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 基本是抱着一概不承认的态度。例如,同样是宣德梅瓶,青花、釉色、底足都没有问题,仅仅由于出土物器型的肩部比标准器稍微阔了一点,专家就不认了。或者器型也没有问题,仅仅是在花纹上有某个部分的画法不同于标准器,专家也认为不是真品。由于这种原因,很多人拿着真正出土的古瓷来找他们鉴别时,往往会被判为赝品。而古瓷一旦被专家判为赝品,就等于分文不值了。因此,大量出土古瓷因为得不到专家认可而进入不了博物馆,也就等于这部分古瓷不被社会认可。 二,这部分古瓷,不被社会认可,当然也就不被各大拍卖行认可。而现今中国的古瓷收藏市场,最主要的经营权就是控制在这些拍卖行手中。一旦这些古瓷进入不了拍卖行,也就等于进入不了中国古瓷的主流收藏市场,不仅拍卖行,就是一般的古玩店,只要专家不认可的东西,他们也不敢收。所以,大量的出土古瓷,只能在民间私下流动。 三,民间绝大部分收藏家,受传统收藏观念和专家观念的局限,对于专家不认可、拍卖行不认可的东西,也大多抱以排斥态度。这种情况在许多收藏网站上都可以看到,只要贴出的器物是以前没有见到过的,绝大部分得到的评价就是“新仿”、“赝品”。这种风气和环境导致新型出土古瓷即便在民间流动,也没有正常的市场价值和流通渠道。 这三种情况的集中出现,导致大量珍稀古瓷不被人们重视。 以上两个基本面反映的情况就是:目前市场上有大量千真万确的出土或出水珍贵古瓷,由于没有正常的市场销售渠道,其价值被严重低估。这就是当前检漏的最可靠基础。 而事实上,我们从第一个基本面的三类情况的主角(包工头、盗墓贼、渔民)分析,这些人大多不具备古陶瓷的鉴别能力,他们往往对铜器、玉器,或者看上去精美漂亮的清代、民国瓷器要价较高,而对那些看起来笨拙、古朴的高古瓷和部分明代瓷器,大多以极低的价格批发给古董贩子。这些古董贩子收这些东西的目的就是要赚钱,无论他们有没有鉴别能力(有小部分古董贩子的鉴别能力还相当高),在第二个基本面确立,主流古瓷收藏市场不认可这些东西的情况下,要卖高价是极其困难的。为了加快资金周转,只好有得赚就卖。这就导致一大批极有收藏价值的高古瓷和明代瓷器有可能以极低的价格被卖出,一个史无前例的检漏市场、一个空前震撼的淘宝机会就这样出现在我们这个时期。可面对这样的机会,我们许多收藏爱好者竟然毫无察觉,让许多珍宝就在自己眼前一件又一件的流失了。真是可悲可叹呀。 据我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有些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