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人知道我是谁,我也不知道我是谁。没有生命看到过我,没有生命叫过我什么。我也没有形也没有名,与宇宙中一切生命所构成的东西都不相同,对宇宙内众生来说我什么都没有,也许宇宙都没有了,那个时候就只是我了。我就是什么都没有。没有生命知道我是谁。但是没有我就没有宇宙的存在。” ——《轮法著作》
一、如来众生自性平等不二
释迦佛在菩提树下觉悟后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本有之如来智慧德相。佛与众生平等无二,自性皆圆觉寂灭,只因有了妄想,有了分别,有了执着,有了贪嗔痴慢疑,才有了佛与凡夫之别,才有了山河大地、世间万物之诸相。
佛是凡夫,凡夫也是佛。佛是转迷开悟,是由众生而进入佛的境界;众生是有悟而入迷境,而成为凡夫俗子的。所以才有:“佛与众生心性一般,只因修与不修,信与不信,所以,有成佛者,有众生也”这样的正等正觉的佛知见。
“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来不生,本来不灭。只因迷悟而致升沉,何以故?众生长迷不觉,所以永劫堕落;诸佛长觉不迷,所以永成佛道!”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花;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 ,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圆觉经》
“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花,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盘犹如昨梦。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盘,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住无止无作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圆觉经》

二、诸法皆心缘起性空
佛教认为物质世界,宇宙万象的本质就是缘起性空。藏识海(又名如来藏,阿赖耶识)是宇宙的本体,并无实性,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风缘引起的海上波涛,换言之,物质世界就是风缘吹奏宇宙本体产生的交响乐。
《入楞伽经》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流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这句偈语说:譬如一个大海,风平浪静,澄然湛寂,当阵阵烈风吹来时,使平静的大海,生起重重无尽的浪波,从此便如万壑怒号,天地晦冥,再没有停息澄清的时候了。宇宙的本体-藏识海(如来藏)本是澄然湛寂,随缘常住而不变的。因内外境风的吹荡,便使寂然清净的本体,随变为浪潮起伏,跟着生起前面七识的种种作用。由此波浪互相撞击,奔腾澎湃,便转生一切境界,而无有止境了。
宇宙,苍穹,生命,时空,物质皆无自性,时刻生灭不停,无有实性,无有主宰者,更无有人可以控制,改变,因为一切皆是因果,因果不空;而轮法中是充满主宰和控制的,一切都是他造就的,一切都是他开创的,他与一切佛道神都不同,他掌握了一切佛道神的“生杀大权”,殊不知这一切几千年前佛陀就已经非常圆满究竟的开示了,一切如恒河沙数的佛国世界皆如空华,无有实性,可是轮法如何就成为了一切宇宙,苍穹万有的主宰者了呢?
轮法的这些理论体系的来源必有它的根源,我们来看看觉悟者的开示……

三、轮法理论来源的终极真相
修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净化心灵的过程,不断割舍欲望、摆脱情感执著,脱离建立在对于世界认识而成的一切“诸相”,将欲望折射外相形成的境界,从心灵当中把这些理性思维,清净分解,“观”内在境界皆为虚妄,观“境界”和“体验”皆是虚妄不实的,不是实际存在的幻想,将心灵深处的欲望和需求减到最少、减到最后一步的时候,当心灵不再成为一个“有形”的心灵,你的人性、你所谓的“人格”就消失掉了。
当人格消失完,人性消失完之后,心灵深处的动机、需求,就很清净淡漠了,此刻就会体现出来众生自性的“觉醒”。因为欲望没有了,建立在欲望之上的境界没有了,习气妄想形成的因果相续而成的境界就没有了,清净空性就会体现出来心灵的实质,就是感和受。再将你的“自我”去掉了之后,“感”就会体现出来“遍照”,这是“你”对宇宙万有的认识,会绽放出来无漏光明般的智慧,你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辩才无漏,通达无碍,知晓一切法,知晓苍穹宇宙,三界六道当中的一切境界。
