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公园内志愿者征集市民环保心愿
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去养老院做义工,为大型赛会做志愿服务,走上街头为困难患儿募集善款……如今,天津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志愿者的行列,用奉献灌溉城市的文明之花。为鼓励志愿者的爱心,天津市为志愿者设立“时间银行”,使志愿者可以在自己积累的志愿服务时数内,得到他人的无偿服务。目前,天津市已经有一部分优秀志愿者得到表彰,或得到了关爱、服务。
志愿者身影处处可见
昨天,尽管室外寒风凛冽,天津市养老院内却暖意融融,笑声不断,爱心企业“美丽时刻”邀请天津市歌舞剧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晏荣、天津杂技艺术家协会会员著名魔术师杨玉麟、天津京剧院国际一级演员刘嘉欣等10余名艺术家来到这里,给老人们带来了京剧、相声、魔术、川剧变脸等精彩的文艺节目,并为老人们送来冬棉衣、围巾,买来水果、点心、小吃,为老人们庆祝即将到来的新年。市养老院孙兆元院长表示,近年来关心老人的志愿者越来越多,就连除夕晚上也有志愿者来陪老人过年。志愿者中既有名人名家,也有企业老总,还有公司职员、大学生,甚至刚上小学的孩子。
每个周末,家住南开区义兴南里的赵伦老人都会在几位志愿者的搀扶下,到小区花园里散步、晒太阳。“赵大爷,你真是好福气啊!”邻居们都以为这些年轻人是赵大爷的亲人,其实他们是天津市义工服务队的。从2012年开始,义工服务队就与社区空巢老人结对。最近,义工队还开展了“叨叨团”服务,利用闲暇时光陪空巢老人唠嗑。“叨叨团”中既有义工服务队内的志愿者,也有社区计生和卫生工作人员,还有社会爱心人士,目前已发展到30余人。除了为社区里空巢老人提供读报、拉家常等服务外,“叨叨团”还有针对性地为老人提供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在街道社区的牵头下,“叨叨团”还为每位老人建立空巢老人信息库,对老人的家庭住址、年龄、健康状况、爱好特长、子女情况等信息详细登记,确保每位老人都能及时得到结对服务。在服务过程中,他们还制定了详细的服务时间表,确立服务对象、服务时间、服务内容,使志愿者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服务时间。
近日,来自天津市义工服务队的30余名“苗苗义工”走上友谊路、南京路、海光寺等交通繁忙地段,开展“红灯停,绿灯行,争做文明有礼的天津人”文明交通活动,引导市民文明安全出行。“苗苗义工”的年龄在8到15岁之间,他们身穿红马甲、佩戴“文明劝导员”臂章、手持“文明小旗”,在马路上“执勤”。对这些来自中小学校园的“苗苗义工”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交警和市民都表示称赞。
据了解,目前天津市共有志愿者队伍近3000支,志愿者150万人,在许多重大活动现场、体育赛场、博物馆、旅游景点等场合,都能见到志愿者们热情的身影。广大志愿者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人文行为之美的主力军。
“时间银行”可支取服务
日前,天津市召开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现场观摩推动会,对730名3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到600小时、800小时、1000小时,或捐助资金6000元、8000元、10000元的个人,以及180个捐助资金在6万、8万、10万元以上的志愿服务组织或志愿服务单位,分别授予了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单位)铜奖、银奖、金奖。
据了解,天津2009年在全国率先建立志愿者“时间银行”,将志愿行为存入“爱心存折”,依据志愿者个人的“时间银行”记录和志愿服务组织的业绩,每3年进行一次考核认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志愿服务组织和优秀注册志愿者予以表彰,被评为优秀志愿者的个人,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录取和聘用。同时,具备一定志愿服务工作经验和有专业技能的优秀志愿者,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合格,将被建议优先聘用为职业社会工作者。一旦志愿者自身需要帮助,由个人填写救助申请书,社区志愿服务站签署意见,上报街(乡镇)审批后实施必要救助,还可以从自己的“时间银行”里支取时间,由其他志愿者来为自己提供志愿服务。目前,天津市已经制定出台《天津市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激励机制》,作为考量和评价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的基本依据。
去年12月5号,天津志愿者网上平台正式运行,上线一年时间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达10万。大家可以通过平台方便快捷地检索志愿服务基地信息,还可以通过平台寻找适合自己的服务类型和服务项目,选择加入团队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天津文明网副主编洪涛介绍,天津志愿者网上平台运行一年后,今年12月5日进行了升级,新的平台使用了二维码、手机客户端、云计算这些新媒体技术。使用二维码记录服务时间,还有对志愿者进行星级认定,新版平台设置了志愿服务存折的回馈机制,志愿者的积分可以兑换到免费体检、打折机票等来自公共文化交通的优惠的便民服务,同时还可以实现志愿服务的异地转移接续。
