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藏吧 关注:136贴子:6,543
  • 11回复贴,共1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2-16 11:04回复
    接上: 基本是抱着一概不承认的态度。例如,同样是宣德梅瓶,青花、釉色、底足都没有问题,仅仅由于出土物器型的肩部比标准器稍微阔了一点,专家就不认了。或者器型也没有问题,仅仅是在花纹上有某个部分的画法不同于标准器,专家也认为不是真品。由于这种原因,很多人拿着真正出土的古瓷来找他们鉴别时,往往会被判为赝品。而古瓷一旦被专家判为赝品,就等于分文不值了。因此,大量出土古瓷因为得不到专家认可而进入不了博物馆,也就等于这部分古瓷不被社会认可。 二,这部分古瓷,不被社会认可,当然也就不被各大拍卖行认可。而现今中国的古瓷收藏市场,最主要的经营权就是控制在这些拍卖行手中。一旦这些古瓷进入不了拍卖行,也就等于进入不了中国古瓷的主流收藏市场,不仅拍卖行,就是一般的古玩店,只要专家不认可的东西,他们也不敢收。所以,大量的出土古瓷,只能在民间私下流动。 三,民间绝大部分收藏家,受传统收藏观念和专家观念的局限,对于专家不认可、拍卖行不认可的东西,也大多抱以排斥态度。这种情况在许多收藏网站上都可以看到,只要贴出的器物是以前没有见到过的,绝大部分得到的评价就是“新仿”、“赝品”。这种风气和环境导致新型出土古瓷即便在民间流动,也没有正常的市场价值和流通渠道。 这三种情况的集中出现,导致大量珍稀古瓷不被人们重视。 以上两个基本面反映的情况就是:目前市场上有大量千真万确的出土或出水珍贵古瓷,由于没有正常的市场销售渠道,其价值被严重低估。这就是当前检漏的最可靠基础。 而事实上,我们从第一个基本面的三类情况的主角(包工头、盗墓贼、渔民)分析,这些人大多不具备古陶瓷的鉴别能力,他们往往对铜器、玉器,或者看上去精美漂亮的清代、民国瓷器要价较高,而对那些看起来笨拙、古朴的高古瓷和部分明代瓷器,大多以极低的价格批发给古董贩子。这些古董贩子收这些东西的目的就是要赚钱,无论他们有没有鉴别能力(有小部分古董贩子的鉴别能力还相当高),在第二个基本面确立,主流古瓷收藏市场不认可这些东西的情况下,要卖高价是极其困难的。为了加快资金周转,只好有得赚就卖。这就导致一大批极有收藏价值的高古瓷和明代瓷器有可能以极低的价格被卖出,一个史无前例的检漏市场、一个空前震撼的淘宝机会就这样出现在我们这个时期。可面对这样的机会,我们许多收藏爱好者竟然毫无察觉,让许多珍宝就在自己眼前一件又一件的流失了。真是可悲可叹呀。 据我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有些从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2-16 11:06
    回复
      接上: 据我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有些从21世纪才开始进入收藏领域的玩家,路子对头的现在拥有的藏品足以匹敌当地的国家博物馆。不靠检漏,他们哪有那么雄厚的资金实力去通过拍卖会竞拍?可以这么说,除了香港、台湾以及沿海地区极少数著名企业家之外,现在能拥有几十件、甚至几百件珍贵藏品的收藏家,都是靠这些年检漏检来的。只是他们不会告诉你。如果非要他们告诉你,他们也只会告诉你,千万不要抱有检漏的心理,这个市场是没有漏可检的,你要想检漏就会吃大亏的。如果我们今天还相信这些话,我们真的就是天字第一号大傻瓜了。 可是,前面我们已经说了,漏有,但也不是那么好检的。一定路子要对头,也就是方向要对头。清代瓷器,尤其是清三代瓷器,在市场上检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可能你认为卖家的眼力也是有限的,也会有看走眼的时候。但是你想过没有,他的东西一定是有来处的,不是他自己生产出来的吧?这个来处就让他绝对不会走眼。你想想,现在是什么时候?全民收藏时代了,谁家里有个几百年的老东西,会轻易几十百把元钱就能打发了?就是那些包工头、盗墓贼、渔民,他们手头那些精美的清民瓷器也都懂得要个高价钱,也不会几十百把元就出手。所以,现在市场上检清代、民国瓷器的漏,基本上不要想了。那么该检什么漏呢?就是我一直说的高古瓷和元明瓷器!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2-16 11:08
      回复
        第一,元以前的高古瓷器,主要是宋瓷。这类瓷器大多是单色釉,无论造型、釉光、色彩、装饰都无法与后期的青花、五彩相比。也就是说看上去不漂亮,加之市场收藏的人也不多。因此,古董贩子出手的价一般也很低。 第二,元代瓷器。这类瓷器可以说是最大的一个漏了。因为元代瓷器是近二、三十年才被人们逐步认识的,整个国内的元瓷标准件也就200多件。这就导致许多没有见过的元瓷、不符合标准件的元瓷,都被当作新仿品和赝品来看待。古董贩子没办法,往往只能以新仿品的价或者比新仿品还低的价格出售。 第三,明代瓷器。明代瓷器是出土最多的品种了。为什么呢?宋代的墓葬很多,但在元朝时被屡屡盗挖,元朝统治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没有真正禁绝。因此,保存下来的确实不多了。元朝由于总共还不到100年,其间战乱不断,墓葬数量也有限,现在发现的反而大多为窖藏。唯独明朝,近300年历史,200多个同姓王异姓王,清朝禁绝盗墓,其墓葬保存下来的最为丰富。 这三个时期的漏无疑可以大检特检。但要注意,除了这个路子对外,你还必须要有基本的眼力,能够鉴别真伪。在你想检漏的同时,作假者也在大量仿制各种古瓷迎合你的心理,如果你的眼力不够,极有可能你就成了古瓷造假者的衣食父母,成全了他们。除此之外,你还要有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因为你检的这些漏,极有可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得不到市场认可,无法获取相应的价值,也就是只有进没有出。没有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这个漏也检不了多久。如果思路、眼力、经济能力这三方面你都具备了,那么,恭喜你!你一定可以检到漏、甚至大漏! 我如此不断的宣传检漏,鼓励更多的人来检漏,有人或许不明白。有这样的好事你自己闷头干就得了,多一个人明白,不就会多一个人来分你一杯羹吗?我认为,这个市场太大了,再多几个人也分不完。最根本的是,有更多的人参与检漏、勇于检漏,才有可能让更多的古瓷得到保护!要知道,现在这些得不到专家认可、市场认可的瓷器,极有可能就是罕见的古瓷精品,是国之重宝呀!如果这些东西流散于国外,损毁于民间,我们身为华夏子孙,何颜以对列祖列宗啊!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2-16 11:10
        回复
          尽其所能,有收藏就有保护!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2-16 12:57
          回复
            说得好!保护好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收藏自在人心,那些伪专家们别祸祸我们藏友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2-16 14:1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12-20 02:15
              回复
                我也开始学习捡漏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2-14 08:42
                回复
                  兄说的有道理,今年我以极底的价格,淘了约20多件的元、明早期的青花瓷和釉里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2-14 15:20
                  收起回复
                    我也有同感,现在是捡漏的好时代。去年我就花积低的价格买了几件宋代藏品。


                    13楼2015-03-18 12:16
                    回复


                      14楼2018-12-03 20: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