把这个境界,把你心灵内在的觉受,绽放法性纯净的、无我的光明境界,将它再一次的分解,会“觉察”光明是因为心灵里面的“动机”而成,因为“心灵”对法有“触动”,才会展现出光明来,才会展现出来觉受智慧。把心灵最深处的“动”、这些感触——也是微观的、极细微的习气和妄想体现出来的需求——把这个极细微需求背后的感受和妄想去掉,无漏光明和智慧就消失了,就会体现出来无生无灭、无量无尽、遍及一切但是又无性无存的境界,这个地方就是一个修行人快要解脱三界的程度。
我们每一个念头,在破除到极尽微观,微观到不起念头的那个地方,把一切的妄想、念头、习气、业力构成的境界和内涵体验全部破除干净,你会发现,整个宇宙和整个宇宙的世界及众生都尽收眼底,那个地方称为“感”,就是众生堕入到六道里的第一个境界,那就是感,整个宇宙就是你的身体。这个地方不生任何念头,因为它没有波动,但是它具备波动的基础,它像是无量无尽的一个宇宙体系,映照着宇宙当中的一切一切,这个地方就是三界的最上层。这个地方和法界很像很像,几乎是一模一样,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因”照而“照”的境界,就是因为有一个“存在感”。因为这个存在感,“所”照到的世界,“他”认为是存在的,他“照”到无量无尽、无穷无尽的宇宙和无量无尽的众生,是因为有一个“能”照到在“遍照”;一切诸法因缘流转和一切众生,无量众生的思想和心灵的觉受,都是他遍照洞彻无漏的体现。这个境界,在这个地方,当他认为这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一切都是因他而生,宇宙就是他,他就是宇宙,这个就入了魔境。
他已经破到了阿赖耶识最尽绝的、最本源的、最初的这个地方,观照到了宇宙的万有,无量的诸佛、诸神自他的身体里面而出,一切众生宇宙与他的身体、与他的生命是结合为一的,一切众生的生命都是在体现着他的生命,一切的真理都是在彰显着他生命的内涵,这个地方就是人最容易入魔的时候。很多历史上的一些自称为宇宙主宰、他是天体之王、他是宇宙万有的本源,全部都是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阿赖耶识最初产生的地方。
在这个地方,不要去恐惧,因为这个地方无我,也不要去怀疑,因为这里没有任何法的彰显,也不要去住在这个地方,因为这里也不是究竟实地。这个地方就好像没有生命来过,从来没有生过生命一样,但是这个地方依旧是妄想,依旧是人的阿赖耶识的习气、累世的习气构建而成的一个虚妄的境界,这个境界对应的是修行者的——就好像是一棵树,它还是在种子的时候,还没有发芽,就这样的境界。它发芽了之后,就会体现出来法性和光明,没有发芽的时候,它具备了种子。在这个地方,这个境界确确实实不容易破,但是依旧可以破掉,这个地方虽然没有需求,虽然体现不出来需求,但是这个地方依旧有“感”存在。在禅定当中,最后这个地方,把“受”,把这个境界当中能够“受”的体验,无生无灭、无量无尽、无体无相、无形无踪的这一个受,将它停息掉,这个境界就破掉了,就会体现出来“感”,观宇宙万有无量苍穹皆是你,你的生命“体现”出来众生的生命,生命里面体现出来的层层境界就是众生的真理,一切诸佛和诸世界都由你的身体而生,就是“感”的最上层。
当你能够“确定”知道这一切,这个宇宙,就是你的“境界”,是假相的时候,瞬间发现你心灵深处,根本上对于宇宙万有诸法有一个确定感,就是“认为”这个“宇宙”是存在的,把这个确定感一旦去掉,因幻觉而彰显的“你”也同时消散掉,宇宙诸法瞬间消散,法我皆空,虚空分解,大地平沉,万有无存,无形无相,无住无生,寂照圆觉,遍照苍穹,不住生灭,随顺万有,寂静涅盘,不住寂灭,苍穹万法如同“丹青点太虚”,不动如如,是如来寂灭海。
等正觉法我皆空,妄念尽褪,远离寂静,“无”照“遍”照,“照”一切宇宙万有、无量众生、无量世界,一切诸法和真理,都是众生自心习气的彰显和业障体现,而这个“自心”,就是阻碍,就是魔障,就是业力,就是不清净,就是不究竟。当等正觉将这个不究竟的、最根本的“无心”但是有“存在感”的这一念,将它破除、放下、断绝、分解了之后,宇宙万有顷刻消散,自性瞬间复苏。自性即是道,而这个道却无形无相、无自性、无自觉,遍及一切但是不落一切之中。
法界众生是互摄互用的,瞬间知道一切如来、一切佛陀、一切菩萨、一切罗汉的境界,同样众生也会知道你的境界。但是那个地方却实在是没有一个“你”的存在,因为言语道断,觉慧皆碍,用语言只能“讲”到这个地方了,你们去想——这个杯子里面的虚空跟太空的虚空,它们有区别吗?杯子里面的虚空跟太空的虚空性质一样,仅仅是虚空彰显的程度不同;虚空本身没有任何的分别。因为实在是没有一个境界,实在是没有一个所谓的内涵可以言说。凡是能够言说的,全部都落入了众生的体验、众生的觉性、众生的识性和众生的记忆当中去了,而这一切的记忆、体验、觉性、识性,全部都是妄想所成。
