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变形计》横空出世。它经历了兴盛、发展,中兴,也终于分裂,部分衰亡。曾经是《变形计》的土壤上,开出了很多其他的花。他们用不同的形式——轻松的,帅气的,可爱的,呆萌的,感人的——延续着《变形计》最原始的理念和核心。
什么是变形?
变形,就是有这样的一个人,离开原有的环境,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去体验另一种生活;也通过全程无干扰得记录他在这种体验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冲突、不解、宽容、触动,去揭示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反思社会现状,引起人们的警醒和长久的思考——这在我看来,就是《变形计》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只要故事中有这样的一个人,就是《变形计》。
在这样的环境变换中,人们往往能发现自己以往所没能发现的问题,能实现很多不可思议如梦境一般的奇迹。这就是为什么《变形计》一开始的口号,就是“普通人的奇迹”。
所以并不是城乡互换,改造问题少年就是变形计。
我们看到第一季的节目,四个故事。《网变》、《母女互换》关注青少年的教育以及家庭;《老孔“变”村官》则是让一个已经颇有声望的村官孔令志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只能依靠自己和有限的条件去治理接受的村落。《行走学校》则是中西文化冲突、暴走训练等等的揭示。其中,后面的两个故事都不是互换,而是变换环境,让主人公去体会冲突、困难,而后通过这些的记录来反映出问题。
第一季变形计的思路是最开阔的,也是最接近《变形计》理念的。
从第二季开始,节目就开始将目标逐渐放在了青少年的教育上。变形的主人公,也逐渐从毫无限制,变成了青少年,而且还是有些问题的青少年。第二季中也不再有不是互换的故事了。但第二季第三季中,我们还是很欣喜得看到了例如《不舍的村学》、《爱漫过灰色》这样关注教师、吸毒后重新走向社会重新做人的人群。
第四季是变形计的巅峰,却也是它走向衰落的起点。不再有不是未成年人的主人公了。城市主人公都是问题少年,而农村主人公则成熟懂事让人心疼让人牢记。的确,2006~2008年网瘾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但变形计的思路从一开始的去另一种生活中体验,变成了改造问题少年,让农村孩子见世面上了。庆幸的是,娱乐化并没有在前四季的节目播出过程中兴起。我们也因而有了最纯粹也无法复制的变形计前四季。
2012年,变形计复活。不再有心理专家分析,节目的口号也从此变成了“一份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原本的到另一种生活中体验进而反思揭示,从此永远也不可逆得变成了改造问题少年,并帮助农村孩子见世面。变形计的思路也从此定死,不再开阔。
娱乐化、微博的兴起,让原本严肃的节目之外产生了大批的粉丝,变形的城市主人公成了“明星”,而观众的心态也在悄然发生转变。
就这样,发展到了现在。变形计一开始的元老,一批一批离去。而新来的人往往不能体会到最原始的变形计的那种精神和制作的理念。谢涤葵走了,后来梁书源也走了。节目制作人中,还能知道的第一季就开始制作的元老,除了潘瑞芳导演以外也为数不多。由于人员的流动和离去,我们看到了不少节目水准的参差不齐——尤其是真正的第七季开始以后。
节目思路的狭隘,影响到主人公的选择,和故事的发扎。大家有了公认的城市主人公和农村主人公的形象,也有了故事大致发展的模式。剧本一说,由此产生。不同年代进入的工作人员和制作者,他们的水准也千差万别。于是,有了石胜文先生在贴吧中提到节目组暗示城市主人公的事情。
思路的狭窄,形象的固定,娱乐化的兴起,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态度,快餐文化的流行,不愿意深入思考的风气,网络暴力和三俗的风靡,节目组人员的流动和出入变化,都最终让这个老牌节目走向分裂、衰败。
