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记者陈诚吧 关注:665贴子:9,702
  • 11回复贴,共1

(原 创) 【童年的“野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 创) 【童年的“野菜”】
【政法记者 陈诚】 进入三月,春光明媚绿草如茵,百花争艳桃红柳绿。到了每年的四月份,正是踏青的好时节,也是野菜生长最茂盛的时期。采一把鲜嫩的野菜带回家,精心烹制细细品尝,是老家人的传统习俗。
野菜的种类繁多,让人数不胜数。多少文人墨客赞美其甘甜味美清雅淡爽,朴实无华凡而不俗。又因田间地头处处可采摘,便成为了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菜品,与鸡鸭鱼肉相映成趣,可见其雅俗共"享"的独特饮食地位。
童年的记忆里,家中生活很是艰难。那时,家在农村,兄弟姐妹多,烧的菜经常不够吃,往往等母亲上桌时,菜碗里早已空空如也了。为解决一家人的吃菜问题,母亲经常采摘野菜,并成了烹饪野菜的高手。地里野生的马齿苋,母亲将其洗净,揉匀,晒干后与春笋一起煸炒,放点儿野蒜蓉,香味四溢。每当母亲从田里劳作回来,便随手采一把灰灰菜,洗净捞出后备用,然后在盛有粗面粉的坛子里放点盐巴加水拌匀,再将灰灰菜沾上点粗面粉,放入蒸笼大火猛蒸,10多分钟之后,一锅香喷喷的灰灰菜馍馍便已出炉。地里偶尔长出几簇稀稀拉拉的蕨菜,母亲便将叶子摘掉,然后将根部洗净,拌上辣椒粉、姜蒜、盐醋和酱油,便成为餐桌上的开胃菜。若切上红红的辣椒丝,佐以芝麻和野蒜煸炒,就变成我们家待客的美味佳肴。
一道道野菜,陪伴我度过缺衣少食的童年和寒窗苦读的少年,直至长大成人。如今,会做野菜的母亲已离我们而去,再也吃不到如此正宗的野菜宴了。
每年清明时节再忙,我要回老家给父母亲上坟,踏足于乡村的田野,感受着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我采几把新鲜的野菜带回家,烧制几道野菜。举箸细品,虽做不出母亲烹饪野菜的独特味道,也算是缅怀深深的母爱吧。我记忆童年的野菜太美了,更体现出生我养我的家乡而美丽。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4-12-14 00:44回复


    2楼2014-12-14 01:27
    回复
      2025-05-14 15:27:50
      广告


      3楼2014-12-15 15:36
      回复
        作者的文章写的让人通俗易懂,让人感悟很深,也写出了正能量,真正是一篇好文


        4楼2014-12-16 11:26
        回复
          作者的文章写的让人通俗易懂,让人感悟很深,也写出了正能量,真正是一篇好文


          5楼2014-12-16 11:51
          回复
            作者的文章写的让人通俗易懂,让人感悟很深,也写出了正能量,真正是一篇好文


            6楼2014-12-16 11:52
            回复


              7楼2014-12-16 12:06
              回复
                感人肺腑的文章,让人看了感悟很深!


                8楼2014-12-28 12:47
                回复
                  2025-05-14 15:21:50
                  广告
                  一道道野菜,陪伴我度过缺衣少食的童年和寒窗苦读的少年,直至长大成人。如今,会做野菜的母亲已离我们而去,再也吃不到如此正宗的野菜宴了


                  9楼2015-01-19 10:16
                  回复
                    一道道野菜,陪伴我度过缺衣少食的童年和寒窗苦读的少年,直至长大成人。如今,会做野菜的母亲已离我们而去,再也吃不到如此正宗的野菜宴了。 


                    12楼2015-02-08 15:02
                    回复
                      一道道野菜,陪伴我度过缺衣少食的童年和寒窗苦读的少年,直至长大成人。如今,会做野菜的母亲已离我们而去,再也吃不到如此正宗的野菜宴了。  


                      13楼2015-02-12 16: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