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_蓝颜吧 关注:21贴子:804

【科普】同性恋知识科普短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4-12-14 16:09回复
    恐同也许是因为对同性恋群体的无知。
    我知道,很多人就算是了解了也还是不会改变他们对同性恋群体的歧视。
    但是只要有一个人能因为了解,而对同性恋的看法有所改观,那么发这篇文就不是无用的。
    本文内容摘录于网络资料。


    2楼2014-12-14 16:09
    回复

      一.同性恋的产生原因
      20世纪初,世界医学界否定了同性恋性取向与道德相关的观念。认识到同性恋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并非内心的扭曲,应尊重他们的个性化情感的发展。经过医学专家从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认为同性恋的形成有如下缘由:
      遗传因素
      携带有同性恋基因的个体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易于发展成同性恋细胞。这就说明,同性恋的性取向有70%是遗传基因所产生的结果。
      性激素影响
      胎儿的大脑受何种性激素的影响,决定了个体细胞未来的性取向。如果男性胎儿未得到睾丸激素的影响,而是受到母亲卵巢的雌激素影响,男性胎儿大脑就会女性化;女性胎儿如果受到睾丸激素的影响,女性胎儿大脑也会雄性化.


      3楼2014-12-14 16:10
      回复
        二、各种争议
        在关于什么因素决定一个人的性取向问题上存有很多争议(特别是关于环境和基因方面的争议):究竟性取向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是不可变的还是可选择的。
        在人们传统思维中,"大部分男人爱女人,所以男人应该爱女人,所以男人爱男人是不正常的"。部分同性恋支持者认为"人们约定俗成的上述观念没有任何逻辑推理可言,这是典型的"幼稚归纳推理",其本质纯粹是"感觉"而已。实际的情况是:大部分人是异性恋,少数人是同性恋。这个才是正常现象。
        当然,也有一些同性恋是后天逆转的,这些和家庭影响、社会风气有关。但是说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其实其影响的社会因素并不如表面上所显现的那般巨大,而是一个宽容的社会使得更多的同志走向公开而已,而保守的社会则让更多的同志选择了隐瞒。
        一些宗教组织相信同性恋是一种选择,并为同性恋者提供转化疗法(conversion therapies)来改变他们的性取向,但是这些疗法受到医学界和科学界的批评,因为它们带来的压抑感有时会导致治疗者自杀,或自卑感。美国精神学学会已经于1997年通过决议,表示从事这种疗法的医生将被认为是缺乏职业道德的。
        1973年,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行为自疾病分类系统去除。对于同性恋的定义更正为:同性恋是指一个人无论在性爱、心理、情感及社交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这样的兴趣并未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
        2001年4月20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出版,在诊断标准中对同性恋的定义非常详细,同性恋并非一定是心理异常。由此,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不再把同性恋看作一种病态心理。


        4楼2014-12-14 16:10
        回复
          三.法律认可
          ①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或地区包括:
          荷兰(2001),比利时(2003),西班牙(2005),加拿大(2005),南非(2006),挪威(2009),瑞典(2009),葡萄牙(2010),冰岛(2010),阿根廷(2010)以及墨西哥『墨西哥城(2010)』,美国『马圞萨圞诸圞塞州(2004),康涅狄格州(2008),艾奥瓦州(2009),佛蒙特州(2009),新罕布什尔州(2010),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2010),纽约州(2011)


          5楼2014-12-14 16:11
          回复
            ②承认同性伴侣之间的民事结合的国家或地区包括:
            丹麦(198圞9),法圞国(1999),德国(2001),芬兰(2002),卢森堡(2004),英国(2005),安道尔(2005),捷克(2005),斯洛文尼亚(2006),瑞士(2007),匈牙利(2009),奥地利(2010),爱尔兰(2011),列支敦士登(2011),新西兰(2004),乌拉圭(2008),哥伦比亚(2009),厄瓜多尔(2009),巴西(2011)。


