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和色彩还原
从一年前开始学摄影到大半年前我都没有意识到曝光和色彩还原存在关系,直到看到P的一篇文章。
本身来讲个人是不喜欢后期ps的,就如大圆顶等一些风光的拍摄,更喜欢直接用单反出来想要的效果而不是ps
一、关于档位的选择
可能大家只会在长曝光时候才会选择M档,假如你真的想踏踏实实的学一下摄影,认认真真的去拍每一张照片,那么建议你放弃那些A、S、P档之类的,任何情况下都只用M档
二、为什么正确曝光可以让色彩还原?
光圈的值一般来说就是
“阳光十六阴天八 多云十一日幕四 乌云压顶五点六 雪天落雨同日幕”,RAW加牛逼的相机后期调整不就行了吗,纽摄09版有句话是这么说的“When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a computer,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at an image with proper exposure can be enhanced in postpoduction. You should not get into the habit of thinking you can correct the exposure in the computer”,前期正确的曝光是后期润色的基础,因为你不可能得到比原始数据更加丰富的数据。
——————————————————分割线——————————————————
以下以拍摄静物(静态人像也可以)为例,结合我实际操作的理解和感受,给出以下步骤:
1、将灰板放置在被摄物体处。注意光线照射与被摄物体相同;
2、将相机设置在M档,使用平均测光,对准灰板。注意,在取景框内,尽量使灰板充满,可以采用长焦、移近机身等方式实现,但是不要对灰板上的光线产生影响;
3、确定你要拍的景象的景深(就是光圈值),之后调整快门速度和ISO值,使得取景器中曝光平衡器指向中点(0值)。如果快门速度过低、ISO过高,还是需要稍微调整光圈值或者上架等处理;
4、移走灰板,根据被摄主体的色调,进行曝光补偿,原则就是白加黑减。一般来说正红色和灰板反光率基本一致,不用补偿,浅蓝、粉红、浅黄等需要增加曝光,深紫、深蓝等要减少曝光,黄种人的皮肤反射率大概是32%,需要增加一级曝光;
5、设置完成后,就可以构图、对焦拍摄了。
以上方法经过长时间练习,拍摄者对何种环境下,选择何种曝光组合就会有深刻认识,拍出的照片会让人感觉很舒服。
白加黑减 处理照片
五、按照灰板加M档就能拍出好照片?
答案是不一定,因为这样只是训练你的正确曝光,目的是长期训练之后抛弃灰板你也知道在所拍摄的环境中那些部分是跟中性灰一样或者差不多的的反光率,迅速测光得到正确的数据进行拍摄,最大程度还原色彩。比方说当你散光拍黄种人时,基本对脸部测光之后加一级曝光就是用灰板得到的数据,当我们训练到这种程度之后,任何环境调数据绝对你那些用A档的人快很多,引用别人的一句话“当你觉得M档很麻烦的时候,倒不是说你不能拍出上国家地理的照片,只是你的水平肯定不高”。
六、M档加灰板测得的数据是最好的?
肯定不是,只是这样测得的数据对于色彩还原最好的,跟我们想要的效果可能不一样。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e45bf5a8e1001e94e3c1407880f7b06/b5d85bb5c9ea15ceeb5a16bab5003af33b87b235.jpg)
从一年前开始学摄影到大半年前我都没有意识到曝光和色彩还原存在关系,直到看到P的一篇文章。
本身来讲个人是不喜欢后期ps的,就如大圆顶等一些风光的拍摄,更喜欢直接用单反出来想要的效果而不是ps
一、关于档位的选择
可能大家只会在长曝光时候才会选择M档,假如你真的想踏踏实实的学一下摄影,认认真真的去拍每一张照片,那么建议你放弃那些A、S、P档之类的,任何情况下都只用M档
二、为什么正确曝光可以让色彩还原?
光圈的值一般来说就是
“阳光十六阴天八 多云十一日幕四 乌云压顶五点六 雪天落雨同日幕”,RAW加牛逼的相机后期调整不就行了吗,纽摄09版有句话是这么说的“When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a computer,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at an image with proper exposure can be enhanced in postpoduction. You should not get into the habit of thinking you can correct the exposure in the computer”,前期正确的曝光是后期润色的基础,因为你不可能得到比原始数据更加丰富的数据。
——————————————————分割线——————————————————
以下以拍摄静物(静态人像也可以)为例,结合我实际操作的理解和感受,给出以下步骤:
1、将灰板放置在被摄物体处。注意光线照射与被摄物体相同;
2、将相机设置在M档,使用平均测光,对准灰板。注意,在取景框内,尽量使灰板充满,可以采用长焦、移近机身等方式实现,但是不要对灰板上的光线产生影响;
3、确定你要拍的景象的景深(就是光圈值),之后调整快门速度和ISO值,使得取景器中曝光平衡器指向中点(0值)。如果快门速度过低、ISO过高,还是需要稍微调整光圈值或者上架等处理;
4、移走灰板,根据被摄主体的色调,进行曝光补偿,原则就是白加黑减。一般来说正红色和灰板反光率基本一致,不用补偿,浅蓝、粉红、浅黄等需要增加曝光,深紫、深蓝等要减少曝光,黄种人的皮肤反射率大概是32%,需要增加一级曝光;
5、设置完成后,就可以构图、对焦拍摄了。
以上方法经过长时间练习,拍摄者对何种环境下,选择何种曝光组合就会有深刻认识,拍出的照片会让人感觉很舒服。
白加黑减 处理照片
五、按照灰板加M档就能拍出好照片?
答案是不一定,因为这样只是训练你的正确曝光,目的是长期训练之后抛弃灰板你也知道在所拍摄的环境中那些部分是跟中性灰一样或者差不多的的反光率,迅速测光得到正确的数据进行拍摄,最大程度还原色彩。比方说当你散光拍黄种人时,基本对脸部测光之后加一级曝光就是用灰板得到的数据,当我们训练到这种程度之后,任何环境调数据绝对你那些用A档的人快很多,引用别人的一句话“当你觉得M档很麻烦的时候,倒不是说你不能拍出上国家地理的照片,只是你的水平肯定不高”。
六、M档加灰板测得的数据是最好的?
肯定不是,只是这样测得的数据对于色彩还原最好的,跟我们想要的效果可能不一样。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e45bf5a8e1001e94e3c1407880f7b06/b5d85bb5c9ea15ceeb5a16bab5003af33b87b23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