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剧佛法无边吧 关注:97贴子:7,226
  • 6回复贴,共1

【觉悟】用佛法看待一切问题,就能看到真相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4-12-30 13:23回复
    【雪狮的蓝绿色鬃毛】之《反求诸己》
    有一次,佛陀在乌鲁瑞拉附近浓密的森林里禅坐,被一群村民无意中碰到了。这群人里有三十对夫妇,加上一位有钱的单身汉。
    在前一夜,当那个有钱的单身青年睡觉时,他宠爱的妓女发现他藏在床底下的钱,于是携款潜逃了。当年轻人发现钱被偷后,他的朋友与邻居全都出动帮忙追捕,因此在丛林里撞见了伟大的觉者。
    他们叙述了这件不幸的故事后,佛陀问他们:“与其毫无目的在这危险的丛林里找寻一个女人和金钱,何不好好地寻觅你们真实的自我?”
    佛陀宁静、安详、焕发的容光以及简单譬喻的洞察力,震撼了这些青年夫妇们,他们忘记了原先追赶小偷的事情,都成为佛陀的追随者。那位年轻的单身汉后来出家,并证了果位。


    4楼2014-12-30 13:35
    回复
      【雪狮的蓝绿色鬃毛】之《放生》
      有个老喇嘛喜欢在一块平坦的大岩石上面打坐,俯视一泓宁静的潭水。然而,每次他城挚地开始祈祷,就在他盘起双腿,调好坐姿的当儿,他就会瞥见昆虫在水里无助地挣扎。一次又一次地,他撑起他吱吱作响的老迈驱体,将那微小的生物送到安全的地方,才又再坐回他的岩石座上。因此,他的禅修就是如此,日复一日……
      他的师兄弟们——一些虔诚的修行者,他们每天也都会到那片荒芜人烟的地区,在岩石峻谷和山洞内独自打坐,他们终于发现老喇嘛几乎不曾安静地坐着,事实上他禅坐的时间都花在把虫子从小池里捞出来。虽然救护一个无助的生命,不论其形体的大小,是理所当然的,但一些喇嘛有时会想:如果老喇嘛到别处静坐,远离这些令他分心的事,他的禅定功夫可能会更好些。有一天,他们终于向他表示他们的关怀。
      “到别的地方打坐,入甚深禅定,整日不受打扰,不是更能获益?这样您不就可以更快地证悟?如此一来,就能救度所有的众生从轮回的苦海中解脱。”有一位这么地问老喇嘛。
      “或许您还可以闭着眼在池边打坐。”另一位僧友建议。
      “如果您在打坐的时候不断地站起、坐下,反覆不下数百次,您如何能开展完全的宁静和甚深如金刚般的定力?”一位年轻的学僧比其他师兄更有勇气,更机智地质疑他。
      这位尊贵的老喇嘛很仔细地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却没说什么。当全部的人都说了他们要说的话后,他很感激地向大家敬礼,说道:“师兄弟们,诚如您们所说的,如果我整日坐着不动,我的禅定功夫一定会更有结果。但是老朽如我,我也曾一再地发愿要将此生此世(和所有的来世)服务救护他人,我又怎么能够闭上眼睛、硬起心肠来祈祷并吟诵大悲观世音利他无私的心咒,却任由无助的小生物溺死在我眼前而不顾呢?”
      对这么一个简单又谦虚的问题,竟使那群喇嘛没有一个人知道该如何回答。


