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网库吧 关注:698贴子:115
  • 0回复贴,共1

新疆和田玉雕储备人才破困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新疆和田玉文化创意产业园内,雕玉的声响不绝于耳。在国家级玉雕大师周雁明的工作室里,21岁的王岩站在玉雕机器旁与人讨论雕刻的细节问题。
  王岩是新疆职业大学宝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的学生,一个月前进入新疆和田玉文化创意产业园实习。学生能够在玉雕大师的指导下亲手实践,正是该产业园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结出的果实之一。重视本地玉雕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也让新疆和田玉加工有了发展后劲,新疆和田玉“有玉无雕”的现实将得到改善。
  玉雕厂奠定基础新疆拥有全国最大的和田玉交易市场,但在和田玉产业中,新疆却只扮演着原料产地和销售员的角色,最为重要的雕刻加工环节十分薄弱,本地销售的玉器大部分都要送往内地进行加工。
  新疆和田玉文化产业园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件玉器从原料开采到进入市场销售,中间的利润只有三到四成留在新疆,其他都送给了加工地。
  有玉无雕,产地无产业,是新疆和田玉盛名背后的窘境。
  新疆诚和和田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樊军琪说,新疆的和田玉雕刻加工也就发展了几十年的时间。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相继在北京、扬州、苏州等地建起一批国有玉雕企业,新疆的和田玉加工就是从那时候兴起的。1964年,新疆玉雕厂成立,使本土玉雕企业走上历史舞台,为新疆玉雕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奠定了新疆本土玉雕发展的基础。
  得益于新疆玉雕厂的启蒙,后来的三四十年间,新疆一批玉雕人才成长起来,已成为现如今新疆玉雕的主要力量。新疆最具盛名的第一代玉雕大师马进贵和第二代玉雕大师马学武,都有在新疆玉雕厂学艺的经历。目前,新疆9位国家级玉雕大师之一的周雁明,也在1983年进入新疆玉雕厂学习过,他是新疆第三代玉雕人。
  尽管如此,受多种因素制约,新疆本土玉雕行业发展仍很缓慢,无论在规模方面还是影响力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内地省市。
  玉雕水平并不低据介绍,新疆和田玉在内地的加工地主要集中在苏州、扬州和河南。高端玉器加工主要集中在前两地,中低端玉器加工集中在河南。据不完全统计,新疆目前有玉石从业人员5万余人,其中从事玉雕的工作者不足5000人。而有“中国玉雕之乡”之称的河南镇平县,其玉雕从业者竟有12万人之众。差别之大,令人咋舌。
  在采访中,无论是樊军琪还是周雁明等人都表示,新疆玉雕加工人才短缺是事实,但并不意味着新疆玉雕水平低下。
  目前,新疆的9位国家级玉器雕刻大师、41位省级玉雕大师,支撑着新疆玉加工的整体水平。樊军琪说,新疆玉雕作品在全国各大展赛中频获大奖,整体水平并不低。以马进贵、马学武为代表的一批新疆玉雕大师已接近甚至可以代表国家水平。
  新疆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泽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新疆玉雕的年轻一代已经成长起来。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天工奖评选中,新疆“80”后玉雕大师李俊杰和苏建云分别获得金、银奖。
  “天工奖”是中国现代玉雕、石雕作品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奖项,代表着全国玉雕行业质量和工艺的最高水平。
  周雁明说,新疆玉雕师获得今年的“天工奖”,对于新疆玉雕行业来说,是个很好的契机。
此信息来自中国玉雕交易网


1楼2014-12-17 09:5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