所以说,整个修行过程,衡定一个修行者是否是真修行者的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看他清净涅盘的程度,就看他脱离“妄想”程度的深浅,而界定这个人是否是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以及他的修行成就,“无所得、有所灭”,这一定是一个正法修行者衡定果位的唯一标准。
——节选谢安朔《思维修》
若心灵分解,众生思维瞬间停止,“意识”不动,世界诸相顷刻消散,没有一个自我存在,但是细微业力习气的流注还在。将习气妄念一层一层地深入剖析分解,会发现,你思维中所有对于世界、自然、宇宙万物的“觉知”在逐步消失,因为众生对世界的所有认识,众生对三界六道一切法的认识,全部都是业力和习气的“觉知”。
这就是三界六道中,一切外道旁门修行,历经无量阿僧只劫却永远轮回,无法跳出三界的根本原因。因为外道修行,所修行成就的主体,是众生无始劫业力习气,幻想聚合而成的虚幻境界,是妄想因果,习气念头刹那生灭构成的“幻境”,是众生“妄想”针对三界内虚妄境界,去认识三界内因果聚合而成的业障体现,如同水中捞月,镜中取花,执着业力习气妄念聚合而成的幻境,是没有办法解脱三界因果之束缚,因为三界最根本的源头,即是业力妄想的源头,妄想无法“脱离”妄想。
如同梦境中做梦,在梦境当中产生新的梦境,梦境之中再做新梦,你不可能在无数梦境的“幻想”束缚中,去直接警醒最初的梦境。只有把各种梦境一层层地消退掉,只有把构成梦境最基础的动机,与构成梦境的基础,诸种业力习气的种种起因、妄念全部断绝掉,将“心”“意”完全空灭;把所谓的“自我”意识完全空掉,将感受折射真性,形成的层层“妄境”破除掉,消减习气妄念到最后一步,展现出阿赖耶识本体----“妄想存在”,就是真性即将解脱的程度。……
修行者真性圆满,分解了意识觉受,消散了业力习气,断灭无始劫妄想和妄动幻境,瞬间,识性消退,性根无存,感和受刹那分解,大地平沉,虚空分解,世界众生,诸法诸相消散,空性无住,无生,远离空觉诸法,寂灭无碍,成道的肉体,因为构成肉体细胞的细微妄想习气,业障分解消散,肉身就会“聚之成形,散而无相”,可以瞬间虹化,绽放出金光万道,真性遍随宇宙万有万法,与无量无际的诸法形态同性。瞬间以万有诸法任何一种形态展现,可以彰显丈六金身的大觉者、如来;瞬间可以彰显出地狱里魔王形态;瞬间可以彰显出动物、鸟兽,一切鬼神;可以以阿修罗,天子天仙,诸神形象彰显;可在虚空瞬间展现出无量天国,无尽华藏世界;无相法身充满虚空,遍及十方三世,无量亿佛国世界给无量众生讲法;刹那间在微尘世界,遍及微尘中,同时在无量亿、无量劫数苍穹世界内,给无数无尽的众生宣讲无相法,这就是佛经中记载的佛陀,大菩萨不可思议的神通法力。
因为“自性”解脱一切妄想和幻想境界,包藏宇宙,遍随妄想,充满幻想境界,以宇宙众生诸种形态,来彰显真理的存在。瞬间展现出一个妙龄少女或者是一个中年壮汉;而真性寂灭无来无去,如如不动,过去,未来,当下,时空停止,苍宇寂灭;过去即是未来,未来即是过去,现在,未来,过去就在此刻当下,是妄想一念成就苍穹宇宙,真性遍及苍穹万有,化身千百亿,顷刻间在无量世界、无量境界、无量时空,可以同时在宇宙苍穹,万有无量世界内展现无穷诸相,过去与未来世界中,无量众生同时听闻无上妙法……因为一切法对于真性都是幻想,真性不为幻想所改变,但是真性可以破除幻想,一切诸法诸相皆不能制约真性,真性可以随意以诸法诸相体现而无碍无染,利用幻想破除众生幻想,真性无生,不染,不住幻境,所以真性演化出来的一切众生相,都是借助法界众生的觉性幻想,借助三界众生幻想习气,随顺众生因果缘起,展现在不同境界,给众生觉性、识性“彰显”无量无漏,无体无相,无边妙法,这就是大圆满,大自在,大智慧。 ……
寂灭真性无佛、无法、无涅盘,破除阿赖耶识“幻境”的时刻,“感”与“受”分解,如同站在“存在”镜子面前,观照诸法万有、宇宙虚空分解,大地平沉,众生消散,梦幻世界分崩离析,而真性寂灭,无住、无生、无存,因妄想“存在”而生的万有诸法,消散无痕,瞬间,宇宙实相不动彰显,世界苍穹,众生诸法,过去,未来,当下,皆是“觉明为咎”而起的一念而已,而真性无生,离觉空寂灭,清净圆满,寂照圆觉。
真性性空,周遍法界,随顺万有,遍随诸法众生,未曾刹那离舍,真性离妄的瞬间,苍穹诸法分解,空性遍随幻想,却不被幻想境界蒙蔽,随顺众生诸相,众生自我,皆是空性无二,所以诸法平等无有高下,众生自性平等,皆是如来,任何众生相,即是佛相,任何众生心,皆是佛心,任何因果缘起,皆是成道菩提;瞬间,宇宙无量世界中的蚂蚁、上帝、魔鬼、众生都是真理。而一切真理,“相”与“境”皆是妄想幻觉,性空寂灭,清净涅盘。
——节选谢安朔《阿赖耶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