      10楼2015-01-03 07:36
      回复
        【雪狮的蓝绿色鬃毛】之《炖皮浆糊》
        在富饶的西藏南部,乡间的老百姓喜欢嘲笑有礼貌的拉萨市民。他们笑道拉萨人把坚硬带刺般的牦牛当作炖牛肉一样的上品;而幸运的后藏人,却是把柔软的羊皮煮透了当作浆糊用。
        有一天,一位拉萨来的裁缝师在西藏南方作客,他被召请去缝制精致的针线手工。他整日盘腿坐在一块手织的毛毯上,不停地飞针勤织。但是无论如何,他都无法不去注意从隔壁房间飘来炖羊肉的诱人香味。大概这人家正准备美味的炖羊肉来酬劳他的辛勤工作吧!
        整日,一个十来岁的少女提着羊皮进进出出,引起了那贪嘴裁缝的食欲。夜幕低垂了,但美味的炖羊肉却无踪影!
        他舔着舌头,暗中留意看少女将焖煮了整天的大炖锅存放到何处。
        这家主人很亲切地邀请他共度夜晚(在西藏,对客人的热诚招待是一种习俗),裁缝说他第二天一早就要出发离去,于是就安静地就寝了。等到半夜,当主人全家都睡熟了,关在房子下层的羊群也都安静了……那裁缝悄悄地潜入黑漆漆的储藏室,打开羊肉锅子,将温热、黏稠的羊肉塞进他那牢固牦牛皮的肩袋里。背起偷来的东西,悄悄地消失在夜色中。
        走了数里路后,不诚实的裁缝贪婪地把手探进袋子内找寻羊肉,却只捞到一大块又一大块凝固的胶脂。


        11楼2015-01-03 07:36
        回复
          【雪狮的蓝绿色鬃毛】之《渡河到彼岸》
          空行母(Dakinis)是证悟的女性灵能,被拟人化的当做本尊(Deities)。她们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化现,有时候又被称为“天空舞者(Sky Dancers)”,因为祂们象征着在明亮、如虚空般绵延无尽的空性中,跳着正觉、无拘束之舞。金刚瑜伽母(VajraYogini)是空行母之后。
          有一天,二位西藏的出家人,在朝圣的旅途中来到一条湍流不止的河边。有个老丑的麻疯病人就坐在岸边行乞。
          当他们走近时,老妇要求这两位僧人帮她渡过这条河。其中一位僧人,不自觉地感到厌恶,傲慢地撩起僧袍,自顾自地涉水而过。站到对岸后,他迟疑着不知是否该等那位慢吞吞的僧友,也不知他的朋友会弃麻疯老妇不顾呢?或是带她一起过河来?
          第二位僧人对这个无助的丑老太婆感到难过,心底很自然地升起悲悯。他把这患有麻疯病的老妇,小心翼翼地背起来,奋力踏入漩涡激荡的河水中。
          在那当儿,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在河中央,看来是最困难危险的地方,泥泞的浊水在他双腿间冲荡着,他浸湿的毛料僧袍像帐篷一样翻腾着,这位善心的僧人突然惊觉到背后的重物消失。抬头一看,他瞧见智慧本尊——金刚瑜伽母在他顶上优雅地飞腾,并伸手将他拉到祂所统辖的空行净土。
          第一个僧人得到极大的教训——直接体验到慈悲和幻相的本质,只好独自继续他未竟的朝圣旅途。