            6楼2014-12-14 16:11
            回复
              而美国,澳大利亚和墨西哥的部分地区也承认民事结合。此外,澳大利亚,克罗地亚,在国家一级的法律上虽不允许同性伴侣登记为民事伴侣,但将同性伴侣视为同居关系。


              7楼2014-12-14 16:11
              回复
                ③承认其公民在海外或国内其他行政区合法登记的同性婚姻关系,但在本国或本地区不进行登记的国家或地区包括:
                墨西哥(仅墨西哥城),阿鲁巴(仅荷兰),美国马里兰州。


                8楼2014-12-14 16:11
                回复

                  ④同性恋非刑事化但是同性伴侣的任何关系不被法律承认,这部分国家和地区占了大部分,其中也包括中国。


                  9楼2014-12-14 16:12
                  回复

                    ⑤同性恋违法,法律认为同性恋违法的国家全球有76个,它们普遍分布于回教地区的非洲、西亚及南亚等地区,其中有期徒刑包括在孟加拉、不丹、马尔代夫、新加坡、乌干达、法属圭亚那,而更严重的死刑包括在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毛里塔尼亚、尼日利亚、苏丹、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及也门。


                    10楼2014-12-14 16:12
                    回复

                      很多西方文明国家现在已经对同性恋或同性恋行为进行了合法化。一系列的欧洲国圞家,例如荷兰、德国等已经改变法律或者允许同性婚姻或者在法律上认可长期的同性恋关系。一系列的国家允许同性恋伴侣收养子女。而公开承认是同性恋、双性恋或过去曾经进行过同性性行为的政治家的人数也在上升。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各版中均没有明确将同性恋定为犯罪的条文,但在1996年以前曾出现过依照刑法中"流氓罪"条文将同性性行为者判刑的案例。1996年被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新刑法对流氓罪的内容给予了更为明确的解释,其中并不包括同性性行为,据此可以认为同性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完全被合法化。但由于大多数中国人对同性性行为仍然持反感态度,且并无法律明确声明要保护同性恋者的合法权利,所以同性恋者在社会上仍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与欺压,但社会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待同性恋态度的总体趋势是越来越宽容的。


                      11楼2014-12-14 16:12
                      回复
                        要消除公众对同性恋者的歧视,主要靠普及的教育,其中既要有感性的关怀,也要有理性的判断。总之,同性恋是一种复杂的人类社会问题,由此引起争议是随着社会的开放而产生的。单一地从个人权利,或社会伦理,或心理学,或自然法则都无法准确定义同性恋行为。这种争议将长期存在下去,我们所做的结论还只是阶段性正确的。实际上主流社会都有一种保守的特质,而正是这种保守的特质保护了社会的平稳发展,剔除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浮躁和不良现象。某些事物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在我们还无法确定孰是孰非的情况下,持谨慎而相互尊重的态度才是正确的。
                        很多人对同性恋群体感到很好奇,总体来说,他们和异性恋群体无异,因为这既然是"随机发生"的自然逆转,则并无规律可循。但他们又有一些共性:他们的才智平均值在普通人之上,其中有些人相当高。一些人对艺术尤其是音乐有很深的素养。在音乐美术专业的人群里,同性恋的比例要高于其它群体中同志的比例。


                        13楼2014-12-14 16:14
                        回复
                          在同性恋去病化之后,精神病学从同性恋者的敌人变成了同性恋权利运动的重要盟友。例如美国精神医学学会不但责难政府对同性恋的歧视政策,呼吁社会消除对同性恋的歧视,还发表公开声明支持同性婚姻的合法化。甚至,同性恋者还建立起了自己的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一些试图证明同性恋者比异性恋者更优秀的研究时不时地出现在学术期刊上;而同性恋权利运动产生的,用于描述对同性恋毫无原因的憎恨和恐惧的名词“同性恋恐惧症”,也被归为精神病学。
                          也许有一天,“恐同症”会真的成为一种临床意义上的精神病,“恐同者”们将会在精神病院接受大夫们的治疗。


                          14楼2014-12-14 16:14
                          回复
                            希望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10-23 22:35
                            回复
                              滴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08-19 23: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