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赵金元表示,到2016年天津市将建成“835”志愿服务新模式,即建80个到100个志愿服务基地,招募300万志愿者,建500个美丽社区。
关心关爱“老雷锋”
和平区滨西社区志愿服务站是天津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试点,和平区志愿服务协会王永华会长介绍,该区把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视为对全区志愿服务进行“升级”的有利时机,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街道、社区分别建立了指导小组和推动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确保了组织人员落实和制度保障。自上而下的组织领导和广泛的社会动员,使和平区的志愿服务家喻户晓,志愿者们奉献社会的热情高涨。现在,全区7.1万人有志愿服务记录,占到常住人口的22.2%,累计服务时间达到242万小时,服务内容涉及社区科教、文化、体育、卫生、治安、环境建设、再就业、便民服务等9个系列70多个种类。该区为每个社区增加了一名社工,具体负责志愿者协会和志愿服务记录工作,并配备专用电脑,确保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志愿者信息导入、服务时间记录等各项工作有人盯、有人管。
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回报那些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表现优秀的志愿者。除了将志愿者服务时间与评选表彰相结合外,区政府还拿出22万元,启动了“关爱老雷锋”项目,把服务时间长、贡献突出的老志愿者作为“老雷锋”进行关心关爱。每年组织他们开展“看祖国新变化,看津城新面貌,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等参观考察活动;春节前把他们请进区政府做客,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区领导和各级志愿者组织进行慰问;放宽政府买单居家养老服务条件,把65岁以上“老雷锋”列入其中;每年免费为“老雷锋”体检;对生活中遇到困难的老志愿者及时帮助解决,让服务他人的人得到更多社会关爱。
此外,以“爱心银行”的形式,由年轻志愿者和老志愿者结成一帮一对子,开展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代买物品等志愿服务,对生活困难和年老的优秀志愿者放宽低保和特困条件,将有残疾和年龄偏大的优秀志愿者不计家庭收入,纳入低保范畴,每年春节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让送温暖的人得到回报,也激发了更多的志愿者主动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记者李晶)
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去养老院做义工,为大型赛会做志愿服务,走上街头为困难患儿募集善款……如今,天津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志愿者的行列,用奉献灌溉城市的文明之花。为鼓励志愿者的爱心,天津市为志愿者设立“时间银行”,使志愿者可以在自己积累的志愿服务时数内,得到他人的无偿服务。目前,天津市已经有一部分优秀志愿者得到表彰,或得到了关爱、服务。
志愿者身影处处可见
昨天,尽管室外寒风凛冽,天津市养老院内却暖意融融,笑声不断,爱心企业“美丽时刻”邀请天津市歌舞剧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晏荣、天津杂技艺术家协会会员著名魔术师杨玉麟、天津京剧院国际一级演员刘嘉欣等10余名艺术家来到这里,给老人们带来了京剧、相声、魔术、川剧变脸等精彩的文艺节目,并为老人们送来冬棉衣、围巾,买来水果、点心、小吃,为老人们庆祝即将到来的新年。市养老院孙兆元院长表示,近年来关心老人的志愿者越来越多,就连除夕晚上也有志愿者来陪老人过年。志愿者中既有名人名家,也有企业老总,还有公司职员、大学生,甚至刚上小学的孩子。
每个周末,家住南开区义兴南里的赵伦老人都会在几位志愿者的搀扶下,到小区花园里散步、晒太阳。“赵大爷,你真是好福气啊!”邻居们都以为这些年轻人是赵大爷的亲人,其实他们是天津市义工服务队的。从2012年开始,义工服务队就与社区空巢老人结对。最近,义工队还开展了“叨叨团”服务,利用闲暇时光陪空巢老人唠嗑。“叨叨团”中既有义工服务队内的志愿者,也有社区计生和卫生工作人员,还有社会爱心人士,目前已发展到30余人。除了为社区里空巢老人提供读报、拉家常等服务外,“叨叨团”还有针对性地为老人提供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在街道社区的牵头下,“叨叨团”还为每位老人建立空巢老人信息库,对老人的家庭住址、年龄、健康状况、爱好特长、子女情况等信息详细登记,确保每位老人都能及时得到结对服务。在服务过程中,他们还制定了详细的服务时间表,确立服务对象、服务时间、服务内容,使志愿者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服务时间。
近日,来自天津市义工服务队的30余名“苗苗义工”走上友谊路、南京路、海光寺等交通繁忙地段,开展“红灯停,绿灯行,争做文明有礼的天津人”文明交通活动,引导市民文明安全出行。“苗苗义工”的年龄在8到15岁之间,他们身穿红马甲、佩戴“文明劝导员”臂章、手持“文明小旗”,在马路上“执勤”。对这些来自中小学校园的“苗苗义工”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交警和市民都表示称赞。
据了解,目前天津市共有志愿者队伍近3000支,志愿者150万人,在许多重大活动现场、体育赛场、博物馆、旅游景点等场合,都能见到志愿者们热情的身影。广大志愿者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人文行为之美的主力军。
