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术通真吧 关注:786贴子:3,540
  • 0回复贴,共1

三观见空入道三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 : 阳真道人笔 2014/4/16
  内院观心,心无其心。
  其心何者“清静心”即是,非死寂顽空之心,乃诚其意而澄其欲,不攀外缘简事有成。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
  心即渐静以心合道,道慧自开元神乍醒出入玄关身外有身乃得见形。六觉消散形无其形,神气相抱一灵独觉。
  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神识渐灵坐宇观天,龙汉万相时宇非真,空中有物其物无形,其物有精,其精有信。
  道友问:可否再针对:”死寂顽空之心“ 做下定义。我始终把握不准。我理解的:用意识强行守空止念,是顽空。死寂是什么意思还不懂!
  敝人言:这东西诚心而论,只会越描越黑而已,不会越说越清楚。
  我玄门对于泰定的准则是“清静”而清静是相对的不是绝对,有我而无染才是真清静,无我必然无染那叫死寂。
  敝人常听到有句口水铭言“无我无他”,这句话用于待人处事本身没错,但用于内炼之时就错得离谱,祖师常以水作比喻,清静者如清水,烦杂者如浊水。无水者死寂也,不为道所论。
  道友再问:我理解就应是我合于道,才有机会道被于形。无我元神之态应该就是空性。我以前应该是佛道的心法混乱了。
  敝人言:元神一定有我,无我者不以元神论之。
  列子曾说过一个老子门生杨朱的寓言故事“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入之泰定就“无我”,回过神来就“有我”。不就和以上寓言相符而且还很好笑。
  “我”的存在并非以有形论,有此身形者是我没错,无此身者我仍是我,如此一来不有散乱,入定就散乱与茫茫之幽魂何有两样。
  道友言:以前您所述,用非离非合,及亦离亦合来定义佛道之区别现在懂了。
  敝人言:贞白先生陶仙翁的话你现在懂了。实属不易,有进步。
  道友言:心法很重要,按自己的常识去推衍文字是有点问题,得不断修证,保持疑问?现在的心态:身在红尘何需破,随波荡舟一笑中,让我很踏实。
  敝人言:人在烟波中,何处无红尘。时时了清静,离散一阵风。


1楼2014-12-27 22:4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