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段转自此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104/23/7814856_161781667.shtml
最近,有机会在《发现之旅》中“旅行”了一次,但其间并没有充分表达关于《山海经》的一些观点。如出书年代、作者、书的性质及共历史价值等,别人的说法也并不代表我的观点;特别是不管“独立学者”也好,“假学者”也罢,有些说法不实,而且矛盾,因此有必要给予澄清。
一、《山海经》的作者、年代问题
在《山海经》的作者、出书年代上确实有不同看法,但它绝不会是“千古之谜”。早在汉代,刘向父子就已经认定:“五藏山经”为大禹之作。这是十分准确的,因为经中说的“禹父”、“禹曰”等,已明白体现出这一点。后来一些研究者,不相信这些确凿的证据,而宁可质疑,或盲目争议下去,实无必要。
在历史著作中,早有记载:在尧代之初,派大禹去考查世界,“五藏山经”就应该是汇报材料。这些可见于《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等古著。后面的《荒经》、《海外经》、《海内经》则应为夏、商和周初时“大章”(土正)的考察,有些是对现状的补正。这是当时作为世界的最高君主治理的需要,普通老百姓也可能看不到这些。到了周朝衰微,《山海经》流传于世,才开始见于“百家”。由于年代久远,语言、文字的变化,版本的错简等,内容就变得“扑朔迷离”了。
最近,有机会在《发现之旅》中“旅行”了一次,但其间并没有充分表达关于《山海经》的一些观点。如出书年代、作者、书的性质及共历史价值等,别人的说法也并不代表我的观点;特别是不管“独立学者”也好,“假学者”也罢,有些说法不实,而且矛盾,因此有必要给予澄清。
一、《山海经》的作者、年代问题
在《山海经》的作者、出书年代上确实有不同看法,但它绝不会是“千古之谜”。早在汉代,刘向父子就已经认定:“五藏山经”为大禹之作。这是十分准确的,因为经中说的“禹父”、“禹曰”等,已明白体现出这一点。后来一些研究者,不相信这些确凿的证据,而宁可质疑,或盲目争议下去,实无必要。
在历史著作中,早有记载:在尧代之初,派大禹去考查世界,“五藏山经”就应该是汇报材料。这些可见于《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等古著。后面的《荒经》、《海外经》、《海内经》则应为夏、商和周初时“大章”(土正)的考察,有些是对现状的补正。这是当时作为世界的最高君主治理的需要,普通老百姓也可能看不到这些。到了周朝衰微,《山海经》流传于世,才开始见于“百家”。由于年代久远,语言、文字的变化,版本的错简等,内容就变得“扑朔迷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