“时间银行”可支取服务
日前,天津市召开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现场观摩推动会,对730名3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到600小时、800小时、1000小时,或捐助资金6000元、8000元、10000元的个人,以及180个捐助资金在6万、8万、10万元以上的志愿服务组织或志愿服务单位,分别授予了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单位)铜奖、银奖、金奖。
据了解,天津2009年在全国率先建立志愿者“时间银行”,将志愿行为存入“爱心存折”,依据志愿者个人的“时间银行”记录和志愿服务组织的业绩,每3年进行一次考核认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志愿服务组织和优秀注册志愿者予以表彰,被评为优秀志愿者的个人,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录取和聘用。同时,具备一定志愿服务工作经验和有专业技能的优秀志愿者,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合格,将被建议优先聘用为职业社会工作者。一旦志愿者自身需要帮助,由个人填写救助申请书,社区志愿服务站签署意见,上报街(乡镇)审批后实施必要救助,还可以从自己的“时间银行”里支取时间,由其他志愿者来为自己提供志愿服务。目前,天津市已经制定出台《天津市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激励机制》,作为考量和评价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的基本依据。
去年12月5号,天津志愿者网上平台正式运行,上线一年时间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达10万。大家可以通过平台方便快捷地检索志愿服务基地信息,还可以通过平台寻找适合自己的服务类型和服务项目,选择加入团队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天津文明网副主编洪涛介绍,天津志愿者网上平台运行一年后,今年12月5日进行了升级,新的平台使用了二维码、手机客户端、云计算这些新媒体技术。使用二维码记录服务时间,还有对志愿者进行星级认定,新版平台设置了志愿服务存折的回馈机制,志愿者的积分可以兑换到免费体检、打折机票等来自公共文化交通的优惠的便民服务,同时还可以实现志愿服务的异地转移接续。
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赵金元表示,到2016年天津市将建成“835”志愿服务新模式,即建80个到100个志愿服务基地,招募300万志愿者,建500个美丽社区。
关心关爱“老雷锋”
和平区滨西社区志愿服务站是天津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试点,和平区志愿服务协会王永华会长介绍,该区把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视为对全区志愿服务进行“升级”的有利时机,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街道、社区分别建立了指导小组和推动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确保了组织人员落实和制度保障。自上而下的组织领导和广泛的社会动员,使和平区的志愿服务家喻户晓,志愿者们奉献社会的热情高涨。现在,全区7.1万人有志愿服务记录,占到常住人口的22.2%,累计服务时间达到242万小时,服务内容涉及社区科教、文化、体育、卫生、治安、环境建设、再就业、便民服务等9个系列70多个种类。该区为每个社区增加了一名社工,具体负责志愿者协会和志愿服务记录工作,并配备专用电脑,确保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志愿者信息导入、服务时间记录等各项工作有人盯、有人管。
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回报那些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表现优秀的志愿者。除了将志愿者服务时间与评选表彰相结合外,区政府还拿出22万元,启动了“关爱老雷锋”项目,把服务时间长、贡献突出的老志愿者作为“老雷锋”进行关心关爱。每年组织他们开展“看祖国新变化,看津城新面貌,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等参观考察活动;春节前把他们请进区政府做客,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区领导和各级志愿者组织进行慰问;放宽政府买单居家养老服务条件,把65岁以上“老雷锋”列入其中;每年免费为“老雷锋”体检;对生活中遇到困难的老志愿者及时帮助解决,让服务他人的人得到更多社会关爱。
此外,以“爱心银行”的形式,由年轻志愿者和老志愿者结成一帮一对子,开展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代买物品等志愿服务,对生活困难和年老的优秀志愿者放宽低保和特困条件,将有残疾和年龄偏大的优秀志愿者不计家庭收入,纳入低保范畴,每年春节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让送温暖的人得到回报,也激发了更多的志愿者主动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记者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