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湖南、福建三省并列
截止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中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9.68%。中国已拥有相当规模的城市群,常住人口在50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89个,而常住人口在1,000万人以上的城市也达到了15个,中国正在形成以特大城市主中心的城市群组,并以此为骨架再造区域经济。
似曾相识的宽阔马路、栉次鳞比的摩天大楼、寂寞孤立的霓虹灯柱、外加行色匆匆的路人,是这些钢铁森林展示给世人的相似面孔。看到了中国650多个城市的兴衰成败,我们感慨大多数城市的发展不过是人口的集中、土地的延伸和资源的堆积。在这样的一个个性化生存的年代,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哪些个性造就了当下一些城市的繁荣。抛开历史、文化、行政等因素,从商业城市的角度出发,我们发现开放和创新才是城市发展的灵魂。
城市的开放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可以解读到方方面面。我们从开放的结果——对人的吸引力——来理解这一问题。在2014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名单中,有四分之三的城市是人口净流入。而在人口净流入最多的15个城市中,“2014十佳商业城市”(见后续文章)无一缺席,正所谓城市因人而建、因人而兴。
如果我们在这里给城市的“开放”一个形象的定义的话,那就是它对外来者的接纳能力。上海、北京这样的老牌国际化大都市的开放程度不言而喻,对流动人口非常友好,它们也占据人口净流入最多城市的第一、二名;而深圳则是开放创造未来的鲜活实例。1979年深圳刚刚建市时,下辖人口只有三十几万;到2013年底,其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063万,成为名副其实的移民之城。深圳特有的移民文化也让它对外来者有更开放的态度。中肯地讲,深圳的成功由“天时”、“地利”、“人和”共同造就,但“人和”无疑是它从众多经济特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如今,深圳也从荒凉渔村蜕变成与北上广并列的国际大都市,并连续两年占据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榜眼位置。
人口净流入最多的15个城市

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中,传统的招商引资及土地开发经营正在弱化,而创新与创业正在扮演重要角色。福布斯中文版今年选择了7个中国最适于创业的城市进行调查。中国已经形成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苏州、成都等城市为中心的创业集群。福布斯中文版今年探访知名创投人及创业者,研究潜力企业的分布规律,深入创业园区与创新地标,展示了这7个主要创新城市的“创新引擎”。详细报道可见《福布斯》中文版杂志11月下刊。
从2004年以来,福布斯中文版使用反映城市商业活动及决定未来发展所需要素的指标体系,即人才指数、城市规模指数、消费力指数、客运指数、货运指数、经营成本指数、私营经济活力指数、创新指数等八项指标,来综合分析中国大陆城市的商业环境及发展潜力。11年来,这一榜单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发展决策参考,也被研究机构、媒体和公众广泛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