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
1.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特征
①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购买+生产+建造
注意: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即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②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拥有:所有权
控制:控制权(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③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注意:已经没有经济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下列项目中,属于资产要素特点的有( )。
A.预期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B.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C.必须拥有所有权
D.必须是有形的
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下列不属于企业资产的是( )。
A.经营租入的设备
B.长期经营性出租的房屋
C.融资性租入的设备
D.应收账款
负债
1.定义和特征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①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正在筹划的未来交易或事项,如企业的业务计划、购货合同(于3个月后购入一台10万元设备)不属于负债。
②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不是潜在义务)
③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所有者权益
1.定义和特征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老板权益)
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等于企业资产总额扣除债权人权益后的净额,即为企业的净资产,反映所有者(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特征:
①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②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③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计量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具体表现: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收入
1.定义和特征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投资人投入的称为资本而不属于收入。
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收入的分类
(1) 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由企业的主营业务所带来的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是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
(2)收入按性质不同,可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
费用
1.定义和特征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特征: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2)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分配股利不属于费用)
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费用的分类
费用包括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
生产费用是指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产品生产成本,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利润
1.定义和特征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
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业绩下降。
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收入减去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
利润=日常活动 + 非日常活动 = 营业利润 + 非营业利润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利润的分类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反映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接受捐赠)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资本公积)
1.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特征
①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购买+生产+建造
注意: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即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②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拥有:所有权
控制:控制权(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③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注意:已经没有经济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下列项目中,属于资产要素特点的有( )。
A.预期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B.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C.必须拥有所有权
D.必须是有形的
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下列不属于企业资产的是( )。
A.经营租入的设备
B.长期经营性出租的房屋
C.融资性租入的设备
D.应收账款
负债
1.定义和特征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①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正在筹划的未来交易或事项,如企业的业务计划、购货合同(于3个月后购入一台10万元设备)不属于负债。
②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不是潜在义务)
③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所有者权益
1.定义和特征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老板权益)
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等于企业资产总额扣除债权人权益后的净额,即为企业的净资产,反映所有者(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特征:
①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②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③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计量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具体表现: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收入
1.定义和特征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投资人投入的称为资本而不属于收入。
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收入的分类
(1) 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由企业的主营业务所带来的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是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
(2)收入按性质不同,可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
费用
1.定义和特征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特征: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2)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分配股利不属于费用)
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费用的分类
费用包括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
生产费用是指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产品生产成本,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利润
1.定义和特征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
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业绩下降。
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收入减去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
利润=日常活动 + 非日常活动 = 营业利润 + 非营业利润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利润的分类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反映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接受捐赠)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资本公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