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结构至少有以下特点:第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包括嫡子制度、宗庙制度、分封制度等,从理论到实际,其完善程度都是世界各国所无法比拟的。第二专制主义严密。中国自国家产生之日起,尽管先后出现过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等不同的统治,但其专制却是一脉相承的。尤其是地主阶级的专制,不但延续时间长,而且存在日以强化的趋势。在慢慢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一脉相承专制制度和带某种血缘温情的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
第一节宗法制度的产生
宗法制度是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化而成的。当然,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与文明时代的血缘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原始民主制度的基础,而后者则是阶级专制的基础。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西周建立以后,统治者在商代宗族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
第二节宗法制的确立
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周公制礼作乐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确立宗法制度,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度等等
1嫡长子继承制
夏朝:由于文献缺失,无法做出令人满意的说明
商朝:实行兄终弟及制,反映母系氏族社会的影响的存在。到商代康丁以后的五个王,才稳定下来父子相继的传递方式。
周王室从成王之后推行固定的嫡长子继承制。
古人把商代的兄终弟及和周代的父子相继称作“殷到亲亲,周道尊尊”亲亲即立弟,尊尊即立嫡。
2封邦建国制
简称封建,即今人所说的分封制。分封制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就是说,周王室分封的主要旨意是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诸侯受封要举行一定的仪式,由司空授土,司徒授民。天子对诸侯有巡狩权、命官权、迁爵权等。诸侯对周天子则有必尽的义务,如朝聘、进贡、出兵役劳役等。诸侯依照天子的办法分封卿大夫,卿大夫的领地称为“采”或“邑”,史家一般称为采邑制。不过采邑与封国的性质有诸多不同,其主要差异是采邑没有封国所有的许多独立自主的权力。
3宗庙祭祀制度
宗法制度既然是以血缘亲疏来辨别同宗子孙的尊卑等级关系,以维护宗族的团结,所以十分强调尊主敬宗。宗庙祭祀制度的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礼乐文。皇宫之前,左宗右社的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今北京故宫前左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便是明清的太庙,右侧的中山公园是明清的社稷坛,也就是“左宗右社”的格局。“左宗”是宗法的标志,“右社”是国土的象征,共同表示这个王朝的天下和对全部土地陈敏的占有。
未完待续,(如果没人看的话,就不打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