罗马帝国灭亡了,但在它曾经的疆土上,兴起了其他伟大的国家和君王。变形计分裂而衰败了,但在它的土壤上,开出了其他的花朵。
《我是冠军》,是07、08年流行的真人秀节目。16对不同背景、条件的亲子离开原有的环境,参加竞技、共同生活。也在生活、相处的过程中,暴露出家庭教育、教育理念、孩子成长经历对孩子、家长的影响,通过竞技反映出一些可能的问题少年身上所拥有的品质和转变,以及家长、孩子之间原有矛盾的化解和相互理解,引起大家的思考。
谢涤葵在制作了第五、第六季变形计后,开始了《爸爸去哪儿》的旅程。“忘记你们的身份、忘记你们的手机号码”。明星父子父女离开了经纪人和助理,离开了原本的优越生活条件,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完成任务和游戏。他们也在这样的生活中,去审视父亲这个角色,去诠释父亲这个角色。不同的父亲和不同的教育理念之间的碰撞,南北方文化的差异、孩子对父亲的态度以及对父亲言行的真实反馈——在另一个世界发现自己,找到自己,反思自己,改变自己,《爸爸去哪儿》,其实就是以明星家庭为主人公的《变形计》。
我是冠军关注亲子,《爸爸去哪儿》关注幼儿,《变形计》看了青少年。曾经制作变形计的许晴想到了关注刚上小学的孩子以及师生互动。于是我们有了《一年级》。同样的全程记录,同样的进入完全陌生的角色去体验教师的责任以及关爱,而后引起大家的反思和共鸣。
变形计本身其实并不一定要关注成长。《花儿与少年》,其实就是变形计中《老孔变村官》、《行走学校》这样的故事思路的延续。有限的条件,全程自理,所有的冲突和问题需要自己解决,也在这样的旅程中反映出明星不为人知的一面——佩佩姐的要强,花花的痴迷音乐,许晴的自我,刘涛的全能,凯利的欢乐,少爷的执着。
这些节目中,多多少少都有变形计的影子和思路。而这些节目,也真正继承了变形计的最原始的思路——在另一种生活中,发现自己,思考自己,揭示问题,引起大家的反思。
看看《变形计》,再看看芒果台其他的一些很火的节目,去研究一下制作人和制作团队,或许就能明白一些什么。
什么是变形?
变形,就是有这样的一个人,离开原有的环境,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去体验另一种生活;也通过全程无干扰得记录他在这种体验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冲突、不解、宽容、触动,去揭示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反思社会现状,引起人们的警醒和长久的思考——这在我看来,就是《变形计》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只要故事中有这样的一个人,就是《变形计》。
在这样的环境变换中,人们往往能发现自己以往所没能发现的问题,能实现很多不可思议如梦境一般的奇迹。这就是为什么《变形计》一开始的口号,就是“普通人的奇迹”。
所以并不是城乡互换,改造问题少年就是变形计。
我们看到第一季的节目,四个故事。《网变》、《母女互换》关注青少年的教育以及家庭;《老孔“变”村官》则是让一个已经颇有声望的村官孔令志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只能依靠自己和有限的条件去治理接受的村落。《行走学校》则是中西文化冲突、暴走训练等等的揭示。其中,后面的两个故事都不是互换,而是变换环境,让主人公去体会冲突、困难,而后通过这些的记录来反映出问题。
第一季变形计的思路是最开阔的,也是最接近《变形计》理念的。
从第二季开始,节目就开始将目标逐渐放在了青少年的教育上。变形的主人公,也逐渐从毫无限制,变成了青少年,而且还是有些问题的青少年。第二季中也不再有不是互换的故事了。但第二季第三季中,我们还是很欣喜得看到了例如《不舍的村学》、《爱漫过灰色》这样关注教师、吸毒后重新走向社会重新做人的人群。
