未回家中,自然被这种词景交融的氛围所感染,于是这首词也成了絮的所爱。


                      13楼2008-03-29 11:20
                      回复
                        晕,13楼应该是刘禹锡~~~~~~~~


                        14楼2008-03-29 11:29
                        回复
                          饿死了,早饭还米吃~~~~~~~~~~

                          暂时记得起来的喜欢的词就这些,等以后再继续添加吧^_^


                          15楼2008-03-29 11:30
                          回复
                            天呀,余秋雨怎么得罪你了?他心眼不小呀。不过,我实话实说,你讨厌某位作家且耿耿于怀,甚至因人株连到作品,是恨屋及乌了。我怎么觉得你真的有些小心眼了。得饶人处且饶人么,何况那些人都离你那么遥远,有的还是咱老祖宗。
                            咱们有一点一样,你的出生地多豪杰,我的家乡是燕赵之地,可是自古多慷慨悲壮之士的!都受地域文化影响,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心理。而这种心理应是豪气大度,着眼于大处,以天下为己任,不拘小节,不结小怨。从你喜欢的风格可以看出这种影响,只是在具体行事时,有点走样了。呵呵,聊天而已。


                            删除|16楼2008-03-29 12:21
                            回复
                              笑,倒不至于耿耿于怀。只是对有些作风不喜欢,尤其掺杂有人格问题时,就会在心里产生很强的排斥心理(这点纳兰不在其列)。之前对郭沫若也是如此。
                              其实絮在生活中,很少也不会与人结怨,做事还是很能照顾大体的。但并不代表没有不喜欢的东西。淮上人还有一点,就是性子很直,如果有矛盾可能立马就会干上一架。絮虽未直到如此地步,但还是喜恶比较分明的。絮对人,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_^


                              17楼2008-03-29 12: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