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心肺复苏模型人为一个非目击的成人心脏停搏,医生单人实施抢救,按照CAB的程序完成操作:
1、 评估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或者意识丧失应立即施救。操作者首先看天看地,判断周围环境安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自我保护意识,然后才开始实施现场心肺复苏。同时看表、记住开始抢救的时间。
2、检查患者有无反应,有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
医生先到达患者身边,位于右侧,双膝跪地,就地抢救;尽量靠近患者身体,双膝与肩同宽。判断是否昏迷的方法为拍肩、呼唤,凑近病人耳旁5公分、对着左右两个耳朵大声呼喊,确认意识丧失。然后用大拇指的指甲掐压患者人中2次,同时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是否正常(4秒内完成)。“判断”贯穿于整个心肺复苏的全过程;判断要快,只能用5~10秒完成。
3、启动BLS:高声呼救“患者无反应、快来人呐、帮忙抢救!呼叫120”。
4、摆放体位:将患者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去掉枕头、解开衣服、理顺身体。
5、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数1001,1002,1003,1004,1005„,同时沿顺时针方向巡视患者四肢有无抽动(第1秒就抬头巡视,从左上肢开始),最后观察患者的面色改变和有无咳嗽反射(第5秒做此动作、停顿2秒时间),限时6秒钟完成判断。如判断无心跳,立即由医生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要求操作者随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
6、胸外心脏按压(C):操作者双膝跪在患者右肩旁操作,左膝平患者右肩,双膝间距等肩宽,按压时要求操作者随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 *徒手做胸外心脏按压的规范要点(五要素):
按压部位——胸骨正中线的中、下三分之一段交界处,快速定位方法为“胸骨下切迹”上两横指,每个周期按压之前都要先用手正确定位、清晰显示;抢救者的左手掌根部应始终紧贴病人胸壁皮肤,做到放松不离位,牢牢将左手掌固定在正确的按压部位上。
正确手势——快速定位后,马上抽出右手搭在左手的手背上,双手重叠并十指交叉、相互扣起来;只能用左手的掌根部与病人的胸骨接触(面积越小越好),其余五个指头必须全部翘抬起来,不可将按压力量作用于病人的两侧肋骨上。 按压姿势——操作者双膝跪地,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的重量往下压(杠杆原理),而不是靠两个手臂的力量发力;因此双臂必须绷直,肩、肘、腕三关节呈一条直线(尤其肘关节不得弯曲);并且手臂这条直线须与病人胸部形成90°直角、不得倾斜,以操作者自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过程要求平稳、有规律,用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不得进行冲击式按压。 用力按压——按压深度使病人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对成人大约施加25~30kg的力量),简便、直观的评估指标为每次按压都能触摸到病人颈动脉的搏动,或者面色逐步变红润;每次按压后手臂的力量都要松开,保证压力释放、充分放松,让胸廓完全弹回。
快速按压——按压频率要至少100次/分钟,但由于还要交替做人工呼吸,
1、 评估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或者意识丧失应立即施救。操作者首先看天看地,判断周围环境安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自我保护意识,然后才开始实施现场心肺复苏。同时看表、记住开始抢救的时间。
2、检查患者有无反应,有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
医生先到达患者身边,位于右侧,双膝跪地,就地抢救;尽量靠近患者身体,双膝与肩同宽。判断是否昏迷的方法为拍肩、呼唤,凑近病人耳旁5公分、对着左右两个耳朵大声呼喊,确认意识丧失。然后用大拇指的指甲掐压患者人中2次,同时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是否正常(4秒内完成)。“判断”贯穿于整个心肺复苏的全过程;判断要快,只能用5~10秒完成。
3、启动BLS:高声呼救“患者无反应、快来人呐、帮忙抢救!呼叫120”。
4、摆放体位:将患者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去掉枕头、解开衣服、理顺身体。
5、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数1001,1002,1003,1004,1005„,同时沿顺时针方向巡视患者四肢有无抽动(第1秒就抬头巡视,从左上肢开始),最后观察患者的面色改变和有无咳嗽反射(第5秒做此动作、停顿2秒时间),限时6秒钟完成判断。如判断无心跳,立即由医生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要求操作者随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
6、胸外心脏按压(C):操作者双膝跪在患者右肩旁操作,左膝平患者右肩,双膝间距等肩宽,按压时要求操作者随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 *徒手做胸外心脏按压的规范要点(五要素):
按压部位——胸骨正中线的中、下三分之一段交界处,快速定位方法为“胸骨下切迹”上两横指,每个周期按压之前都要先用手正确定位、清晰显示;抢救者的左手掌根部应始终紧贴病人胸壁皮肤,做到放松不离位,牢牢将左手掌固定在正确的按压部位上。
正确手势——快速定位后,马上抽出右手搭在左手的手背上,双手重叠并十指交叉、相互扣起来;只能用左手的掌根部与病人的胸骨接触(面积越小越好),其余五个指头必须全部翘抬起来,不可将按压力量作用于病人的两侧肋骨上。 按压姿势——操作者双膝跪地,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的重量往下压(杠杆原理),而不是靠两个手臂的力量发力;因此双臂必须绷直,肩、肘、腕三关节呈一条直线(尤其肘关节不得弯曲);并且手臂这条直线须与病人胸部形成90°直角、不得倾斜,以操作者自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过程要求平稳、有规律,用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不得进行冲击式按压。 用力按压——按压深度使病人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对成人大约施加25~30kg的力量),简便、直观的评估指标为每次按压都能触摸到病人颈动脉的搏动,或者面色逐步变红润;每次按压后手臂的力量都要松开,保证压力释放、充分放松,让胸廓完全弹回。
快速按压——按压频率要至少100次/分钟,但由于还要交替做人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