第四季是变形计的巅峰,却也是它走向衰落的起点。不再有不是未成年人的主人公了。城市主人公都是问题少年,而农村主人公则成熟懂事让人心疼让人牢记。的确,2006~2008年网瘾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但变形计的思路从一开始的去另一种生活中体验,变成了改造问题少年,让农村孩子见世面上了。庆幸的是,娱乐化并没有在前四季的节目播出过程中兴起。我们也因而有了最纯粹也无法复制的变形计前四季。
2012年,变形计复活。不再有心理专家分析,节目的口号也从此变成了“一份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原本的到另一种生活中体验进而反思揭示,从此永远也不可逆得变成了改造问题少年,并帮助农村孩子见世面。变形计的思路也从此定死,不再开阔。
娱乐化、微博的兴起,让原本严肃的节目之外产生了大批的粉丝,变形的城市主人公成了“明星”,而观众的心态也在悄然发生转变。
就这样,发展到了现在。变形计一开始的元老,一批一批离去。而新来的人往往不能体会到最原始的变形计的那种精神和制作的理念。谢涤葵走了,后来梁书源也走了。节目制作人中,还能知道的第一季就开始制作的元老,除了潘瑞芳导演以外也为数不多。由于人员的流动和离去,我们看到了不少节目水准的参差不齐——尤其是真正的第七季开始以后。
节目思路的狭隘,影响到主人公的选择,和故事的发扎。大家有了公认的城市主人公和农村主人公的形象,也有了故事大致发展的模式。剧本一说,由此产生。不同年代进入的工作人员和制作者,他们的水准也千差万别。于是,有了石胜文先生在贴吧中提到节目组暗示城市主人公的事情。
思路的狭窄,形象的固定,娱乐化的兴起,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态度,快餐文化的流行,不愿意深入思考的风气,网络暴力和三俗的风靡,节目组人员的流动和出入变化,都最终让这个老牌节目走向分裂、衰败。
罗马帝国灭亡了,但在它曾经的疆土上,兴起了其他伟大的国家和君王。变形计分裂而衰败了,但在它的土壤上,开出了其他的花朵。
《我是冠军》,是07、08年流行的真人秀节目。16对不同背景、条件的亲子离开原有的环境,参加竞技、共同生活。也在生活、相处的过程中,暴露出家庭教育、教育理念、孩子成长经历对孩子、家长的影响,通过竞技反映出一些可能的问题少年身上所拥有的品质和转变,以及家长、孩子之间原有矛盾的化解和相互理解,引起大家的思考。
谢涤葵在制作了第五、第六季变形计后,开始了《爸爸去哪儿》的旅程。“忘记你们的身份、忘记你们的手机号码”。明星父子父女离开了经纪人和助理,离开了原本的优越生活条件,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完成任务和游戏。他们也在这样的生活中,去审视父亲这个角色,去诠释父亲这个角色。不同的父亲和不同的教育理念之间的碰撞,南北方文化的差异、孩子对父亲的态度以及对父亲言行的真实反馈——在另一个世界发现自己,找到自己,反思自己,改变自己,《爸爸去哪儿》,其实就是以明星家庭为主人公的《变形计》。
我是冠军关注亲子,《爸爸去哪儿》关注幼儿,《变形计》看了青少年。曾经制作变形计的许晴想到了关注刚上小学的孩子以及师生互动。于是我们有了《一年级》。同样的全程记录,同样的进入完全陌生的角色去体验教师的责任以及关爱,而后引起大家的反思和共鸣。
变形计本身其实并不一定要关注成长。《花儿与少年》,其实就是变形计中《老孔变村官》、《行走学校》这样的故事思路的延续。有限的条件,全程自理,所有的冲突和问题需要自己解决,也在这样的旅程中反映出明星不为人知的一面——佩佩姐的要强,花花的痴迷音乐,许晴的自我,刘涛的全能,凯利的欢乐,少爷的执着。
这些节目中,多多少少都有变形计的影子和思路。而这些节目,也真正继承了变形计的最原始的思路——在另一种生活中,发现自己,思考自己,揭示问题,引起大家的反思。
看看《变形计》,再看看芒果台其他的一些很火的节目,去研究一下制作人和制作团队,或许就能明白一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