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制作。主体材料黄黏土,未烧制。
音域低音5-高音3,超吹高音#4-高音6,音准较好。
非超吹部分兼容西安指法。
俯吹小三度。
低音所需气息强度适中,高音1以上逐渐增大,高音3需略增大风门,超吹不需增大风门
超吹高音#4需略俯吹才能达到正确音准,这需要同时应用超吹和俯吹,较难掌握。
整体灵敏度适中,高音2-高音3灵敏度较低。
音色中规中矩,超吹音色偏薄,与非超吹音色差异较大。
这个版本主要的改动是调整了超吹部分的音域:高音#6很少用到,所以去掉了,增加了高音#4(全按做1指法的高音7),这个音的用处更大一些。这样调整的另一个好处是,超吹高音#4是是十孔全闭,而高音5两个小指的孔是打开的,不需要高音#4的情况就可以不用移动托底的小指。但是这样改过之后,拇指指孔不仅没有减小反而更大了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2561430c81349547e1ee86c664f92dd/0dac894f78f0f736834ae0b00955b319eac41317.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03852924a540923aa696376a259d1dc/a587f2f0f736afc354b893d4b019ebc4b6451217.jpg)
音域低音5-高音3,超吹高音#4-高音6,音准较好。
非超吹部分兼容西安指法。
俯吹小三度。
低音所需气息强度适中,高音1以上逐渐增大,高音3需略增大风门,超吹不需增大风门
超吹高音#4需略俯吹才能达到正确音准,这需要同时应用超吹和俯吹,较难掌握。
整体灵敏度适中,高音2-高音3灵敏度较低。
音色中规中矩,超吹音色偏薄,与非超吹音色差异较大。
这个版本主要的改动是调整了超吹部分的音域:高音#6很少用到,所以去掉了,增加了高音#4(全按做1指法的高音7),这个音的用处更大一些。这样调整的另一个好处是,超吹高音#4是是十孔全闭,而高音5两个小指的孔是打开的,不需要高音#4的情况就可以不用移动托底的小指。但是这样改过之后,拇指指孔不仅没有减小反而更大了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2561430c81349547e1ee86c664f92dd/0dac894f78f0f736834ae0b00955b319eac41317.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03852924a540923aa696376a259d1dc/a587f2f0f736afc354b893d4b019ebc4b645121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