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北垣吧 关注:40贴子:726
  • 12回复贴,共1

北垣传奇传说专用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鬼修城
山西闻喜县北垣大马村北有几个大土台,相传那是战国时期晋文公的避暑城遗址(当地人又叫它“鬼修城”),这避暑城为啥没修成呢?
     传说晋文公借秦穆公的帮助,做了国君,他首先整饬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社会和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一个盛夏的日子,他率领文武大臣,来到大马村附近,看到这儿有风光秀丽的峨嵋湖。湖内粉荷点缀,珍禽嬉戏,湖畔绿草如茵,林木葱茏。虽在酷暑盛夏,但凉风习习,景色宜人。晋文公心想,何不在此筑一避暑城。于是他下令征调全国劳役,择日动工。不料顿时怨声载道,骂声四起。
    人传晋文公乃是玉帝的三太子下凡,非但是个国君,而且是个列国的霸主。所以,连当方土地神也巴结他。白日,众劳役筑城,夜晚,土地神勾来这一带青壮年的灵魂,也到避暑工地干活,就连这一带的牛马,一到晚间,也是魂离躯体,被驱赶到工地上奔忙运载。人们觉得十分奇怪,自己的牛马夜晚明明系在槽头,好好休息,为什么天明却是浑身大汗。许多青壮年晚上梦见到工地干活,醒来后只觉得十分疲乏。还有一些现象也使人感到奇怪:昨天挖土的地方,今天看到土更少了;昨天填土的地方,今天看到土多了几倍;昨天夯过的地方,那夯窝儿本是凹着的,今天却凸了起来。人们虽然觉得古怪,却说不出什么道理。
  一天夜晚,外村一个出村的媳妇要临产了。她娘家连夜送她回婆家去,走到峨嵋湖畔,婴儿就呱呱坠地了。人们就地忙着护理产妇幼儿,但见满滩里人喊马嘶,宛如白天筑城一样。细细看去,却和真人大不相同。那个产妇脱口而出:“这敢情是鬼修城哩?”只这一句话,那满滩的繁忙景象顷刻间烟消云散,再也不见动静。原来是这个血身产妇的一句话冲走了鬼神灵魂。从此,当地人畜的灵魂再也不出躯壳去服役了,而筑城工程进展慢了一半。“鬼修城”的谣言不胫而走,人们便将避暑城叫做“鬼修城”。了



1楼2008-03-31 15:52回复
    文明北垣


    2楼2008-03-31 16:11
    回复
      dd


      3楼2008-04-03 19:03
      回复
        • 124.203.236.*
        不错,努力做好,我代表家乡人民会感谢你!


        4楼2008-04-03 19:06
        回复
          • 124.238.161.*
          身在他乡的游子,看到家乡北垣吧,十分激动,祝北垣吧越来越红


          5楼2008-04-06 21:15
          回复
            • 60.222.35.*
            古的时候,闻喜有条大河叫洮河。一年秋天,下了七七四十九日暴雨,洪水淹没了闻喜县。天帝派儿子台骀解救闻喜人民。台骀到了洮水上,看见是一条乌龙在作祟。他两脚蹬在河两岸,一弯腰抓住了河底的乌龙,右手抓住龙头往上提,左手抓住龙尾向下压,地面上的洪水很快便消失了。由于台骀与乌龙搏斗时用力过大,把闻喜的山脉和丘陵都给扭斜了。从此闻喜的地形便成了东北-西南走向。礼元镇高岭上的龙头堡村,便是乌龙的头被抬起的地方;堰掌镇就是压住龙尾处;畖底便是洮河的底。


            7楼2008-12-18 20:16
            回复
              • 60.222.35.*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月十四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进逼皇宫。慈禧闻讯,仓惶带领光绪皇帝等,化装成平民百姓,逃出紫禁城后门,随驾而行的只有六位大臣和一些亲随官兵。他们从逃难的人群中挤出西便门,在颐和园略为休息,就踏上了所谓"西巡"的途程。 

                这群人惊魂未定,顾不得山高路险,大雨滂沱,一路上人不下鞍,马不停蹄。据《西巡大事记》载:慈禧一行于九月十日到达太原府,作短暂停留后,又于十月一日继续南下,六日进入河东地境,经赵城、平阳、侯马、闻喜、安邑、监晋、永济等地,十九日出山西省境,六月二十日,抵达“西巡”的终点--西安府。 

                慈禧、光绪开始出“巡”时,只顾逃命,风餐露宿,都不讲究。可是离京城的枪声越远,他们就越讲排场了,一到太原,便干脆下令此后沿途州县,都必须遵旨迎送,不得有违。要求: 

                一、 所过州县之街道,一律要黄土铺垫,清水洒道,人过不得扬尘。 

                二、 沿途均事先准备好行宫和王公大臣公馆。五六十里一座“宿站”,供过夜休息;二三十里一座“尖站”供饮茶用膳。 

                据说闻喜知县高凌霄接到山西巡抚手谕后,立即召集全县能工巧匠,仿照宫廷式样,修饰县城里的署廨宅第,室内布置力求豪华富丽,应有尽有,就连厕所里的坐凳上也缝制了锦缎垫子。 

                十月九日,当慈禧一行才到临汾时,巡抚派的要员就到达闻喜检查"迎驾"的准备情况,并面授和演习了迎驾大礼。十二日,慈禧等由侯马来到闻喜。以高知县为首的一群官吏跪接跪迎。第二天光绪皇帝要剃头,老百姓谁见过皇帝剃头,又有谁给皇帝剃过头呢?高知县领旨后,立即从全县剃头匠里挑了技术最好的人,赐给他一套崭新的靴帽袍褂,把他带进行宫。这时光绪端坐室内,御前侍卫持刀护驾,高知县跪在一旁陪侍,剃头匠的左手被绳索捆绑住,只许用右手为皇帝剃发。据说这个剃头匠虽然得了十两赏银,事后却下出一场大病,险些送了性命。 

                闻喜县所支应的这次皇差虽然仅仅两天,却花费纹银二十万两,相当于全县三年的钱粮总额。 

                《临晋县名》载:“光绪二十六年,自夏徂秋无雨泽,赤地千里。……太后西巡,八月下旬经临晋,供亿颇繁,信宿去”。究竟“颇繁”到什么程度?可惜县志没有祥记。但我们仅“赤地千里”与“供亿颇繁”中可以看到统治阶级的挥霍无度。是以亿万人民的累累白骨作代价的! 

                这怎能不激起人民的普遍义愤呢!当慈禧一伙途经介休县义安村时,有个名叫郭敦源的志士,奋然而起,手执利器,直刺銮舆,但终因势单力薄,未能除掉这独“妇”民贼。


              11楼2008-12-18 21:04
              回复
                呵呵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25楼2013-03-31 11: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