          12楼2015-01-03 07:37
          回复
            【雪狮的蓝绿色鬃毛】之《神奇的牙齿》
            信心就像一个戒指,或像一个套环;而佛陀的慈悲就像一个钩子,或像牧羊人的钩杖。这两者是可以衔接在一起的,而佛陀的加持,透过这个衔接无处不至,只要您对这恩赐敞开心胸。
            下面的故事就是在叙说一位老妇人,藉由一颗狗的牙齿而获致精神上的觉悟。虔敬的人通常对圣者的牙齿及骨头十分尊敬,视之为神圣舍利,这些遗物被视为充满了精神的力量。
            从前有个老妇,她的儿子是个商人,经常跟商队到遥远的印度去经商。有一天,她对儿子说:“印度的菩提迦耶是佛陀悟道的圣地,请替我从那儿带个珍贵的舍利子回来,我好将它当做我虔诚供养的对象。我要供在佛堂上,视为佛陀圣体来祈祷礼拜。”
            她重复这个要求很多次了,可是,每次儿子从印度圣地经商回来,才想到他又忘记母亲这个迫切的恳求。许多年过去了,他一直忘了替母亲带回她想要的东西。
            有一天,儿子又将启程前往印度,母亲对他说:“这趟旅程务必记住我的话。这次,你如果不从菩提迦耶带舍利子回来给我供做礼拜用,我就死在你面前。”他被母亲出乎意料的强硬所震惊,发誓一定会满足她的愿望,就上路了。
            几个月后,他生意结束启程返乡。再次地,他又忘记为他的慈母请购一颗佛陀的舍利。快走到他母亲的屋前,他才突然想起她的嘱咐。
            “糟了,我该怎么办才好?”他想,“我忘了带任何东西给母亲供在坛城上。如果我空手回家,她就会自杀的!”
            他惊慌失色地四处张望,瞥见了路旁一副干枯的狗头骨,他仓促地从它的上鄂拔下一颗牙齿,慎重地用丝绸包好。
            回到家里,他很虔敬地把包裹交给母亲。“这是佛陀的犬齿。”他说,“我从佛的故乡——印度请回来的,您可以用它做为祈请的支柱。”
            老妇人相信了。她对那颗牙齿有完全的信心,相信那真的是佛的牙齿。因此不断地礼拜、祈请,视之为诸佛的示现。经过这样的修行,她找到了长久以来她一直在寻求的不动摇的宁静。
            很神奇地,从狗牙生出无数半透明的小珍珠,而且放射出漩涡形的彩虹光。邻居们天天聚在老妇的佛堂里,大家都很欢喜能免费得到这些加持物。
            当老妇临终时,一片彩虹光罩住她,她干枯的脸庞上浮现快乐的笑容,每个人都感受到她已获得精神的升华。
            虽然狗牙本身并没有什么加持力,但是老妇坚定不移的信心使得佛的加持进入那颗牙齿。
            因此,即使仅是一颗狗牙,也变得与佛的真实舍利无二无别,许多人在心智上都得以提升。


            14楼2015-01-03 07:40
            回复
              【雪狮的蓝绿色鬃毛】之《忍辱波罗蜜》
              并非所有的佛法修持者都是出家众,都在寺庙里。有个相当大的传承,就是西藏瑜伽士,他们过着如隐士般的生活,独自打坐和祈祷。还有一些行者,四处自由流浪,不执著停留于任何地方;他们也没有任何财产或社会地位做为寄托,看起来更像是乞丐或流浪汉,但事实上他们更贴近于远古那种神圣狂热又神秘的印度大成就者。
              华智仁波切以其朴质的生活方式著名,他破除偶像的作风,以及不矫揉造作的外表,与其博学多闻和精神上的伟大成就齐名。他深刻地期许修行者,将重点放在精神与心灵的本质上面,而不要放在外表的形式上,因此,对于消除傲慢或虚伪矫饰,他也从不犹豫。
              一世纪前,证悟的流浪汉——华智仁波切,匿名为行脚僧,四处流浪。他听说有个著名的隐士,长久来都过着隐居生活,华智就去拜望那位隐士。当他走进那位苦行僧昏暗的洞穴时,闭不出声,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带着一丝讽刺的笑,并窥视洞内。
              “你是谁?”隐士问道,“你从何处来?你将往何处去?”
              “我从我背后的方向来,将往我面对的方向去。”华智回答。
              隐士困惑地说:“你在哪儿出生?”
              “人世间。”华智答道。
              此时,隐士有些激动。“你叫什么名字?”他诘问。
              “无作瑜伽士。”这位不速之客答道。
              接着华智仁波切天真地询问隐士为何住在这偏远的地方。这正是隐士带着些许骄傲准备好要回答的问题。
              “我已在此住二十年了,我正在修至高无上的忍辱波罗蜜。”
              “非常好!”匿名的访客说道。然后,倾身向前仿佛要向他透露什么般,华智对他耳语:“像我们这几位老骗子,实在无法驾驭那种事的!”
              隐士愤怒地从座位上暴跳起来,“你想你是什么东西,胆敢这样扰乱我的闭关修行?谁支使你来?为什么你不让像我这谦卑的修行人安安静静地禅修?”他怒气大发地说。
              “好啦!朋友!”华智平静地说:“现在,你的忍辱波罗蜜到哪儿去了呢?”


              19楼2015-01-09 12:36
              回复