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吧 关注:212,380贴子:3,231,165
  • 1回复贴,共1

论盛唐时期格律体诗的格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论盛唐时期格律体诗的格律
格律诗形成于唐初,格律规范于盛唐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一种是“绝句”,每首四句。每行五字的称为五言绝句,每行七字的称为七言绝句。一种是“律诗”,每首八句,每行五字的称为五言律诗,每行七字的称为七言律诗,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律诗格律最严,讲究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都需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如果在律诗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为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要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绝句仅为四句两联,截律诗之半一便于传唱,又称截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优点是短小精悍。律诗的格律也适用于绝句。
一、格律诗的声音变化规律(声律)——平仄: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凭甚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它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
在近体诗中(绝句,律诗)的平仄关系共十六种格式;如果全部背下十六种句型是很困难的,不能死记硬背,要掌握特点。先记住基本句式逐步推导。十六种句型都是由四种基本句式推导演变而成的。也就是A B C D四种基本句式;(五言为例)
A:仄仄平平仄
B:平平仄仄平
B:平平平仄仄
C:仄仄仄平平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规则在律诗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格律体诗的声音统一规律——押韵。诗歌都是押韵的,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在隔句押韵上和古体诗没有本质区别,格律诗押韵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其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
三、对仗:格律体诗对仗讲究词词相对,且相对之词词性相同。四、绝句: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对于对仗的要求也就不太严格。因律诗是一般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对于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并不作明确要求,那么当把绝句看作律诗的后半截时,就是一二句要对仗,三四句不用,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要看作是律诗的首、尾两联则都不用对仗,如王维《相思》;如果看作是律诗前半截,则三四句要对仗,一二句不用;若看作是颔联和颈联的截取,则都要对仗。


IP属地:山东1楼2014-12-25 16:01回复
    首席欣赏,学习,长知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2-25 20: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